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美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寿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用药
  • 4篇合理用药
  • 3篇药物
  • 2篇肿瘤
  • 2篇注射
  • 2篇过敏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1篇心病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不良反应
  • 1篇药浓度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反应
  • 1篇药物不良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药物过敏
  • 1篇药制剂

机构

  • 12篇寿光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孙美玲
  • 3篇苗志敏
  • 2篇葛丽娟
  • 1篇杨子来
  • 1篇王焕新
  • 1篇滕秀君
  • 1篇马纯芳
  • 1篇韩新波
  • 1篇张国山
  • 1篇郭旭红
  • 1篇徐存军
  • 1篇王玲玲
  • 1篇刘艳霞
  • 1篇张成玉
  • 1篇张成玉
  • 1篇张国山

传媒

  • 4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7
  • 3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 了解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15日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42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计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2例ADR报告中,男162例,女180例,多发生于60岁以上人群,占31.6% (108/342).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占90.6% (310/342).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占36.8%(126/342),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分别占37.3%(47/126)、31.0% (39/126)、16.7% (21/1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39.8% (141/354)、16.4% (58/354).结论 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老年人群、抗感染类药物、静脉给药方式等是ADR监测的重点,医院应加强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孙美玲李志荃徐存军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葛根素致过敏1例报告
2005年
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因冠心病住我院心内科,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输液25分钟后自感周身不适,未引起重视,5分钟后口唇发麻,胸闷气喘,面色紫红,四肢发冷,脉搏细弱,诊断为葛根素过敏,立即中断输液,给予吸氧,地塞米松0.5mg.sc,异丙嗪25mg.im,约40分钟后,逐渐恢复正常。
岳光兴孙美玲
关键词:葛根素药物过敏病例报告冠心病中药制剂
浅谈小儿感冒合理用药
2007年
小儿感冒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治疗小儿感冒的药物也较多,但小儿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每年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悲剧是触目惊心的。
孙美玲苗志敏
关键词:小儿感冒合理用药小儿常见病发育阶段肝肾功能用药不当
提高外踝粉碎骨折复位质量的经验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外踝严重粉碎骨折术中提高复位质量的方法。[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9月收治外踝严重粉碎骨折20例,手术时先行内踝固定,加术前测量健侧踝关节距腿角、Shenton线、踝关节内侧间隙(medial clear space, MCS)、胫距上间隙(superior clear space, SCS)并观察外踝形态,与术中外踝复位暂时固定后C形臂X线机透视的上述指标对比,及时调整复位,以提高复位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6.2±19.7) min;外踝切口长度平均(15.1±1.2) cm,术中出血量平均(60.5±10.7) ml。切口愈合时间平均(14.3±2.0) d,无切口皮肤坏死和不愈合。患者全部获得10~2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优11例,良5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0.0%。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情况,17例骨正常愈合,2例骨延迟愈合,1例骨吸收导致骨不连。[结论]对于外踝严重粉碎骨折,先固定内踝,加术前取得健侧踝关节距腿角、Shenton线、MCS、SCS、外踝形态等数据,与术中透视患侧上述指标对比,调整复位,可以有效提高其复位质量。
杨子来王玲玲韩新波孙美玲滕秀君
关键词:外踝粉碎骨折手术复位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阿片类镇痛药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系统评价阿片类镇痛药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治疗癌痛患者的止痛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VIP、PubMed等,辅助手工检索相关期刊杂志,收集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癌痛标准治疗方案对癌痛患者治疗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RCTs,先对入选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应的数据并采用Revman5.3系统评价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阿片类药物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可以提高镇痛有效率(RR=2.45,95%CI=1.84 ~ 3.25,P<0.01)、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R=1.59,95%CI=1.14~2.22,P<0.01)、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R=0.60,95%CI=0.44~0.82,P<0.01),特别是对阿片类镇痛药物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嗜睡、便秘等,改善明显.结论 阿片类镇痛药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相比单用阿片类镇痛药,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减少阿片类镇痛药造成的不良反应,使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更易为晚期癌症患者所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马纯芳张成玉郭旭红孙美玲刘艳霞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癌痛META分析
复方益肝灵胶囊致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升高1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50岁,双下肢对称性水肿10d,于2016年1月5日人院。患者既往“支气管哮喘”病史20余年,“肺栓塞、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病史4月。就诊前一直应用华法林片,间断性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
孙美玲苗志敏王焕新
关键词:他克莫司复方益肝灵相互作用
小剂量甲泼尼龙与甘露醇早期干预手足口病重症化的临床研究——附100例报告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小剂量甲泼尼龙与甘露醇干预对防止伴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进展至重症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伴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100例和B组(对照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20%甘露醇0.5 g/kg快速静脉滴注,每8 h 1次,甲泼尼龙2 mg/(kg.d)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 ml静脉滴注;若无重症发生,两药联合应用3 d后停药。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进展。结果:治疗组100例患儿无一例进展至重症,均治愈;对照组有6例进展到神经系统受累期,两组进展至重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重症的两组患儿比较,治疗组在退热、口腔溃疡愈合、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小剂量甲泼尼龙与甘露醇可干预有发热症状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病情进展、防止重症发生,明显提高手足口病的救治成功率。
李志荃孙美玲
关键词:甘露醇手足口病
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浅析
2005年
凡患病来医院就诊的病人用药须凭医生处方取药,为了解我院病人合理用药情况以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进一步开展,我们随机抽取了2004年门诊处方进行归类分析,现报告如下:
孙美玲岳光兴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处方临床合理用药医生处方病人用药用药情况门诊处方
浅谈哺乳期合理用药
2005年
产后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是否可以服药,这是许多母亲关心的问题。几乎所有给哺乳母亲的用药都有一部分从乳汁排出,但完全没有或没有足够的资料来为这些药物的应用提供指导。目前所知,药物进入乳汁含量很少超过母亲摄入量的1%-2%,所以,常用药物的常用剂量,一般不至于给婴儿带来危害。然而少数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大,母亲服用时应考虑对婴儿的影响。
孙美玲岳光兴
关键词:合理用药哺乳期常用药物乳汁摄入量排泄量
951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寿光市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确诊的951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根据糖代谢状态分为3组:非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及合并T2DM组。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K-W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高于非糖尿病肿瘤患者,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草转氨酶(AST)、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低于非糖尿病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ALB是糖尿病前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OR=15.672,1.066),FBG、TC、LDL-C、AST、WBC是T2DM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OR=37.036,1.016,2.640,1.007,1.525),HGB是T2DM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保护因素(OR=0.985)。结论T2DM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部分肝酶指标(AST、γ-GGT、ALP)、炎性指标(WBC、NEU)多出现异常,易出现白蛋白丢失、贫血情况。
孙美玲葛丽娟苗志敏张国山
关键词:2型糖尿病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