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物
  • 3篇卒中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2篇药性分析
  • 2篇抑郁
  • 2篇头孢
  • 2篇头孢菌素
  • 2篇卒中后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脑卒中
  • 2篇菌素
  • 2篇护理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2篇杆菌

机构

  • 10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沈阳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杨爽
  • 2篇马莉
  • 2篇张艳
  • 2篇王宇
  • 1篇张波
  • 1篇陈振忠
  • 1篇杨立夫
  • 1篇齐岩
  • 1篇张鸿
  • 1篇崔莉
  • 1篇孔岩
  • 1篇吴冰
  • 1篇马晓兵

传媒

  • 3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03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头孢菌素过敏反应及过敏试验的现状分析被引量:23
2003年
头孢菌素是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应用较广的药物之一,特别是第 3代头孢菌素及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酰胺霉素类、氧头孢烯类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在耐药菌株合并严重感染的治疗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对于头孢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是否需要做、什么情况下做、如何做过敏试验的问题,国内医院做法各异,未形成统一.为此,笔者查阅有关文献,作一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陈振忠杨爽
关键词:头孢菌素过敏反应过敏试验抗感染治疗合理用药
基于均匀设计法对蟾酥中单体体外抗癌配伍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优选蟾酥中3种单体(蟾蜍灵、华蟾蜍精、脂蟾毒配基)体外抗癌最佳配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分成7组给药,分别为丝裂霉素组及给药A-F组,分别作用于肺癌(H441)宫颈癌(Hela)和白血病(HL-60)细胞株,采用WST-8细胞计数试剂盒,评价对3种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筛选蟾蜍灵、华蟾蜍精、脂蟾毒配基最佳配伍。对最佳配伍进行比较和验证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肺癌(H441)和宫颈癌(Hela)细胞上A,B组抑制作用与丝裂霉素相当(P>0.05),在白血病(HL-60)细胞上A组抑制作用于丝裂霉素相当(P>0.05)。经多元统计分析,蟾蜍灵、华蟾蜍精、脂蟾毒配基最佳配伍组合为100,100,15μmol·L^(-1)。结论:应用均匀设计和体外抗癌作用评价相结合确定蟾酥中3种单体蟾蜍灵、华蟾蜍精、脂蟾毒配基最佳配伍的方法是可行的,验证实验表明,蟾蜍灵、华蟾蜍精、脂蟾毒配基最佳配伍体外抑制癌细胞的作用与丝裂霉素相当,略好于组合中的每个单体。
杨爽马晓兵张波
关键词:蟾蜍灵脂蟾毒配基均匀设计
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0 m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28 d;研究组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25 mg/次,1次/d,连续给药28 d,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给药同对照组。结果两组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完成率均为100.00%。两组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前HAMD、NIHSS、SF-36、SCL-90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SCL-90、NIHSS量表评分较之前下降幅度以及SF-36量表评分上升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各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帕罗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治疗脑卒中后重性抑郁障碍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张艳张梓健潘广雯杨爽马莉
关键词:脑卒中重性抑郁障碍帕罗西汀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溶栓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高能级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溶栓的69例脑卒中患者,其中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5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以随访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采取以高能级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溶栓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赵冰吴冰杨爽张鸿崔莉孔岩
关键词:脑卒中静脉溶栓延续性护理专科护士
我院2009-2012年173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调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2012年我院临床各种来源的1 735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标本主要来自于痰液,1 579株,占91.0%;临床分布以呼吸科(包括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最多,827株,占47.7%,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包括冠心病监护病房),502株,占28.9%。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且耐药率逐年增高,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高于6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相对严重,耐药谱不断发生变化,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杨爽王宇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人参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元再生的影响。方法制备45只SD大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随机分为3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为A组,采用人参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为B组,采用生理盐水注射为C组,比较三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元再生情况。结果C组移植前后的逃避潜伏期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移植前逃避潜伏期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A组和B组的逃避潜伏期成绩较移植前降低,A组、B组逃避潜伏期成绩均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B组BrdU阳性细胞数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采用人参皂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神经元再生,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张艳马莉杨爽潘广雯樊榕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人参皂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学习记忆能力神经元再生
卒中后抑郁的护理干预与预防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卒中后抑郁的护理干预与预防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卒中患者14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6.2±17.1)岁。根据住院序号随机分为2组(M组,N组),每组70例,M组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N组采取常规护理。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强化基础护理,做好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对M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M组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例数为12例,占本组患者的17.1%;N组发生卒中后抑郁的例数为38例,占本组患者的54.2%。M组与N组相比较,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卒中后患者由于躯体功能的丧失,会面临很多的心理压力,这是造成卒中后抑郁的关键。在本研究中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护理干预,从根源上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杨爽
关键词:卒中护理干预
96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96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我院上报的96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菌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96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涉及药品45种,其中抗菌药物有关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最多(50例,占52.08%);静脉滴注给药发生引起的最多(88例,占91.67%)。60岁以上老人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43例(占44.79%),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4例(占4.17%)。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表现最为常见的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77例,占80.21%),其次是心血管系统损害等。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杨爽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
手外科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4年
目的:调查2009-2012年我院手外科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统计我院2009-2012年手外科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情况,将鲍曼不动杆菌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手外科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57株,该菌株从2009-2012年在手外科从无到有,耐药率逐年增高,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我院手外科鲍曼不动杆菌的数量和分布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其耐药情况也越来越严重,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杨爽王宇杨立夫
关键词:手外科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浅析抗感染药在住院、门诊病人中的使用
2002年
齐岩杨爽康殿利
关键词:抗感染药物门诊病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