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颖颖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南通市通州区居民癌症潜在筛查服务接受度及支付意愿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开展癌症筛查服务的潜在需求及接受度,为研究癌症筛查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扩大筛查范围的可及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尚未参加过"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 50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针对癌症筛查服务接受度及支付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及筛查需求和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不考虑费用等因素的情况下,58.00%的居民对癌症筛查服务有需求,37.20%的居民对癌症筛查服务没有需求。多因素分析显示,事业单位人员及公务员(OR=0.25,95%CI:0.14~0.44)、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者(初中OR=0.51,95%CI:0.29~0.88;高中或中专OR=0.49,95%CI:0.28~0.86;大学及以上OR=0.24,95%CI:0.12~0.46)、家庭人均年收入≥2.0万元(OR=0.76,95%CI:0.47~0.99)的人群对癌症筛查的需求较高,医疗保险状态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OR=2.78,95%CI:1.31~5.93)的人群对癌症筛查的需求较低;对筛查服务的支付意愿方面,仅有20.20%的居民愿意支付一定费用,而71.80%的居民不愿意支付任何费用。多因素分析显示,事业单位人员及公务员(OR=0.26,95%CI:0.15~0.46)、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者(初中OR=0.28,95%CI:0.09~0.83;高中或中专OR=0.15,95%CI:0.05~0.45;大学及以上OR=0.08,95%CI:0.03~0.23)、家庭人均年收入≥2.0万元(OR=0.55,95%CI:0.28~0.70)的人群对癌症筛查的支付意愿较高,医疗保险状态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OR=2.76,95%CI:1.60~4.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OR=6.42,95%CI:1.50~27.52)以及对癌症筛查没有需求(OR=1.94,95%CI:1.20~3.15)的人群对癌症筛查的支付意愿较低;对于癌症筛查打包支付的意愿和额度范围,39.20%的居民不愿意支付检查费用,41.20%的居民愿意支付10%以内的筛查费用。结论南通市通州区居民对于癌症筛查服务有潜在需求但对于癌症筛查费用的支付意愿和额度有限。
- 韩颖颖林玲徐红王秦蔡波
- 关键词:接受度支付意愿
- 南通市2005-2014年户籍老年人口死因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南通市65岁以上户籍老年居民死因构成,为老年居民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南通市2005-2014年死因监测资料,采用老年系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等指标来评估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因情况。结果 2005-2014年南通市老年人口平均粗死亡率为4 513.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 653.08/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4 978.98/10万,高于女性的4 122.13/10万(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_(趋势)=596.798,P<0.0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粗死亡率为4 089.76/10万,占全人群死因的90.61%。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中毒和内分泌系统,粗死亡率分别为1 887.41/10万、1 101.96/10万、788.77/10万、127.98/10万和92.68/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循环系统、肿瘤等疾病的防控和干预,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 糜跃萍林玲蔡波韩颖颖
- 关键词:老年人死亡率死因顺位
-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在南通市手足口病疫情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预测南通市手足口病疫情趋势。方法:以2010年1月—2019年6月南通市手足口病分月报告病例数据为基础,构建符合季节性时间序列的ARIMA(p,d,q)×(P,D,Q)S模型,用2019年7—12月全市手足口病月发病率为验证数据进行验证,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010—2019年南通市共报告手足口病90 76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4.36/10万,疫情有明显季节性,呈双峰特征,为夏季(5、6、7月)高峰和冬季(11、12月)次高峰;近年来南通市手足口病的病原谱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利用ARIMA(1,0,1)(1,1,1)12模型,预测2019年7—12月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别为7.08/10万、1.81/10万、3.74/10万、7.21/10万、10.71/10万和11.29/10万,与实际发病率相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P=0.63)。结论: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可用于短期的预警监测。
- 练维魏叶韩颖颖帅小博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2013—2017年南通市肺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13—2017年南通市肺癌发病和死亡特征,为南通市肺癌综合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质控合格的南通市2013—2017年肿瘤登记资料,分别根据城乡和性别计算肺癌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以及标化发病(死亡)率等指标,标准人口采用2000年中国普查标准人口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采用Joinpoint 4.9.0软件,对2013—2017年肺癌发病(死亡)率和标化发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南通市肿瘤登记处共报告肺癌新发病例30689例,粗发病率为83.46/10万,中标发病率为35.71/10万,肺癌位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顺位首位,男性中标发病率(45.24/10万)高于女性(25.47/10万),为女性的1.78倍,城市地区中标发病率(39.49/10万)高于农村地区(34.58/10万),为农村地区的1.11倍。城市地区男性肺癌中标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而农村地区全人群和女性肺癌中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417.82/10万),85岁及以上年龄组有所下降。肺癌死亡病例23806例,粗死亡率为64.74/10万,中标死亡率为26.08/10万,肺癌位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首位,男性中标死亡率(34.76/10万)高于女性(16.71/10万),为女性的2.08倍,城市地区中标死亡率(26.21/10万)与农村地区中标死亡率(26.05/10万)相当。城市地区全人群肺癌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死亡高峰(420.50/10万),85岁及以上年龄组有所下降。结论南通市肺癌发病与死亡率均位居首位,严重危害当地居民健康。要加强健康教育、加大烟草控制宣传力度,持续深入推进肺癌早诊早治等措施,以降低居民肺癌疾病负担。
- 李鑫林周金意韩仁强蔡波徐红韩颖颖
- 关键词:肿瘤登记肺癌发病率死亡率
- 南通市肿瘤医院2002—2017年胃癌患者生存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南通市肿瘤医院2002—2017年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方法基于南通市肿瘤医院2002—2017年胃癌病例资料,采用主动随访与被动随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存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失访率采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比较;用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选取2002—2017年南通市肿瘤医院南通户籍胃癌患者6078例,男性4314例(70.98%),女性1764例(29.02%),随访成功率98.21%(5969例),平均发病年龄(63.47±11.09)岁,以65~<75岁最为多见(35.42%),其次为55~<65岁(30.57%)。胃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47年,1、3、5、10年观察生存率分别为65.05%、40.92%、34.10%、27.07%,男性分别为65.61%、40.70%、33.68%、26.19%,女性分别为63.68%、41.46%、35.12%、2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9,P=0.474);<45岁、45~<55岁、55~<65岁、65~<75岁和≥75岁5年生存率分别为39.50%、38.84%、38.65%、33.26%、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99,P<0.01)。2002—2009年及2010—2017年两个时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0%及3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3,P<0.01)。结论南通市2002—2017年胃癌患者生存率较低,可通过胃癌筛查、早诊早治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
- 陈铭睿陈海珍蔡波林玲糜跃萍韩颖颖凡丽芸张爱红王书兰徐红陈建国
- 关键词:胃癌肿瘤登记
- 南通市2005——2014年肺癌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南通市2005—2014年肺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及定量估计影响因素,为肺癌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通市2005—2014年肺癌的死亡数据,分性别和年龄计算肺癌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采用变化百分比(PC)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PC)描述变化趋势,运用差别分解法定量分析肺癌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南通市肺癌平均粗死亡率为53.97/10万,标化死亡率为28.23/10万。2005—2014年,肺癌粗死亡率在男性(APC=3.97%,95%CI:3.0%~4.6%,P<0.001)、女性(APC=4.19%,95%CI:3.2%~5.1%,P<0.001)和全人群(APC=3.98%,95%CI:3.2%~4.5%,P<0.001)中均呈上升的总体趋势;但标化死亡率在男性、女性和全人群中均未见明显的变化趋势。男性、女性和全人群人口结构因素对死亡率的贡献率分别是97.6%、70.9%和84.1%。[结论]南通市2005—2014年肺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是主要影响因素。
- 林玲徐红糜跃萍韩颖颖蔡波王秦
- 关键词:肺癌死亡率人口老龄化
-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登记工作50年回顾与展望
- 2024年
- 全文回顾了江苏省南通市肿瘤登记工作从起步阶段到发展阶段,再到快速发展阶段的50余年发展历程,分析了南通肿瘤登记在工作网络、报告制度、质量控制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和进展,总结了登记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登记工作发展前景。
- 蔡波徐红林玲陈建国朱健韩颖颖
- 关键词:肿瘤登记
- 2006—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肝癌死亡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2006—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人群肝癌死亡趋势及年龄、时期、队列对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南通市肿瘤登记数据库中因肝癌死亡的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06—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人群肝癌死亡变化趋势,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南通市肝癌死亡风险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2006—2020年,南通市肝癌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粗死亡率AAPC=-3.61%,95%CI:-4.10%~-3.11%;标化死亡率AAPC=-7.48%,95%CI:-8.21%~-6.74%)。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06—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人群肝癌死亡率的年龄效应总体上随年龄的增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死亡风险从20岁开始逐渐升高,40~44岁达到高峰。时期效应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肝癌死亡风险逐渐下降,2006—2010年肝癌死亡相对危险度(RR)为2011—2015年的1.54倍(RR=1.54,95%CI:1.43~1.66),而2016—2020年比2011—2015年低38%(RR=0.62,95%CI:0.58~0.67)。队列效应显示,出生年代越晚,肝癌死亡风险越低。死亡风险从1926—1930年(RR=9.52,95%CI:7.48~12.18)至1996—2000年队列(RR=0.01,95%CI:0.00~0.20)逐渐降低。[结论]2006—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人群肝癌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肝癌死亡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越晚出生的人死亡风险越低。建议将中年劳动力人群作为肝癌重点防控对象。
- 林玲韩亚蓉韩颖颖徐红蔡波
- 关键词:肝癌死亡率
- 2013—2020年江苏省南通地区食管癌发病与死亡趋势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南通市2013—2020年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其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南通市肿瘤登记信息数据库食管癌登记数据,计算食管癌粗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食管癌发病(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运用ArcGIS 10.2软件分析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聚集情况。[结果]2013—2020年南通市食管癌新发和死亡分别为23644例和19633例。食管癌粗发病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39.68/10万、14.96/10万和15.05/10万。食管癌粗死亡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32.95/10万、11.64/10万和11.59/10万。食管癌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平均每年分别下降9.83%、5.27%和10.04%,食管癌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平均每年分别下降2.61%、7.27%和7.44%,下降趋势变化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空间相关分析及聚类和异常值分析显示南通西部地区如皋市和海安市为食管癌发病、死亡聚集高发地区;南部地区崇川区、开发区、海门区和启东市为发病和死亡低发聚集区。[结论]2013—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南通市食管癌发病和死亡分布均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
- 潘少聪侯晓艳刘毛毛韩颖颖徐红林玲蔡波
- 关键词:食管癌流行病学地理信息系统
-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白血病流行特征及2013—2020年变化趋势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南通市2020年白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2013―2020年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3―2020年南通市辖区内以人群为基础的白血病登记资料,按照城乡和性别计算粗发病(死亡)率、中标发病(死亡)率、世标发病(死亡)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和35~64岁截缩发病(死亡)率等指标,运用Joinpoint 5.0.2软件计算2013―2020年南通市白血病中标发病(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2020年南通市白血病粗发病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8.45/10万、4.61/10万和4.62/10万;白血病粗死亡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为7.14/10万、2.82/10万和2.85/10万。2020年白血病年龄别发病率在40岁之前各年龄组差别不大,40岁之后发病率逐渐升高,55岁之后快速升高,至80~84岁年龄组发病率达到峰值。2020年白血病年龄别死亡率在0~1岁稍高,之后下降保持平稳趋势,45岁之后逐渐升高,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2013―2020年南通市白血病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AAPC分别为-3.0%(95%CI:-6.3%~0.3%,P>0.05)和-4.0%(95%CI:-6.7%~-1.3%,P<0.05),且无论城乡、男女性白血病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变化趋势相同,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结论]2013―2020年南通市白血病发病和死亡呈下降趋势,但其总体发病和死亡水平仍较高,应继续加强白血病的综合防控,从而降低其疾病负担。
- 王宇琦黄捷徐红蔡波韩颖颖陈铭睿林玲
- 关键词:白血病发病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