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
- 作品数:23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在儿童急性腹泻抗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应用于儿童急性腹泻抗菌治疗的合理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新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无典型细菌性腹泻表现但被上述评分系统判为阳性,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不使用抗生素,共观察5 d,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典型细菌性腹泻的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事件率。结果实验组第5天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3.3%VS 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典型细菌性腹泻的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死亡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对儿童急性腹泻的抗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针对无典型细菌性腹泻表现但被该系统判为阳性的急性腹泻患儿,抗生素治疗可使其受益。
- 吴蔚万盛华万宏段亚群许增华张双红肖珍君
- 关键词:腹泻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抗菌药
-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预测模型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 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疗效的预测因素,构建并验证3^(rd) GC治疗CASBP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市第九医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均单用3^(rd) GC进行初始治疗,依据疗效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2013年—2018年住院的纳入建模库(无效组55例和有效组110例),2019年—2020年住院的纳入验证库(无效组17例和有效组43例)。在建模库中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基础病、既往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疗效预测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疗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在建模库和验证库中对模型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全组以男性为主(占80.0%),平均(51.6±12.0)岁,肝硬化病因以乙型肝炎为主(66.7%),3^(rd) GC总有效率为68.0%。建模库中,无效组的SBP首次发病占比、腹水多形核细胞(PMN)计数及腹水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有效组(P值均<0.05),而无效组的广谱抗生素暴露占比与血小板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首次发病[比值比(OR)=0.158,95%置信区间(CI):0.064~0.392,P<0.001]、腹水PMN计数(OR=0.728,95%CI:0.530~0.998,P=0.046)、广谱抗生素暴露(OR=9.152,95%CI:1.513~55.351,P=0.016)及血小板(OR=1.012,95%CI:1.006~1.019,P<0.001)是3^(rd) GC治疗无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疗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依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预测评分≥0.207是预测治疗无效的最佳界值,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536,敏感度89.1%,特异度63.6%,阳性预测值55.1%,阴性预测值92.1%。验证库中,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结论SBP首次发病和更高的腹水PMN
- 朱龙川吴蔚邹波甘达凯林学周炜熊墨龙
- 关键词:腹膜炎社区获得性感染头孢菌素类
-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新入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50例,随机分为优化治疗组(n=25)与传统治疗组(n=25),前者基于效果预测模型采用头孢他啶或亚胺培南初治,后者均采用头孢他啶初治,此后依据初治效果调整抗生素,比较两组的初治有效率、第5天治愈率及30天病死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0%vs 60.0%,χ^(2)=5.094,P=0.024),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80.0%vs 56.6%,χ^(2)=3.309,P=0.069)。均使用头孢他定初治的患者中,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9%vs 60.0%,χ^(2)=4.341,P=0.037),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83.3%vs 56.0%,χ^(2)=2.425,P=0.119)。两组患者的30天病死率分别为8.0%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4,P=0.415)。所有入组患者初治有效与第5天治愈关联明显(OR=9.643,95%CI:2.292~40.564),第5天治愈与患者30天死亡关联明显(OR=0.138,95%CI:0.023~0.813)。结论该疗效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医生筛选3rdGC治疗的优势患者,提高3rdGC经验性治疗CASBP的初治疗效。
- 朱龙川吴蔚甘达凯张伟徐意珍熊墨龙
- 关键词:腹膜炎社区获得性感染头孢菌素类
- 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营养风险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营养风险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消化科新入院的≤1岁的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不予试验性干预,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病史、STRONGkids营养风险评分与等级、实验室检查、院内感染及预后情况。根据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院感组与无院感组,比较两组的营养风险评分与等级及上述指标。结果 共收集院感组21例与无院感组77例,其中院感部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8例(占38.1%)、下呼吸道感染7例(占33.3%)、肠道感染5例(占23.8%)和皮肤感染1例(占4.8%)。院感组的营养风险评分高于无院感组(P=0.004),营养风险等级中高风险者院感发生率高于低风险者(P=0.001),营养风险评分与院感的相关系数=0.293(P=0.004),营养风险等级与院感的相关系数=0.323(P=0.001)。结论 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营养风险水平与院内感染发生呈正相关,故营养干预有可能减少此类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 吴蔚张双红刘云李娜汪勇詹春雷万盛华
- 关键词:胆汁淤积肝病营养风险患儿
- 儿泻停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儿泻停颗粒联合蜡样芽孢杆菌胶囊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8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儿泻停联合蜡样芽孢杆菌和蒙脱石散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并予等同基础治疗。记录两组年龄、性别、体重等基线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第3d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基线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d试验组有效率97.4%,对照组96.7%,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3%vs 1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儿泻停颗粒与蒙脱石散分别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相当,安全性好,但前者便秘不良反应更少,是更优的临床选择。
- 吴蔚万盛华万宏段亚群李香莲肖珍君罗丽娟刘岚
- 关键词:儿泻停蒙脱石散腹泻婴幼儿
- 低FODMAPs饮食改善儿童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1年
- 目的通过给予给予小儿再发性腹痛患儿低FODMAPs饮食1周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变化,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变化观察患儿症状是否与该饮食有关,通过合理的饮食规避,可以治疗或缓解腹痛症状。方法根据2016年新修订罗马IV标准诊断选取病例并且得到患儿家长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允许。给予选取患儿1周低FODMAPs饮食,ELIsA方法检测血清食物过敏原IgG,7项检测包括牛奶、大豆、虾、蛋清/蛋黄、牛肉、花生、鱼。观察患儿腹痛变化。结果选取60例腹痛患儿,检测患儿血清中7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给与回避饮食1周,其中12人有效,48人仍有反复腹痛,给与该48例患儿低FODMAPs饮食1周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变化,其中22人有效,11人无效。结论再发性腹痛患儿可能与饮食有关,一部分与食物过敏有关,一部分与饮食成分、类型有关,低FODMAPs饮食可以减轻部分再发性腹痛患者腹痛、腹胀、腹部不适的症状,改善排便情况。
- 刘云吴蔚李娜
- 关键词:再发性腹痛
- 267例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分析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病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267例,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病因包括巨细胞病毒性肝炎107例(40.1%)、胆道闭锁50例(18.7%)、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17例(6.4%)、希特林蛋白缺陷5例(1.9%)、胆总管囊肿3例(1.1%)、细菌感染3例(1.1%)、胆管发育不良3例(1.1%)、梅毒2例(0.7%)、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2例(0.7%)、乙型病毒性肝炎2例(0.7%)、半乳糖血症2例(0.7%)、药物性肝炎1例(0.4%)、川崎病1例(0.4%)、原因不明69例(25.8%)。1<月龄≤2的患儿最多(占56.6%),其次为2<月龄≤3的患儿(占31.1%)。全组男性176例(65.9%),女性91例(34.1%)。男性较之女性,胆道闭锁及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所占比例更低(依次有11.4%vs 33.3%、0.0%vs 2.2%),而全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所占比例更高(9.1%vs 1.1%),均有P<0.05。结论在江西省,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以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居首,发病月龄主要集中在1-3月,部分病因具有性别差异,临床诊断时可供参考。
- 吴蔚万盛华万宏朱龙川
- 关键词:婴儿胆汁淤积病因
- 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分析
- <正>目的观察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2013年4月至11月急性腹泻患儿153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采用儿泻停颗粒联合金双歧,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其中23例未完成随诊,...
- 罗丽娟万盛华许增华万宏刘岚段亚群吴蔚
- 文献传递
- 儿童肝源性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特征的多中心研究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儿童肝源性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肝病伴腹水患儿33例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并发感染分为非感染性腹水组21例和SBP组1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分析SBP组的病原菌构成及抗菌素治疗情况。结果 SBP组的体温、血白细胞计数、腹水白细胞计数、腹水多形核细胞百分比及腹水多形核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非感染性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中仅33.3%患儿具有典型腹膜炎症状体征;SBP组腹水培养阳性率为25%,均为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的大肠埃希菌。第三代头孢菌素经验性治疗的有效率为100%。结论 儿童SBP的发生率可能较高,其诊断需基于腹水白细胞计数或分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是经验性治疗儿童SBP的可靠选择。
- 吴蔚朱龙川段亚群汪勇万盛华张双红
- 关键词:儿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豆状核变性
- 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分析由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组成的10 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诊断为Hp感染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10 d序贯疗法组(37例)、10 d三联疗法组(36例)和14 d三联疗法组(36例)。10 d序贯疗法组:前5 d给予奥美拉唑0.6-0.8 mg·kg^-1·次-1+阿莫西林50 mg·kg^-1·d-1,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后5 d改用奥美拉唑0.6-0.8 mg·kg^-1·次-1+克拉霉素15-30 mg·kg^-1·d-1+甲硝唑片25-30 mg·kg^-1·d-1,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10 d和14 d三联疗法2组:奥美拉唑0.6-0.8 mg·kg^-1·次-1+克拉霉素15-30 mg·kg^-1·d-1+阿莫西林50 mg·kg^-1·d-1或甲硝唑片25-30 mg·kg^-1·d-1,口服,每日早晚各1次,疗程分别为10 d和14 d。所有患儿在停药后至少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观察Hp根除率、疗效及不良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头痛、皮疹等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 109例患儿中失访7例(6.4%,10 d序贯疗法组1例,10 d三联疗法组2例,14 d三联疗法组4例)。10 d序贯疗法组Hp根除率按意向治疗分析(ITT)及试验方案分析(PP)均明显高于10 d三联疗法组(χ^2=5.408,5.137,均P〈0.05),与14 d三联疗法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10,0.868,均P〉0.05)。3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20,P〉0.05)。3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10 d序贯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儿童Hp根除方案。
- 张双红万盛华郑淑华罗丽娟万宏刘岚吴蔚
- 关键词:儿童幽门螺杆菌序贯疗法三联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