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倩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压裂
  • 4篇压裂液
  • 3篇超临界
  • 3篇超临界CO2
  • 3篇储层
  • 2篇低渗
  • 2篇油田
  • 2篇渗透率
  • 2篇十二烷基硫酸...
  • 2篇酸钠
  • 2篇子结构
  • 2篇流变特性
  • 2篇活性剂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结构
  • 2篇表面活性
  • 2篇表面活性剂
  • 1篇单砂体
  • 1篇低渗储层
  • 1篇低渗透

机构

  • 14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4篇黄倩
  • 7篇付美龙
  • 5篇郑延成
  • 3篇赵众从
  • 1篇赖璐
  • 1篇吕行
  • 1篇梅平
  • 1篇王龙涛
  • 1篇裴铁民
  • 1篇刘国霖
  • 1篇石东坡
  • 1篇贾跃立
  • 1篇王杰
  • 1篇胡泽文
  • 1篇张驰
  • 1篇刘俊龙
  • 1篇唐芳

传媒

  • 4篇石油天然气学...
  • 2篇钻井液与完井...
  • 1篇化工管理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 1篇2014第二...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河油田欠注井注聚堵塞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根据双河油田北块Ⅳ1-3层系注聚井欠注和注入压力过高的状况,开展了聚合物注入特征的研究,其中包括聚驱过程中的注入速度、浓度、压力梯度、岩心渗透率和溶液黏度对注入性的影响。实验表明,注聚浓度对注入性的影响最大,注入速度对注入性的影响最小。渗透率对聚合物的注入性以及在储层中的传播能力均会产生影响,当岩心渗透率<0.8μm^2时,机械捕集和吸附共同作用,岩心后部堵塞程度大于前部;当岩心渗透率>0.8μm^2,聚合物溶液会进入到岩心深部,只有吸附发生作用,导致孔喉轻微堵塞。同时在注聚实验中岩样后部的压力梯度达到了最大值,说明在后部产生了堵塞。在现场实施聚合物浓度调节后,发现油田现场欠注下降率最大达到35%,说明可以有效改善注聚井注入性,是实现提压增注的有利途径。
付美龙黄倩刘传宗
关键词:注聚井双河油田
GX-1型触变性封窜剂地层侵入性研究
针对河南油田现场封窜施工时因封窜剂设计的不合理而导致封窜后重复补孔射不透,造成层位报废的生产现状,开展了渗透率、温度、驱替压力对封窜剂侵入深度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GX-1型触变性封窜剂的侵入深度为80.4cm~94...
付美龙黄倩刘国霖
关键词:封窜剂现场施工
扶余油田西5-8区块井网开发方式的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扶余油田西5-8区块从1962年开发至今经历了溶解气驱、注水开发和3次较大调整,到2012年10月油井单向受效多,多向受效井少,平均单井日产油0.6t,含水率达到95.8%;注水开发的中后期,油层剩余油分布复杂,后期注水开发效果差、含水率高、采出程度低。单砂体精细刻画为理论依据,了解油层剩余油分布情况,从单、双注水井开发井网方式、不同井网的水井加密方式以及水井射孔方式进行优化选择,并且降低新、老井注水强度,实施低强度注水政策,可使得油井受效方向发生变化,单砂体控制状况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付美龙黄倩王云龙刘小芹潘兆光文杰
关键词:扶余油田单砂体精细刻画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OP-10复配体系定量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并建立了十二烷基硫酸钠(简称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复配体系中两种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分别采用相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复配体系中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的含量,考察了复配体系中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相互干扰作用对各自定量的影响,对复配体系的定量条件、指示剂的用量、无机盐(Na2SO4、KCl)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OP-10对SDS的定量影响很小,但是SDS对OP-10的定量影响较大,当SDS含量达到0.8~1.0g/L时,其对OP-10定量的干扰作用相同,在此范围内,复配体系中OP-10的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呈正比。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性强,能分别测定复配体系中两种表面活性剂的含量。
石东坡郑延成黄倩
解除钻井液对储层污染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了解国内外钻井液技术,分析研究钻井液对储层各类伤害,并通过查找分析大量岩心伤害实验数据,弄清楚了钻井液对储层伤害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主要伤害原因,通过分析解除水敏性的实验以及解除水锁的能力数据,发现在入井液中加入KCl、表面活性剂以及甲醇时,可以解除钻井液液相对储层造成的伤害。
黄倩张驰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水敏伤害水锁效应渗透率恢复值
建南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主控因素被引量:5
2016年
实验测定了建南致密砂岩油气藏羧甲基羟丙基瓜胶压裂液、低聚物压裂液和羟丙基瓜胶压裂液3种压裂液破胶后的黏度、表面张力及残渣含量,发现3种压裂液破胶后的性能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测试不同压裂液体系对岩心的总伤害率和基质伤害率并计算出了水锁伤害率,发现岩心的水锁伤害率(65%~80%)远大于基质伤害率(5%~15%),水锁伤害才是降低储层渗透率的主要伤害来源;且岩心基质伤害率和水锁伤害率不仅与压裂液的性能参数有一定的关系,还与岩心渗透率和岩性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分解实验法逐步分析测定了这些因素对压裂液伤害的影响后得出,压裂液的残渣含量是影响基质伤害的主控因素;岩心渗透率是影响水锁伤害的主控因素。通过解水锁实验发现,严重水锁的岩心通过相应的解水锁措施后,岩心渗透率恢复值高达70以上,说明通过相应措施确实能减小水锁伤害。
付美龙胡泽文黄倩唐芳
关键词:致密砂岩气压裂压裂液储层伤害水锁伤害
油井清洗剂的配方筛选及性能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溶蜡性能和分散性能的评价筛选出表面活性剂JFP、AE9和碱AK2,正交试验优选了活性剂体系的最佳比例:JFP、AE9和AK2质量比为1∶2∶2,以甲苯为有机溶剂复配得到了O/W比为3∶7的乳液清洗剂K1A。对比了K1A和工业清洗剂ZXE的溶蜡能力及对原油流动性影响,并通过岩心模拟试验考察了清洗剂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甲苯为溶剂得到的优化配方体系在50℃时溶蜡速率为1.11mg/ml·min,48h内清蜡率为80%;与工业清洗剂ZXE相比,K1A对原油粘度的影响小;K1A和ZXE注入岩心后渗透率分别提高了53.7%和22.1%。
裴铁民郑延成刘俊龙黄倩
关键词:清蜡原油流动性岩心实验渗透率
自生二氧化碳络合酸化体系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河南油田老区块酸化增注效果逐渐变差的问题,以长链二元羧酸和碳酸盐为主剂开展了自生二氧化碳深部解堵技术研究。在评价回注污水、模拟油对多段岩心的水相渗透率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自生CO2对无机物、有机物的解堵效果,以及CO2与酸液配合使用顺序对长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物注入量越大,水相渗透率越低,注入10PV以后,渗透率降低30%~70%;注入自生CO2段塞可以有效清除有机物的堵塞,使水相渗透率提高3~4倍。CO2与酸液配合使用可大幅提高渗流能力和有效作用深度,对重复酸化的储层也具有较好的增注效果。还讨论了酸与CO2的注入顺序所适应的条件。
郑延成黄倩贾跃立
关键词:增注技术酸化解堵CO2低渗储层
脂肪酸烷醇酰胺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C14~18的脂肪酸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了系列脂肪酸烷醇酰胺,再经磷酸化反应及中和反应制备了6种脂肪酸烷醇酰胺磷酸酯盐表面活性剂。分别测定了各产物的组成及表面活性,考察了无机盐对表面张力(γ)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测试了不同碱中和产物水溶液与系列烷烃间的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脂肪酸碳数为14,16和18的烷醇酰胺磷酸酯盐表面活性剂的cmc分别为50,50和30 mg/L,γcmc为26~31 mN.m-1;无机盐对产物的cmc影响不大;在质量分数为0.3%时,6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正构烷烃形成最低界面张力的最小烷烃碳数为10~16,其中用NaOH中和得到的C14N与十二烷、十四烷以及C16N与十六烷均可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分别为0.007 8,0.008 3和0.001 6 mN.m-1,用二乙醇胺中和得到的C14D也可与癸烷达到超低界面张力。
郑延成黄倩梅平赖璐
关键词:采收率
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以烷基叔胺和丙磺酸内酯合成了碳数分别为12和16的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即十二烷基磺基甜菜碱(SB12)和混合十六烷基磺基甜菜碱(SB16),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无机盐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磺基甜菜碱混合溶液的临界胶团浓度(cmc)及表面张力的影响,考察了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疏水基烷基碳数增加,两性表面活性剂的cmc降低。无机盐对降低两性表面活性剂cmc的作用较小,同时还发现无机盐对SB16的cmc的影响比SB12要大,相比而言,二价盐比一价盐对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影响程度更大。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活性剂SDS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郑延成黄倩王龙涛
关键词: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无机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