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清华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水压灌肠
  • 2篇套叠
  • 2篇灌肠
  • 2篇肠套叠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气胸
  • 1篇医源
  • 1篇医源性气胸
  • 1篇源性
  • 1篇水压灌肠治疗
  • 1篇气胸
  • 1篇回顾性分析
  • 1篇灌肠复位
  • 1篇灌肠治疗
  • 1篇复位
  • 1篇B超
  • 1篇B超机
  • 1篇B超监视
  • 1篇病因
  • 1篇超声

机构

  • 3篇吉林市儿童医...
  • 1篇吉林市妇产医...
  • 1篇吉林卫生学校

作者

  • 3篇李清华
  • 2篇朱志刚
  • 2篇邱卓
  • 2篇周岩
  • 2篇周宏伟
  • 2篇谭世勇
  • 2篇唐东升
  • 1篇高飞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B超监视水压灌肠二次以上治疗肠套叠267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选择2006-2015年10年间收治的肠套叠病人856例,在B超机监视下行水压灌肠一次性复位589例(有效率68.8%);而来院较晚,病史在12~48h婴幼儿、2~3d以上儿童计267例失败,行二次以上再灌肠复位,现对治疗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
王松楠李清华周岩周宏伟朱志刚邱卓唐东升谭世勇
关键词:水压灌肠肠套叠B超监视灌肠复位B超机
新生儿气胸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法改进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源性新生儿气胸的病历资料,着重分析其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结合文献进行研讨。结果:本组病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联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患儿平均引流时间2.8天,联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辅助呼吸机治疗患儿平均引流时间5天;其中1例出现张力性气胸改用8#硅胶引流管仍无好转转上级医院后放弃治疗,其余均治愈。结论: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危重患儿生存率极大提高,医源性气胸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针对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积极改进相应治疗措施,预后良好。
高飞王松楠李清华赵雪吉
关键词:医源性气胸新生儿病因
超声下水压灌肠治疗肠套叠技术改进及评价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治疗肠套叠疾病气压和水压灌肠治疗结果统计分析,探讨气压灌肠和水压灌肠产生的压力对肠道及机体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的优劣;探讨治疗的安全性;探讨肠套叠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996-2015年,20年间我院治疗肠套叠患儿1249例,其中男818例,女43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设三个时段分为三种方法:1996-2000年为x线气压灌肠阶段(方法①)173例;2001-2005年X线下气压灌肠向水压灌肠过渡阶段(方法②)220例,2006-2015年B超下水压灌肠阶段(方法③)856例。统计非手术治疗肠套叠整复率、失败率。结果方法①、②、③总有效率分别为85.0%、86.8%、95.0%,总平均有效率88.9%;复位失败率分别为15.0%、13.2%、5.0%,平均失败率11.1%,方法②与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方法③与①、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气压灌肠产生压力快不容易掌控,肠套叠整复率相对较低,易造成肠腔胀气及损伤,安全性差,而且在X线下操作对人体存在潜在性损伤;水压灌肠产生压力较缓慢,作用温和,可反复作用于套叠部位,整复率高,对肠道无明显影响,安全性有保障,而且在B型超声下监视操作对人体无明显影响。结论B型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是目前治疗肠套叠疾病最佳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懂、易学、易掌握的优点,避免了x线对人体伤害,整复率高,减少手术发生率,安全性高,是临床值得推广的项目,特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王松楠李清华周岩周宏伟朱志刚邱卓唐东升谭世勇
关键词:超声检查灌肠肠套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