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研 作品数:45 被引量:288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 四川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电针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07年 中枢神经损伤后引起的足下垂是肢体瘫痪的表现之一,是痉挛期下肢伸肌痉挛模式的组成部分,也是制约步态及步行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纠正足下垂,打破伸肌痉挛模式,增强主动性踝背伸能力,对纠正步态,提高步行能力有很大意义[1].笔者在对该病的治疗过程中逐渐发现电针结合现代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下垂功能康复有着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安一 张欣 王政研关键词:脑卒中 足下垂 康复 电针 弹指速刺进针手法临床运用体 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作者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一种进针手法——弹指速刺进针法.
方法: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针灸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开展,以及患者对针刺的畏惧影响针刺效应,然后详细介绍并说明了弹指速刺进针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施... 王政研关键词:进针手法 孙思邈防治疫病用药经验探析 被引量:3 2020年 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以前中医药临床的集大成者,其疫病防治的思路及方法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其防治疫病的学术思想主要侧重在预防上,以避瘟疫为核心,提出中药纳鼻、香囊、烧薰的中医外治法或联合中药内服防疫,为后世防疫拓展了思路。疫病治疗强调服药方法,以知为度,中病即止。其用药思路基于《神农本草经》,常用含毒性或配伍药性峻烈的中药。通过整理孙思邈防治疫病的用药经验,分析其防治疫病的用药方法及特点,以期为疫病的综合防治开拓思路。 鲜琦琦 代顺心 张达 王政研 张巍 王超关键词:用药经验 疫病 整合代谢和免疫细胞因子构建痰湿体质的客观血清分子诊断模型 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研究痰湿体质诊断的现代客观分子指标并构建其临床分子诊断模型。方法: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经两名医师独立诊断为平和体质和痰湿体质的人群纳入本研究,通过临床生化检测痰湿体质和平和体质人群血清糖脂代谢,流式细胞术检测十二项免疫细胞因子,筛选出与痰湿体质密切相关的血清学指标,采用逻辑回归方法分别建立糖脂代谢和免疫因子的临床诊断模型,并绘制其ROC曲线。然后再整合代谢指标(血脂和血糖)和候选细胞因子,建立代谢免疫联合诊断模型。结果:痰湿体质组空腹血糖、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平和体质组(P<0.05);痰湿体质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平和体质组(P<0.01)。痰湿体质组血清IL-5、IL-10、IL-6和IL-12P70水平明显高于平和体质组(P<0.05),而IL-4和干扰素α(IFN-α)水平明显低于平和体质组(P<0.05)。诊断模型提示代谢指标(葡萄糖、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密度脂蛋白)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细胞因子(IL-4、IL-6和IL-12P70)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73,代谢指标+细胞因子联合模型(葡萄糖、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密度脂蛋白、IL-4、IL-6和IL-12P70)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结论:整合糖脂代谢和免疫炎症因子指标的临床诊断模型可更早期和有效地筛选痰湿体质及其易患人群,为该体质及其易患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 黄燕春 邹家琼 郭姗姗 王政研 朱兴华 任思冲关键词:痰湿体质 代谢指标 细胞因子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针刺合谷穴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针刺合谷穴经穴特异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48例,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对合谷穴进行2次检测。第1次为针刺得气状态,第2次为24 h后静息状态。以合谷穴为中心,选同等深度左右旁开2mm的2个点作为参照点,分别检测穴位及参照点在针刺后和静息状态时的弹性值,并对比分析得气和静息状态下本穴与非穴的弹性值。结果:针刺合谷穴后,本穴与左侧参照点之间弹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针刺合谷穴可产生较明显的经穴效应。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穴位组织效应特征的检测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孟光霞 谯朗 王政研 严骄俊 高俊飞 熊开玲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 针刺 Spiegel量表评定优化原发性失眠针刺常用选穴处方 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两组常用选穴处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选穴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1组、针刺2组、西药对照组,每组30例,应用Spiegel睡眠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针刺1组总有效率为89.3%,针刺2组总有效率为93.1%,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1组Spiegel睡眠量表总分与针刺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组Spiegel睡眠量表总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2组Spiegel睡眠量表总分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2组治疗后疗效最好。结论针刺治疗失眠具有较好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甚至优于西药对照组,而且针刺2组疗效优于针刺1组,其处方可作为针刺治疗失眠的基础选穴处方。 皮燕 杨英 唐源 王政研 谢幂关键词:针刺疗法 睡眠障碍 失眠症 子午流注理论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18年 失眠属于功能性疾病,主要是指睡眠的开始和(或)持续阶段发生障碍,致睡眠时间和(或)质量达不到个体需求而影响日间功能的主观症状。2017年中国青年睡眠报告显示仅有11%的人能“一觉到天亮”,而其余76%的人均表示人睡困难。失眠属中医“不寐”、“不得卧”范畴,病机总属“阳不入阴”,治疗多以调节脏腑阴阳为总则。 秦媛媛 李方远 郎琰 王政研关键词:失眠 子午流注 睡眠时间 功能性疾病 主观症状 “溪谷”内涵与针刺应用探析 2025年 “溪谷”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指肌肉间隙中气血运行的通道。此后古代医家不断丰富溪谷内涵,当代医家则通过技术手段寻找其物质基础,但仍未形成统一定论。本文结合脉络学说、营卫理论、藏象理论等,探析溪谷的具体内涵、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并结合刺络放血、营卫补泻法探讨其针刺应用,以期为溪谷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The word “Xigu” was first seen in the 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 which refers to the passage of Qi and blood in the muscle gap. Since then, ancient physicians have continuously enriched the connotation of Xigu, while contemporary physicians have sought its material basis through technical means, but a unified conclusion has not yet been formed. In this paper,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Xigu were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venation theory, Ying Wei theory and Zang Xiang theo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was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bloodletting and Ying Wei Buxie metho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Xigu theory. 杨紫箫 王政研关键词:脉络学说 营卫理论 藏象理论 针刺 肝经俞募穴刺络拔罐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观察肝经俞募穴刺络拔罐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组和火罐组各30例。治疗组选用肝俞、期门穴刺络拔罐的方法,与针刺治疗和单纯火罐治疗对照,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分别对三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睡眠指数(PSQI)各项积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针刺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火罐组(P<0.01),治疗组的愈显率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的改善优于针刺组和火罐组(P<0.05);治疗组中患者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的积分改善优于针刺组和火罐组(P<0.05);对伴有情绪障碍的失眠患者,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肝经俞募穴刺络拔罐能有效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对伴有情绪障碍的失眠疗效可靠,治疗依从性高,为肝郁化火失眠症的临床非药物治疗提供了较好选择。 王政研 丰芬 张巍关键词:失眠症 刺络拔罐 膝骨关节炎的“形气同调”思路探讨 2025年 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特征之一。从整体观认识形气神三者在疾病的发生与诊疗过程中是统一的。笔者在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时,以调经筋之形、经络之气的指导思路,应用针刺形气同调,使形调气顺、气顺神规,达到形与神俱的目的。本文从膝骨关节炎形和气的异常状态、筋骨失衡的发病特征及其调形调气的针刺治疗角度,分析了形气同调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膝骨关节炎调形、调气的针刺治疗思路,为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该病的针刺治疗提供新理论、新方法。 王政研 谢松承 张巍 潘超然 朱文雯 王超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