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减压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神经痛
  • 2篇手术
  • 2篇微血管
  • 2篇微血管减压
  • 2篇经痛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翼点
  • 1篇翼点入路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三叉神...
  • 1篇入路
  • 1篇神经管
  • 1篇视神经
  • 1篇视神经管

机构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4篇袁邦清
  • 4篇曾冉
  • 3篇王飞红
  • 2篇苏同刚
  • 2篇林立
  • 1篇吴贤群
  • 1篇林杨杨
  • 1篇黄绍宽
  • 1篇许晓生

传媒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额眶区复杂开放性损伤的Ⅰ期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额眶区复杂开放性损伤的Ⅰ期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额眶区复杂开放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接受了Ⅰ期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颅底重建修补、颅眶畸形矫正、视神经探查,其中13例行视神经管减压。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和面部整形评价标准,术后6个月GOS 5分14例,GOS 4分7例,GOS 3分2例。17例达到整形标准优秀级,6例达到良好级。术后无永久脑脊液漏,视神经管减压后视力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额眶区复杂开放性损伤,病情复杂,通过多学科联合手术,Ⅰ期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颅底重建修补、颅眶畸形矫正、视神经管减压,外形结构和功能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王飞红陈邱明曾冉林立袁邦清
关键词:前颅底骨折颅底重建视神经管减压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病例进行再手术探查,10例进行了微血管再减压术,1例进行了感觉根部分切断术。结果术后全部随访,时间6-60个月。术后患者疼痛缓解。1例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患者术后存在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三叉神经解剖,充分松解蛛网膜,操作轻柔,可靠而充分的隔离,尽量使隔离棉及责任血管远离神经,可以降低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而粘连引起的复发以感觉根部分切断术为主。
苏同刚袁邦清王飞红曾冉许晓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复发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解放军第476医院136例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65岁组与≥65岁组的手术疗效、并发症。结果 136例患者中,<65岁组84例,其中治愈者48例,明显缓解者24例,部分缓解者8例,无效者4例。术后出现面瘫者5例,听力下降3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1例。≥65岁组52例,其中治愈者36例,明显缓解者8例,部分缓解者4例,无效者4例。术后出现面瘫者2例,听力下降2例,脑脊液漏1例,颅内感染1例,颅内出血4例(幕上出血3例,幕下出血1例)。两者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年老者术后出现颅内出血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确切。对于药物控制无效的高龄患者,如无手术禁忌证,可选择手术治疗,术后警惕颅内出血。
林杨杨袁邦清黄绍宽苏同刚曾冉林昆哲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并发症
超早期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被引量:11
2015年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而起源于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的动脉瘤占绝大多数。目前,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夹闭瘤颈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最理想的方法之一。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超早期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前循动脉瘤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王飞红吴贤群陈邱明林立曾冉袁邦清
关键词:翼点入路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