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
- 作品数:15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某儿童医院2012-2014年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趋势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MDROs)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从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MDROs。结果3年共分离出504株MDROs,其中医院感染88株,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为主(检出26株,占29.55%)。MDROs的检出率和医院感染率均呈逐年增高趋势(P值均<0.01),2014年MDROs检出率和感染率均最高,分别为1.094%和0.158%。检出的MDROs种类逐年增加(P<0.01),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主(占75.79%),主要来自呼吸道分泌物(占88.49%)。临床分离MDROs前3位的科室是新生儿科(27.98%)、呼吸科(26.98%)和ICU(11.11%),种类均以MRSA为主。近年新生儿科分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有增多趋势(P<0.01)。3年中检出的MRSA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均为0,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CRKP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有所增加(P<0.01)。结论该儿童医院MDROs检出率及医院感染率逐年增多,且标本来源逐渐多样化、分布更广,应加强住院患儿MDROs管理。
- 洪礼义赵旭严向明朱宏王秀珍彭寒玲陶云珍
- 关键词:儿童多重耐药菌耐药性
- 苏州某三甲专科医院门诊流程再造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通过在医院门诊工作中运用流程再造理论,结合信息化手段,研究医院门诊管理存在的问题、流程再造的具体方法及实施后的效果。方法:针对专科医院门诊特殊性,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医院数据库中抽取门诊患者就诊等待时间、门诊量、患者满意度等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门诊流程再造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院门诊流程再造有助于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门诊服务。结论:围绕患者反映强烈的问题,对门诊流程进行再造,能够使患者平均等待时间明显降低,患者就诊满意度逐步提高,有效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 凌靓诸俊赵旭
- 关键词:门诊流程再造信息化
- 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了解儿童专科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术后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目标监测,对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期间某儿童医院脑外科282例手术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282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感染率为9.93%;医院感染29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0.2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34.48%),其次是手术部位感染(31.03%)和下呼吸道(24.14%)。共监测脑外科手术310台,手术部位感染率为2.90%。儿童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接受手术次数、手术时间、是否植入OMMAYAR囊、术中是否使用显微镜、术中输血史、术中留置导尿、术前预防性用药种类、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共9项因素;其中术中留置导尿、术后抗生素使用>7 d和住院天数是主要危险因素(OR=3.53、3.40、1.02,P<0.05)。结论为防控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儿术后发生医院感染,重点要关注术中导尿管留置、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和住院时间等重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 赵旭严向明王秀珍彭寒玲
- 关键词:儿童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感染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2011年1月—2014年4月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资料,选择同期重症监护病房未患多重耐药感染的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例患儿共检出多重耐药菌64株,其中产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最多,共22株(34.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5d、再次插管、侵入性操作、≥2种并发症、肠外营养、昏迷、留置尿管、病程中应用激素、使用≥2种抗生素均是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采取肠外营养、治疗使用≥2种抗生素和昏迷是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儿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危险因素分析,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了患儿的死亡率。
- 彭寒玲王秀珍严向明赵旭
-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护理对策
- 某儿童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
- 目的:了解儿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儿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间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
- 赵旭洪礼义张志勤王秀珍彭寒玲
- 关键词:医务人员
- 儿童脊髓栓系松解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 了解行脊髓栓系松解(TCR)术后儿童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某儿童医院神经外科TCR术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该医院行脊髓手术的患者798例,发生医院感染95例、97例次,感染率为11.90%、例次感染率为12.16%。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26.80%),其次是泌尿道感染(20.62%)和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18.56%)。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0.38%,其中1例为深部切口感染,2例为器官腔隙感染。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长、住院总天数、术后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是儿童TCR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年龄增加发生感染的风险降低(OR=0.897,P=0.034)。结论 儿童TCR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 赵旭赵旭徐金严向明
- 关键词:儿童脊髓手术术后感染
- 某儿童医院连续3年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状况及感染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在2011-2013年同一时段对某儿童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该儿童医院在连续3年调查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6.36%、6.99%和4.55%。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科、神经内科、消化科、肾内科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其次是胃肠道和血液系统。共检出病原微生物18种57株,病毒性感染居首位,占50.88%;其次是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构成比分别为26.32%、15.79%;真菌和支原体均为3.5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31%,病原学标本送检率为54.71%。结论该儿童医院住院患儿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无显著变化,应结合儿童医院特点制定有效防控对策。
- 赵旭严向明王秀珍彭寒玲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
-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关系
- 目的 观察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管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探讨影响其生长的因素及其与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 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观察27 例留置导尿患儿导尿...
- 赵旭赵璐严向明王秀珍彭寒玲张志勤
- 关键词:生物膜扫描电镜影响因素儿童
-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关系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观察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管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探讨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某儿童医院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儿27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27例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管表面细菌生物膜(BF)的结构;比较7例CAUTIs患者与20例非CAUTI患者导尿管BF的形成率,并进行影响导尿管管壁形成生物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尿培养阳性尿管表面均观察到BF形成,形成率为100%;9例(69.23%)导管培养阳性的导管表面形成生物膜,微生物培养阳性组生物膜的形成率均较阴性组高(P<0.01);尿培养和导管培养同时分离出的前三位的细菌为: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留置10d左右导尿管的管壁在电镜下可观察到逐渐成熟的细菌生物膜。留置导尿时间是影响导尿管管壁形成生物膜的危险因素[P=0.046,OR(95%CI)=3.552(1.021,12.353)];抗菌药物使用超过5d的导尿管管壁形成生物膜的风险是抗菌药物使用天数5d以内的15.34倍(P=0.024)。所有CAUTIs患者尿管管壁均有BF形成,但仅有10%的非CAUTI患者管壁能观察到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平均留置(9.78±1.20)d的导尿管管壁可观察到成熟的细菌生物膜,留置导尿患儿导尿管管壁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CAUTIs存在着密切关系,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形成生物膜的风险越大,长时间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降低BF的形成。微生物培养结果与生物膜的形成呈正相关,其中导管培养方法较尿培养更能准确发现管壁内细菌的定植与BF的形成。
- 赵旭赵璐严向明王秀珍彭寒玲张志勤
- 关键词:生物膜扫描电镜影响因素儿童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
- 2015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对应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7509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患儿基础疾病构成、病原菌分布等。结果共320例(4.26%)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部位包括胃肠道(55.63%)、口腔(25.00%)、血液(7.50%)、下呼吸道(6.56%)、上呼吸道(3.75%)、皮肤软组织(1.25%)和泌尿道(0.31%)。病原学检查显示以轮状病毒为主,占79.23%(103/130)。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占13.08%(17/130),主要包括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属等。革兰阳性菌占7.69%(10/13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以胃肠道为主,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轮状病毒。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 胡素芳彭寒玲严向明王秀珍赵旭
-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