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贵
- 作品数:15 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寿光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灶清除加髓腔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被引量:30
- 2011年
-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加髓腔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5月,采用彻底病灶清除,骨皮质开槽并髓腔内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19例,二次手术闭合创面,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5~68岁,平均39岁,均为创伤后导致的胫骨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病程10个月~5年。临床症状:局部软组织红肿、压痛、流脓,有经久不愈窦道及恶臭脓液流出。X线片示:骨质硬化,密度增高,有死骨、死腔或形成包壳。细菌培养:绿脓杆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3例,产气杆菌1例,溶血性链球菌2例。其中3例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经清创、负压封闭引流18~22d,创面肉芽新鲜,直接缝合创面17例,行皮瓣移位修复创面2例,创面愈合标准是创面干燥、清洁,无渗液。所有创面Ⅰ期愈合,观察6~12个月窦道无复发,X线片示骨质生长良好,没有发生骨折。结论:病灶清除加髓腔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常炳营李华贵李宗一郑晓梅王伟赵建军
- 关键词:胫骨骨髓炎清创术
- 后方稳定型和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后髁偏距与膝关节屈曲度数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8年
- 孙西虎常炳营李华贵
- 关键词:膝关节屈曲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度数股骨
- 关节镜微创清理术联合中药薰洗、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OA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薰洗、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对90例膝关节OA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配合中药熏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等综合治疗。术后随访7~24个月,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判定疗效。结果本组显效70例,有效15例,尚可5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药薰洗、玻璃酸钠腔内注射可有效治疗膝关节OA。
- 张献忠李华贵常炳营
-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镜技术关节清理术
- T型短节段胫后血管为蒂的内踝上皮瓣移植的临床应用
- 2003年
- 庞德仁李华贵杨爱云王宏光
- 关键词:胫排骨骨折
- 放疗模拟机定位经皮自体骨髓及骨宁注射治疗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李华贵王其周潘桂华杨子来庞德仁
- 关键词:延迟愈合自体骨髓移植骨宁
- C-D器械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26例报告
- 1994年
- 应用新型内固定器械C-D系列治疗脊柱脊髓损伤26例,按Frankel分级A级11例,B级9例,C级4例,D级2例。手术后1年随诊后弓角纠正者26例,18例椎体恢复原高度,神经功能跨级恢复率达77%。此方法达到了脊柱前、中、后三柱三维的坚强固定,具有固定节段短、抗折应力强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献忠韩同文张新华庞德仁陈涌李华贵
- 关键词:脊柱损伤脊髓损伤内固定固定术
- NSE.CEA.IL-6R.D-Dime水平联合检测对肺癌的实验研究
- 孙德军李华贵马同英宋立国王建金郭天民刘艳芹
- 该课题针对近年来肺癌发病率高的情况下,对无症状和有症状的患者进行了NSE.CEA.IL–6R.D–Dimer四项联合检测,结果发现四项指标的变化与肺癌患者的病情呈高度正相关。在影像学诊断不能确诊之前3~6个月血液中就能增...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标记物酶联免疫吸附
- 踝关节骨折并脱位的外科治疗及术后康复
- 2003年
- 孙西虎庞德仁李华贵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脱位骨折固定术康复
- 椎间盘镜技术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技术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硬膜外或局部麻醉 ,先用C型臂X线机定位 ,用椎间盘镜的导针经皮穿刺到骨不连间隙内 ,然后行 2 0cm的小切口 ,并用套筒逐步扩大 ,置入椎间盘镜 ,在电视监控下剥离周围骨膜 ,清除骨不连间隙内纤维组织 ,打通两端髓腔 ,植入成品同种异体冻干骨小块 ,取出间盘镜、缝合小切口、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 1 3例病人手术后 5、6、8、1 2个月临床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7 5个月 ,骨愈合率 1 0 0 %。结论 椎间盘镜技术应用到四肢骨折及骨不连的植骨扩大了椎间盘镜的用途 ,该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创伤小 ,方法简便易行 ,随着部分器械的进一步改进 ,椎间盘镜下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不连必将取得肯定疗效 。
- 李华贵张献忠韩金国庞德仁王其周孙西虎杨子来王洪光
- 关键词:椎间盘镜同种异体骨移植骨不连骨缺损
- 静脉及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静脉给予氨甲环酸和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减少出血及降低输血率的有效性。方法 80例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组(1组)和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组(2组)。1组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静脉注射氨甲环酸3次。2组是在止血带放松前,将3 g氨甲环酸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溶液,注入关节腔内。术后观察24和48 h的引流量及48 h内的总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量,同时监测输血及血栓情况。结果所有膝关节置换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感染、坏死、脂肪液化发生。1组48 h的平均引流量是(409.5±185.8)ml,平均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是(2.42±0.86)mg/dl,2组48 h的平均引流量是(386.5±89.1)ml,平均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是(2.21±0.64)mg/dl。两组间的引流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组有3例患者,2组有4例患者需要输血。术后14 d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有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于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的作用等同于通过静脉给予3次氨甲环酸所起到的作用。
- 李华贵常炳营王伟张丽欣郑晓梅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氨甲环酸术后出血关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