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迪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细胞
  • 1篇导管
  • 1篇凋亡
  • 1篇凋亡诱导
  • 1篇凋亡诱导配体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反转录...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疫苗
  • 1篇正性肌力
  • 1篇正性肌力药
  • 1篇正性肌力药物
  • 1篇乳腺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6篇王迪
  • 2篇李逸文
  • 2篇王琳娜
  • 1篇李玉
  • 1篇潘文静
  • 1篇徐艳丽
  • 1篇王文秀
  • 1篇崔凤
  • 1篇秦丹丹
  • 1篇公永太
  • 1篇刘磊
  • 1篇陈勐
  • 1篇李桂兰
  • 1篇曲迪
  • 1篇温良鹤
  • 1篇徐爱丽
  • 1篇刘彬
  • 1篇王晶
  • 1篇董彦宏
  • 1篇路丹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TRAIL联合舒尼替尼对EGFR-TKIs抵抗的A549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TRAIL与舒尼替尼(sunitinib)体外不同用药方式下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抵抗的NSCLC A549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TRAIL组、舒尼替尼组、TRAIL联合舒尼替尼组(T+S)、TRAIL序贯舒尼替尼组(T→S)和舒尼替尼序贯TRAIL组(S→T)。CCK8法检测TRAIL和舒尼替尼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AIL和舒尼替尼作用后细胞周期变化及诱导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TRAIL和舒尼替尼作用后Akt、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S组及T→S组的抗增殖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明显优于TRAIL组、舒尼替尼组及S→T组(P均<0.05)。细胞周期显示,TRAIL和舒尼替尼均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T+S组、T→S组对G0/G1期的阻滞作用明显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RAIL单独作用于A549细胞能明显上调p-Akt的表达,而舒尼替尼能下调p-Akt的表达;T+S组、T→S组、S→T组p-Akt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舒尼替尼通过抑制TRAIL诱导的PI3K/Akt通路活化,增加TRAIL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此外,两药物对A549细胞周期的特异性阻滞作用,也是诱导凋亡增加的原因之一。
邓立力邓洪滨王文秀韩红霞李逸文路丹黄雪香高迪王迪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舒尼替尼凋亡
艾立布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艾立布林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采用NP方案治疗的常规组和采用艾立布林联合NP方案治疗的联合组,每组40例。比较2组的临床获益率(CBR)、客观缓解率(ORR)和整体疗效;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及VEGFC水平;按照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分级。结果联合组ORR、CBR较常规组明显升高,联合组整体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PFS较常规组长(P<0.01);治疗后2组VEGFA、VEGFB、VEGF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降低较常规组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主要有中性粒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异常、乏力、肝功能损伤及脱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立布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能够提高患者CBR,降低VEGF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王琳娜王迪董彦宏
关键词:乳腺肿瘤顺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5年
急性心力衰竭(AHF)属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高,患者通常预后不佳,具有较高致残或致死率,需紧急进行救治。临床治疗AHF的首要手段为药物治疗。正性肌力药在AHF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左西孟旦作为新型正性肌力药,不仅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还具有恢复脑室-动脉耦合、增加组织灌注、抗炎等作用,可有效弥补传统正性肌力药为发挥正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肌氧耗的不足。随着左西孟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适应证逐步拓宽,在重度心力衰竭乃至AHF相关合并症治疗中亦可提供潜在益处。为更好地规范和指导左西孟旦在AHF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本研究结合我国现有实践及经验,共同制定“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建议左西孟旦在AHF中应规范应用,包括①左西孟旦适应证可拓宽至晚期心衰患者,但仍需临床医师严格根据患者实际个体化用药。②左西孟旦在AHF合并症患者中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缺乏可靠循证研究,仍属超指征用药,需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实际谨慎选择。③左西孟旦在AHF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不影响细胞内Ca^(2+)浓度、不影响心脏舒张功能、不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缓解心脏负担、增强心搏出量、抵抗心肌缺血损伤、改善组织灌注及恢复脑室动脉耦合等。④左西孟旦治疗AHF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使用时应了解左西孟旦使用注意事项,及时观察药品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避免严重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王琳娜王晶徐艳丽周晗慈潘文静王迪公永太刘玉强金恩泽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睡眠分会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左西孟旦正性肌力药物
树突状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共同作用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间接影响
2014年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自然杀伤(NK)细胞体外共同作用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 mRNA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获得DC、NK细胞,在transwell培养体系中用DC、NK细胞单独或共同作用的微环境作用A375细胞,采用反转录PCR检测A375细胞hTERT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transwell下室的DC与NK细胞单独或共同作用均能间接抑制上室A375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DC联合NK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且对A375细胞hTERTmRNA的抑制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 DC、NK细胞能间接抑制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hTERTmRNA的表达,DC和NK共同作用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韩毅王迪曲迪李逸文温良鹤崔凤孟秋徐玉清
关键词:树突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黑色素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的调查分析和获益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的现状,评价COPD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的获益情况。方法:选取192例用药相似的COPD患者,脱落2例,接种组1 1 8例,对照组7 2例,入组前对患者过去1年基本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接种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结果:COPD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仅5.21%,74.17%的患者不知道有流感疫苗,17.58%患者不知道去哪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仅0.52%。接种组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前后1年相比较,年急性发作次数、年急性期病程、年住院次数、年住院天数、年门诊次数、年门诊天数、住院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年急性发作次数、年急性期病程、年住院次数、年住院天数、年门诊次数、年门诊天数、住院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观察前,肺功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接种流感疫苗1年后,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OPD患者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COPD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可多方面获益,短期接种疫苗对肺功能无改善。
刘磊刘彬朱莉莉陈勐李玉王迪秦丹丹李桂兰王晶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感疫苗
不同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对于子宫肌瘤介入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对于子宫肌瘤介入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子宫肌瘤育龄女性180例根据随机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都给予导管插管栓塞治疗,治疗组选用聚乙烯醇颗粒进行插管栓塞,对照组选择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插管栓塞。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4.4%,两组疗效都比较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FSH、LH与E2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经过观察,治疗组的盆腔感染、闭经、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经过观察,治疗组的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在改善子宫肌瘤症状以及缩小肌瘤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对内分泌激素影响小,采用聚乙烯醇颗粒进行导管插管的安全性更加好,短期复发率低。
王迪徐爱丽
关键词:微导管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婚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