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东峰

作品数:13 被引量:93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3篇蛋白
  • 3篇心病
  • 3篇综合征
  • 3篇急性冠脉
  • 3篇急性冠脉综合...
  • 3篇冠脉
  • 3篇冠脉综合征
  • 3篇冠心病
  • 2篇多普勒
  • 2篇心律
  • 2篇血管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妊娠
  • 2篇妊娠相关
  • 2篇他汀
  • 2篇冠心病患者

机构

  • 12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东风总医院

作者

  • 13篇李东峰
  • 8篇闵新文
  • 3篇郎明健
  • 2篇杨汉东
  • 2篇王茜
  • 2篇廖梅梅
  • 2篇任春霖
  • 2篇陈欣
  • 2篇李兴朝
  • 2篇许浩
  • 2篇唐红斌
  • 2篇周心涛
  • 2篇陈森
  • 2篇王能
  • 2篇尚丽
  • 2篇田彩霞
  • 2篇陈孝强
  • 1篇袁鹏
  • 1篇张慧琴
  • 1篇王蓓

传媒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ei指数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Tei指数检测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对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狭窄<50%)、30例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狭窄50%~74%),30例中度冠状动脉病变组(75%~94%)进行三尖瓣环右室室间隔及游离壁Tei指数测定。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及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组Tei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右心功能亦受损,Tei指数能用于评价右心功能受损情况。
廖梅梅陈森闵新文李东峰陈欣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TEI指数组织多普勒右心功能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疗效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56例)与阿托伐他组(56例)。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治疗后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内皮素(ET)-1水平均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明显增加(P均<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IL-6[(157.42±30.13)pg/ml比(129.83±27.31)pg/ml]、TNF-α[(25.41±2.67)ng/L比(21.38±2.13)ng/L]、CRP[(19.87±2.78)mg/L比(17.13±2.04)mg/L]、ICAM-1[(81.23±19.83)pg/ml比(64.31±15.46)pg/ml]、ET-1[(1.45±0.34)pg/ml比(0.87±0.23)pg/ml]水平降低更显著,NO[(53.27±5.31)mmol/L比(58.72±5.46)mmol/L]水平、LVEF[(52.37±5.38)%比(63.19±5.79)%]和CO[(4.58±0.78)L/min比(5.13±0.82)L/min]增加更显著(P均<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心绞痛总有效率(73.22%比89.29%)、心电图总有效率(66.07%比83.93%)明显提高(P均<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用药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炎症状态,且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王茜闵新文李东峰郎明健李兴朝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质阿托伐他汀
经股静脉不保留鞘管临时起搏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临时起搏治疗广泛应用于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抢救及外科围手术期的心律保护。经股静脉穿刺临时起搏治疗留置静脉鞘管,患者在术后需下肢制动,影响治疗的依从性,且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此外,在外科手术需特殊体位时造成不便。我们尝试使用不保留鞘管经股静脉临时起搏治疗,不需严格的下肢制动,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依从性,并对该种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观察。
王能柏露李东峰唐红斌闵新文
关键词:经股静脉穿刺起搏治疗安全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外科围手术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心血管不良事件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与血清肌钙蛋白(c TnⅠ)水平的关系。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手术患者125例,根据入院时即刻血清肌钙蛋白Ⅰ(c TnⅠ)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c TnⅠ<0.02 ng/ml作为A组,c TnⅠ0.02~1 ng/ml作为B组,c TnⅠ>1 ng/ml作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PCI术后30 d冠脉狭窄程度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B组和C组患者的病变支数、最大病变程度与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其中C组最大病变程度与Gensini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的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6%和59.5%,明显高于A组的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程度越明显,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高,其可能与血清肌钙蛋白水平较高加重冠脉狭窄程度有关。
许浩杨汉东闵新文李东峰郎明健陈俊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肌钙蛋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患者唾液皮质醇水平与糖代谢状况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唾液皮质醇水平与糖代谢状况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NC组)35例,将CHD患者(CHD组)98例按OGTT结果分为3组,即单纯CHD组、CHD糖调节异常组(CHD+IGR组)和CHD伴糖尿病(DM)组(CHD+DM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AM、4PM及0AM唾液皮质醇水平,比较CHD组与NC组及各亚组之间唾液皮质醇水平差异,进一步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①CHD患者唾液皮质醇水平(8AM,0AM)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皮质醇(4PM)、超敏C反应蛋白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HD各亚组唾液皮质醇水平(8A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IGR或DM者高于单纯CHD组(P<0.05),伴DM者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伴IGR或单纯CHD组(P<0.05),0AM、4PM唾液皮质醇水平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8AM唾液皮质醇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327,P<0.05;r=0.215,P<0.05),与空腹血糖无关。结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可能是CHD患者易于出现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参与因素,CHD患者皮质醇节律异常,可能与炎症、免疫有关,亦可能为本病进展的标志之一。
叶林秀刘兴晖郭昆全杜亮阮华玲杨坤袁鹏王蓓李东峰
关键词:冠心病唾液皮质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糖代谢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8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本次试验的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配两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40 mg/d),治疗观察周期为1个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PAPP-A含量分别为(7.24±2.32)mIU/L和(11.34±3.13)mIU/L,都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0.66±5.33)mIU/L和(20.45±4.13)mIU/L(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和Hcy含量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hs-CRP与Hcy含量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顽固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辅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有效减少血清PAPP-A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低血清hs-CRP与Hcy含量,从而有效改善远期预后.
纪道兵尚丽周心涛李东峰陈孝强田彩霞
关键词:辛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因子预后
心电图、心电向量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和心电向量图(Vectorcardiogram,VCG)的改变与冠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比,探讨ECG、VCG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08例,行常规ECG、VCG检查,并于1周内进行CAG,对检查结果依据各自的诊断标准进行判定,以CAG为标准诊断法,利用四格表法,计算相关评价真实性的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①VCG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显著高于ECG(P〈0.05,P〈0.01)。②ECG、VCG阳性率与冠脉病变支数组间比较: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中,VCG阳性率明显高于ECG(P〈0.05),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ECG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双支病变阳性率高(P〈0.05,P〈0.01);VCG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阳性率高(P〈0.05);与双支病变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EcG、VCG阳性率与冠脉病变程度组间比较:冠脉病变狭窄50%~69%的VCG阳性率明显高于ECG(P〈0.05),其他两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ECG组冠脉病变狭窄1〉90%较50%-69%、70%-89%的阳性率高(P〈0.05,P〈0.01);VCG组狭窄I〉90%较50%~69%阳性率高(P〈0.01),其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CG对冠心病检测价值显著高于ECG。
任春霖卢小伟邱代洲李东峰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向量图心电图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东风总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肺循环阻力(PVR)、体循环阻力(SVR)、平均肺动脉压(MPAP)〕,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VP、PVR、SVR、MP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观察组患者CVP、PVR、SVR、MPA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DD、LVESD及治疗前SV、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V和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ET-1和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王茜闵新文李东峰郎明健李兴朝
关键词:心力衰竭磺酸钠血流动力学
急性冠脉综合征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妊娠相关蛋白A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到2015年5月住院的ACS患者78例作为ACS组,同期选择健康人7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与PAPP-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组血清PAPP-A浓度[(0.97±0.32)mg/L比(1.56±0.19)mg/L]、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84±0.13)mm比(1.28±0.16)mm]和Crouse斑块积分[(2.98±1.92)分比(8.24±1.13)分]均显著升高,P均<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APP-A浓度与Crouse斑块积分、IMT呈显著正相关(r=0.342、0.243,P均<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Crouse斑块积分和IMT是影响PAPP-A的独立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1.932,17.722,P均<0.01)。结论:颈动脉超声Crouse斑块积分、内-中膜厚度与PAPP-A表达都呈显著正相关,可以间接反映冠脉病变的病情,值得推广。
纪道兵尚丽周心涛李东峰陈孝强田彩霞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超声检查
Tei指数用于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经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狭窄程度患者的Tei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其用于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狭窄程度<50%)、30例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组(狭窄程度50%~74%)和30例中度冠状动脉病变组(狭窄程度75%~94%)的左心室Tei指数。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Tei值与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中度冠状动脉狭窄组Tei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ei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44)。结论:Tei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用于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
廖梅梅陈森闵新文李东峰陈欣张慧琴吴海燕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超声检查多普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