刘小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系膜扭转的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征象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和临床证实肠系膜扭转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X线平片征象对比分析。结果 13例肠系膜扭转CT显示"漩涡征",而X线平片11例显示气液平,1例显示正常,1例显示腹腔密度增高,未见气液平。2例肠系膜扭转CT显示"鸟嘴征",X线平片显示正常。结论诊断肠系膜扭转,多层螺旋CT检查优于X线平片。
- 刘小红高勇
- 关键词:肠系膜扭转X线摄影
- 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X线诊断(附5例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本病的X线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X线诊断及临床验证的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X线及临床特点,提出诊断、鉴别诊断要点。结果X线特点为与骨病变范围一致的软组织肿胀,与脂肪层分界清楚,各种形状的骨膜增生,如线状、带状、花边状等,骨皮质多正常,增生骨膜可形成"包壳征"或"管套征"。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的主要方法,本症可以自愈,无需特殊治疗,一般在6~9月修复。
- 刘小红周荔乔
- 关键词:骨皮质增生X线检查自愈
- 64层螺旋CT 100KV低剂量平扫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 100 k V低剂量平扫方法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期收治的97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按照就诊时间分成A组和B组,A组55例使用常规剂量CT扫描,B组42例使用低剂量CT扫描,对比2种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影像术前诊断准确性。结果 A组与B组患者的影像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A组图像合格率为96.3%,B组图像合格率为9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为(5.14±0.77)m Sv,B组有效辐射剂量为(3.28±0.42)m Sv,B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前诊断准确性为90.9%,B组术前诊断准确性为90.5%。结论 64层螺旋CT 100 k V低剂量平扫方法能满足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要求,辐射剂量低,值得推广使用。
- 刘小红刘小红汪剑黄松陈亮李冠武周自明祝乐群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阑尾炎低剂量
- 16层螺旋CT检查及其后处理功能在肋骨骨折伤残鉴定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检查及其后处理功能在肋骨骨折伤残鉴定中的价值。方法23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X线及16层螺旋CT检查和扫描后图像后处理,比较两者的检查结果。结果23例患者中,X线平片发现肋骨骨折63处,16层螺旋CT发现肋骨骨折111处。16层螺旋CT在轴位图像、冠状位、矢状位重组图像及MPR图像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的数目、错位情况及判断骨折系新鲜或陈旧性,VRT图像可准确定位骨折部位。结论16层螺旋CT检查及其后处理功能在肋骨骨折的伤残鉴定中有重要价值。
- 刘小红高勇
- 关键词:肋骨骨折伤残鉴定
-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21例报道)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手术病理学资料,提高术前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特征和病理学资料。结果 21例胃肠道间质瘤中,极低危险性3例,低危险性4例,中度危险性6例,高度危险性8例。肿瘤位于胃11例,小肠9例,会阴部1例。所有患者均无淋巴结肿大。免疫组化CD34阳性率90%,CD117阳性率100%。结论检测CD34,CD117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金标准;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计数的多少是GIST的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CT影像学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危险程度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 刘小红高勇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