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率
- 作品数:9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Wip1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Wip1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鳞癌34例,腺癌31例;高分化15例,中分化30例,低分化20例),按临床TNM分期(Ⅰ+Ⅱ期41例,Ⅲ+Ⅳ期24例),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40例,无淋巴结转移25例)和20倒正常肺组织做为对照组,测定2组肺组织中Wip1/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Wip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以及正常肺组织中都有表达,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Wip1和P53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之间,Wip1和P53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非小细胞肺癌是否伴随淋巴结转移之间Wip1和P53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Wip1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Wip1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能成为确定肿瘤恶性程度的分子生物学参考指标。
- 周率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WIP1P53
- 液基细胞学在占位性病变穿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15年
- 目的:将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LCT)应用于人体占位病变穿刺细胞学检查,探讨LCT技术在占位性病变穿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病理科对内科和妇科共86例确诊为占住性病变患者采用经CT定位引导下通过皮细针穿刺占位性病变细胞,行LCT液基细胞学检查结合活捡病理学检查,对病例进行诊断,分析比较。结果:在86例占住性病变穿刺标本中,液基细胞学诊断为恶性70例、可疑恶性5例、异形3例、阴性7例;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恶性68例、可疑恶性6例、异形3例、阴性11例。本组86例患者根据液基细胞结合组织病理检查,阳性检出率81.4%,阴性符合率为63.6%(7/11),液基细胞学检查和活检病理学检查完全符合率迭89.5%(77/86),分型包括:鳞癌、腺癌、卵巢癌、小细胞癌、低分化癌。结论:经CT定住、引导下行细针经皮肤穿刺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的检测结果.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对人身体占位性病史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周率
-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穿刺诊断
- Ki67、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究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明确为结直肠癌患者70例,对病理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分析不同病理特征下结直肠癌患者Ki67和VEGF表达、分析结直肠癌患者Ki67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病灶大小、病理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肠外转移等病理特征下Ki67及VEGF表达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Ki67及VEGF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Ki67、VE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528,P<0.05)。结论Ki67和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间存在密切联系。
- 胡金萍周率邓燕娟章雅婷
-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病理特征
- HIF-1α在小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8年
- 目的探讨HIF-1α在小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22例小肠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HIF-1α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意义。结果在22例小肠腺癌患者中,HIF-1α表达情况与小肠腺癌临床分期、肠系膜淋巴结是否转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HIF-1α在小肠腺癌中表达情况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分期晚、小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者HIF-1α表达率高,HIF-1α与小肠腺癌预后有关。
- 胡金萍孙兆瑶周率袁婷
- 关键词:小肠腺癌HIF-1Α免疫组织化学
- 液基细胞学在占位性病变穿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15年
- 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LCT)应用于人体占位病变诊断价值。方法对医院病理科、内科和妇科86例确诊为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经CT定位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占位性病变细胞,行LCTLCT结合病理学检查,对病例进行诊断、分析比较。结果在86例占位性病变穿刺标本中,液基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71例、可疑恶性肿瘤5例、异形3例、阴性7例;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66例、可疑恶性肿瘤6例、异形3例、阴性11例。本组86例患者根据液基细胞结合组织病理检查,阳性检出率81.4%,阴性符合率为63.6%(7/11),LCT和活检病理学检查完全符合率89.5%(77/86),分型包括:鳞癌、腺癌、卵巢癌、小细胞癌、低分化癌。结论经CT定位引导下行细针经皮肤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有效准确的检测结果,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对人身体占位性病史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周率
-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占位性病变穿刺诊断
-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析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22例的病理资料。结果 溃疡型10例,髓质型7例,革伞型3例,缩窄型2例。肿瘤最大直径1.5-8.5cm,平均4.6cm。结论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形态特别。主要依靠形态学特点来进行诊断。
- 周率
- 关键词: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病理特征
- 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析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SCC)的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22例的病理资料。结果 溃疡型10例,髓质型7例,革伞型3例,缩窄型2例。肿瘤最大直径1.5~8.5cm,平均4.6cm。结论 食管BSCC形态特别。主要依靠形态学特点来进行诊断。
- 周率
- 关键词: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病理特征
- p16、PCNA联合检测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 2010年
- 目的:探讨p16、PCNA联合检测在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对22例结核性浆膜腔积液和41例恶性浆膜腔积液进p16、PCNA检测。结果:p16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组和恶性浆膜腔积液组中阳性率分别为72.73%、17.07%,PCNA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组和恶性浆膜腔积液组中阳性率分别为45.45%、87.80%,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p16在结核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表达优于恶性浆膜腔积液;PCNA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表达优于结核性浆膜腔积液。联合检测p16、PCNA可提高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的灵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吴红英陈聪官亮胡金萍周率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免疫细胞化学
- 基于AI的自动智能病理切片诊断用图像采集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的自动智能病理切片诊断用图像采集系统,在二维自动调节装置基础上设置一个底座,在该底座基础上通过导向结构安装一个纵滑座,设置有控制纵滑座相对于底座能够纵向滑动的纵滑驱动机构,在纵滑座基础上通过导向结...
- 邓欢邓燕娟周率王蒙蒙余奇文胡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