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娜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
  • 2篇介入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阿司匹林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治疗
  • 1篇晕厥
  • 1篇诊治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王立娜
  • 2篇孙艺红
  • 2篇李素芳
  • 2篇宋俊贤
  • 2篇李忠佑
  • 2篇陈红
  • 1篇陈江天
  • 1篇王长鹰
  • 1篇韩雅玲
  • 1篇刘俊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优化阿司匹林使用 平衡获益和风险
2015年
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而在一级预防中需评估获益风险,中危到高危患者在评估出血风险后应该给予阿司匹林,肿瘤获益可能增加了一级预防的净获益。阿司匹林引起的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呈剂量依赖性,但总体致命性出血无显著增加,出血的防治应该以预防为主,对于消化道损伤高危人群应该给予筛查并预防性使用胃肠道黏膜保护药物。
孙艺红王轶童王立娜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血管事件
住院晕厥患者病因及诊治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背景目前,晕厥的病因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并存在诊治不规范现象。目的探讨晕厥的病因分布和诊治的不足之处,提高临床医生对晕厥的正确认识。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入院和/或出院诊断为"晕厥"和/或"意识丧失"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发作诱因、意识丧失发作前中后症状、"意识丧失"和"晕厥"出现的频次、与"意识丧失"和/或"晕厥"相关的出入院诊断等。结果共纳入509例"晕厥"和/或"意识丧失"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病因明确239例,包括晕厥182例(76.2%),非晕厥57例(23.8%)。病因明确的晕厥患者病因依次为神经介导性晕厥(100例,54.9%)、心源性晕厥(59例,32.4%)、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17例,9.3%)、其他复合病因晕厥(6例,3.4%)。入院诊断为"晕厥",但病因中包含非晕厥疾病(如癫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共116例。出院诊断为"晕厥",但病因中包含非晕厥疾病的患者共21例。84例患者的病程记录中,76例(90.5%)存在"意识丧失"和"晕厥"概念混淆的情况。509例患者共1 084人次发作意识丧失,未记录发作诱因有147人次(13.6%),而未记录前驱症状、发作中或发作后症状分别有354人次(32.7%)、299人次(27.6%)和353人次(32.6%);诊断明确的182例晕厥患者共395人次发作晕厥,未记录发作诱因有47人次(11.9%),未记录前驱症状、发作中或发作后症状分别有131人次(33.2%)、127人次(32.2%)和136人次(34.4%)。临床医生对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的治疗以教育(43例,43.0%)和功能锻炼(13例,13.0%)为主,心源性晕厥患者多给予植入起搏器(24例,40.7%)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14例,23.7%),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患者给予调整药物和教育治疗分别为9、3例。上述3种病因所致的晕厥患者中,未给予任何治疗者共39例(22.2%)。结论住院晕厥患者病因主要为神经介导性晕厥,其次为心源性晕厥、直
王立娜仁晖陈江天李忠佑罗碧芬李素芳宋俊贤陈红
关键词:晕厥病因
氯吡格雷个体化治疗的现状与未来被引量:3
2015年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标准抗血小板治疗。
王立娜孙艺红王长鹰王轶童韩雅玲
关键词:氯吡格雷个体化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签署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的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拒绝或延迟签署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知情同意书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门诊初诊的急性STEMI患者229例。查阅病历和STEMI救治时间记录表并收集资料,将发病时间≤12 h的180例患者纳入最终研究对象,依据决策结果分为接受直接行PCI组和拒绝直接行PCI组,依据决策时间分为知情同意时间<30 min组和知情同意时间≥30 min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识别拒绝或延迟签署直接行PCI知情同意书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直接行PCI组139例,拒绝直接行PCI组4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缓解(OR 5.532,95%CI 1.165~26.278,P=0.031)、症状剧烈(OR 0.094,95%CI 0.034~0.260,P<0.001)、慢性肾病史(OR 4.786,95%CI 1.346~17.011,P=0.016)是影响患者或亲属签署直接行PCI知情同意书的重要因素。接受直接行PCI组中救治时间点记录完整者106例,知情同意中位时间为24 min,其中知情同意时间<30 min者64例,知情同意时间≥30 min者4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至就诊时间≥4 h(OR 4.563,95%CI 1.682~12.385,P=0.003)是患者或亲属延迟签署直接行PCI知情同意书的影响因素。结论发现症状缓解及合并慢性肾病患者更容易拒绝签署直接行PCI知情同意书,但症状剧烈的患者更易接受签署直接行PCI知情同意书,而对于最终接受直接行PCI的患者,症状至就诊时间≥4 h是直接行PCI知情同意书签署延迟的影响因素。
伍满燕陈红宋俊贤李忠佑李素芳王立娜刘俊
关键词:知情同意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