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卫生局指导性科技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黏附分子-1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管黏附分子-1(VCAM-1)和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探讨VCAM-1和P-选择素在脑梗死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8例脑梗死患者和36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VCAM-1和P-选择素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动态观察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水平变化。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VCAM-1和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都与梗死体积成显著正相关。P-选择素水平在脑梗死后24h内达最高峰,呈下降趋势,至72h时接近正常。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VCAM-1和P-选择素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
- 张红周洪兴白阳孙颖昕王明海王苏建张平
- 关键词:脑梗死P-选择素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变化,探讨IMA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监测97例ACS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4例]急性胸痛发作后2、6、12、24、48 h血清IMA、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的变化,并与42例疑似ACS最终确诊排除诊断的患者(对照组)比较;评价各项标志物在ACS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UAP及AMI患者发病后2 h血清I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发病12 h时达高峰,24 h时下降到和对照组水平基本持平。UAP患者CK-MB及c Tn T各检测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AMI患者发病2 h时,IMA、CK-MB、c Tn T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0.781、0.648。结论 IMA可作为ACS心肌缺血的敏感标志物,可用于早期诊断AMI。
- 张平周洪兴白阳徐哲孙颖昕王新王苏建张红
- 关键词: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MB同工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15年
-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恶性血液病患者、缺铁性贫血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同时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分析各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差异及其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血液病和IDA组的EPO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EPO水平与ID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组EPO水平与ID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S组EPO水平高于ID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组EPO水平与IDA组EP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和正常对照组EPO与HB、RBC呈负相关性,而恶性血液病组负相关性已消失(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中EPO水平明显增高,EPO水平除与缺氧、血红蛋白水平有关外,还与骨髓红系细胞的生成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 白阳岑岭张修文陈涛姜玉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促红细胞生成素
- 外周血游离LUNX mRNA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细胞外游离LUNXmRNA,探讨其在NSCLC辅助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NSCLC患者65例,将体检正常的5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外周血游离LUNXmRNA,评价该指标对NSCLC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 65例肺癌患者38例外周血游离LUNXmRNA检出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以及晚期肺癌患者该基因检出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及早期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UNXmRNA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类型、发生部位及患者吸烟与否无关。结论外周血游离LUNXmRNA检测对NSCLC具有特异辅助诊断价值。
- 柳一花周洪兴张平孙颖昕王文伟白阳周韩陈磊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 尿液内毒素定量检测对泌尿系统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估尿液内毒素定量检测对泌尿系统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对100份来自不同病区的尿液标本进行内毒素浓度检测,并同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检测。分析内毒素水平与泌尿系统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关系。结果尿液细菌培养检出革兰阴性菌阳性标本18份,其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检出革兰阳性菌、真菌及培养阴性的尿液标本(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尿液内毒素检测结果与尿液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前者对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85.4%。随着泌尿系统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尿液内毒素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尿液内毒素定量检测对泌尿系统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及患者疗效评价方面有重要意义。
- 周洪兴赵文杰张平孙颖昕白阳陈磊王硕周韩徐哲
- 关键词:内毒素泌尿系统感染革兰阴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