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苏里格气田东北部召30井区盒8段自生高岭石的微观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鄂尔多斯盆地召30井区位于苏里格东部,下石盒子组盒8段是苏里格气田重要的产气层段。研究区砂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高成熟度等特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衍射粘土矿物分析、物性...
- 韩信
- 关键词:储层物性赋存状态
- 显生宙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组成研究的回顾与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显生宙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组成演化是地球外部圈层物质循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地质历史期间地球表层环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显生宙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组成研究先后经历了早期阶段、积累阶段和集成阶段。在早期阶段,原始的样品成岩蚀变评估、较低的仪器分析精度导致大部分锶同位素数据不具地层学意义,大多数研究工作仅处于初始探索阶段;在积累阶段,逐渐成熟的样品成岩蚀变评估、较高的仪器分析精度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持续进行,尤其是新生代高分辨率海水锶同位素演化曲线的建立和发展催生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分支——锶同位素地层学;在集成阶段,不断积聚的高质量锶同位素数据融合成了多个显生宙以来海水锶同位素数据库,日益成为解决地层学、岩石学、矿床学、水文学以及有关应用等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目前显生宙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组成研究仍有诸如样品内部信息保存性差异、样品年龄不确定性、古老样品定年精度不高、寒武纪样品材料与地层疑问、样品中微量铷污染、^(86)Sr和^(88)Sr同位素分馏、实验室之间分析偏差、数据拟合不确定性等方面问题未圆满解决,难以实现锶同位素地层学更具实用性和适用性。试图较系统地总结不同时期显生宙以来海水锶同位素组成演化研究的阶段性和差异性,以期为今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角度。
- 胡作维李云李北康黄思静韩信
- 关键词:显生宙古海水同位素锶同位素地层学
- 川西北地区中三叠统天井山组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生物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中最严重生物灭绝事件,其后在三叠纪期间又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轮回:生态萧条—生态复苏—生态繁荣—生态灭绝,因而三叠纪始终都是地质学界所关注的地质历史时间间隔.由于海水碳同位素组...
- 胡作维李云李北康李峰韩信杨哲
- 碳酸盐岩储层中热液流体改造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热液流体改造作用研究是近年碳酸盐岩优质油气储层形成机制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热液白云化作用、热液淋滤溶解作用是其中2个最有油气储层意义的地质过程。在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上述2种典型碳酸盐岩储层中热液流体改造作用的作用过程、分布规模和存在问题。对碳酸盐岩储层中热液流体改造作用的进一步讨论不仅展示了目前热液流体改造作用研究的模糊性和多解性,而且将对今后更好地应用和完善目前的热液流体改造作用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胡作维李云韩信黄思静李北康
-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热液流体
- 准东阜东斜坡区齐古组砂岩中方解石胶结物分布特征及对储层的影响
- 2015年
-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阴极发光及物性数据等资料分析,准东阜东斜坡区齐古组砂岩中方解石胶结物常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底部,具有较低的负的δ13C(PDB)值,并伴有较低的δ18O值,指示这些砂岩中方解石胶结物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较为强烈的有机影响。砂岩中方解石胶结物的出现对储层具有双重影响。
- 蒋艳霞韩信余瑜王涛赵乐研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齐古组砂岩储层
- 砂岩储层中自生高岭石的研究进展
- 2016年
- 自生高岭石作为沉积岩中最为常见的自生黏土矿物之一,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自生高岭石可能对储层物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在石油地质学、储层沉积学等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己的研究,对自生高岭石的形成环境、形成机制、赋存状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自生高岭石的形成与酸性流体和大气淡水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酸性流体的产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如煤系地层、油气充注的影响;长石类矿物的溶蚀作用是自生高岭石形成的主要物质来源,在该过程中Al3+含量并非处于平衡状态;自生高岭石可能形成于埋藏成岩作用多个阶段,但主要在早成岩作用阶段形成;自生高岭石和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受其赋存状态、分布特征以及储层砂岩的成熟度等因素的制约。研究还表明,在某些地区,如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盒8段,自生高岭石的形成对储层物性是有利的。
- 韩信蒋艳霞黄树光
- 关键词:黏土矿物赋存状态储层物性
- 沙102井区梧桐沟组油藏地质特征
- 2015年
- 沙102井区梧桐沟组油藏为一上倾方向受岩性尖灭控制,下倾方向由一正断层断穿的岩性油藏。随着近些年来的滚动勘探开发,对油气的运移方向和运移模式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油气是由烃源岩二叠系平地泉组有机质成熟生成后,沿下倾方向的断裂垂直向上进入储集层,而并非由烃源岩平地泉组和储集层梧桐沟组之间的不整合面侧向运移。
- 黄树光韩信田磊赵杰
- 关键词:油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