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明清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植被
  • 2篇数据库
  • 2篇天然草地
  • 2篇柠条
  • 2篇丘陵区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区
  • 2篇草地
  • 2篇刺槐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平台
  • 1篇信息平台建设
  • 1篇植被类型
  • 1篇生物物种
  • 1篇数据库建立
  • 1篇坡位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平台
  • 1篇林地
  • 1篇OLE

机构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贵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4篇郑明清
  • 2篇张健
  • 2篇刘国彬
  • 2篇徐明
  • 1篇孙强
  • 1篇黄明祥
  • 1篇于淼
  • 1篇邱甜甜
  • 1篇石露

传媒

  • 1篇甘肃林业科技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甘肃省林地落界数据库建立方法探讨
2014年
通过建立甘肃省林地落界数据库,反映全省林地资源现状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文中介绍了以甘肃省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结合数据统计软件,建立林地落界数据库的方法及其改进、数据库应用前景等内容。
杨昊郑明清
关键词:GIS数据库OLE
植被类型和降雨量对沟谷地土壤水分和温度空间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土壤水分和温度作为反映土壤环境的重要指标,对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具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和降雨量梯度沟谷地土壤水分和温度0~500cm剖面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间沟谷地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存在着显著差异(P<0.01),土壤水分含量表现为草地沟>灌木沟>乔木沟,土壤温度表现为乔木沟>草本沟>灌木沟;这表明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对植物群落土壤的水分和温度产生分异影响。不同降雨梯度地区间沟谷地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土壤水分含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土壤水量表现为西河口>沿河湾>镰刀湾;土壤温度表现为镰刀湾>西河口>沿河湾;这表明降雨量差异可以对沟谷地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沟谷地植被恢复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区降雨条件和植被类型的配置,这将有助于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提升。
徐明张健刘国彬董继鑫石露郑明清
关键词:刺槐柠条天然草地坡位黄土丘陵区
生物物种信息平台建设进展研究
2014年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互联网的迅速扩张,为生物多样性信息的收集、存储、提交、检索、分析、传播和使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生物多样性数据和信息服务的内容逐步从单一的名录数据库建设转向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本文结合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在介绍国内外主流生物多样性信息平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有平台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如何完善和推进平台应用进行探讨。
郑明清黄明祥于淼曾剑峰孙强
关键词:数据库网络平台信息化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沟谷地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关系评价被引量:21
2016年
植被和土壤的耦合协调关系是沟谷地植被恢复进入良性演替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研究通过建立9个植被因子和11个土壤因子的2级层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沟谷地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协调模型。结果表明:沟谷地经过20多年的植被恢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沟谷地的植被-土壤系统发展趋势均处于中级协调发展水平上;其中,刺槐林沟处于中级发展模式水平植被土壤同步型,柠条灌丛沟和天然草地沟为中级发展模式水平土壤滞后型;逐步回归线性分析表明,不同植被属性或土壤属性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植被群落或土壤条件)存在差异。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沟谷地植被-土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徐明张健刘国彬邱甜甜郑明清
关键词:刺槐柠条天然草地黄土丘陵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