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云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压疮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川芎嗪
  • 1篇泳式
  • 1篇治愈
  • 1篇治愈率
  • 1篇室内颗粒物
  • 1篇特异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李云云
  • 2篇杨丹
  • 1篇王璇
  • 1篇喻姣花
  • 1篇许娟娟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室内颗粒物暴露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介绍颗粒物的分类与来源,室内颗粒物暴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室内颗粒物暴露的干预措施,包括强化健康教育及随访、应用电子健康技术和设备、改变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提出应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对室内颗粒物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室内颗粒物暴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的影响。
廖袁钰喻姣花詹昱新汪欢李云云兰芬芬职琼格李旺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室内颗粒物空气污染PM2.5环境护理
良肢位摆放在不同自理能力帕金森患者治疗压疮中的应用
2019年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帕金森患者不同自理能力下压疮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2018年2月入院时并发压疮的帕金森患者按照Barthel评分0-40分,41-60分,61-100分分别评分入组每组30例。 三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压疮的基础上加用良肢位摆放技术,用 Norton评分表评估入院时压疮的危险度,对压疮分期。观察三组患者在院期间(平均住院天数15.1d)压疮的各项指标,统计出院时压疮治愈率。结果:出院时三组患者压疮的治愈率分别为53.3%、63.3%和4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压疮的护理方法中强调良肢位摆放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帕金森患者Barthel评分为61-100分的压疮的治愈率。
李云云
关键词:良肢位摆放帕金森压疮治愈率
替格瑞洛联合盐酸川芎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白介素-1β、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盐酸川芎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specific molecule-1,ESM-1)、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的113例UA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盐酸川芎嗪+替格瑞洛,n=57)及单药组(替格瑞洛,n=56)。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ESM-1、IL-1β、sICAM-1、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53例(92.98%),单药组总有效44例(7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ESM-1、IL-1β、sICAM-1、D-D及FD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B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UAP患者中应用替格瑞洛联合盐酸川芎嗪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ESM1、IL-1β、sICAM-1水平,且安全性较佳。
杨丹许娟娟王璇李云云朱启明
关键词:盐酸川芎嗪不稳定型心绞痛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白介素-1Β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瑜伽游泳式呼吸训练对慢阻肺稳定期病人肺康复的影响
2020年
研究瑜伽游泳式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COPD)稳定期病人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稳定期 COPD 病人 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47 例、对照组 43 例。对照组仅给予传统的呼吸训练,即缩唇式呼吸与腹式呼吸;观察组结合传统呼吸训练同时实施瑜伽游泳式呼吸训练。统计病人出院6个月再发作次数及再次住院时间,监测肺功能指标。结果:瑜伽游泳式呼吸训练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病人再发作次数、再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瑜伽游泳式呼吸训练的方法简单方便,更容易接受,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减少了发作次数,提升了生活质量。
李云云杨丹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