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劲武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人大肠癌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模型
  • 1篇抗体
  • 1篇克隆
  • 1篇靶向
  • 1篇靶向造影剂
  • 1篇GD
  • 1篇MRI
  • 1篇MRI诊断
  • 1篇肠癌
  • 1篇肠肿瘤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2篇许乙凯
  • 2篇王劲武
  • 1篇黄其鎏
  • 1篇朱正兵
  • 1篇冯文兰

传媒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Gd标记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CL-3对裸鼠肿瘤模型MRI诊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1998年
目的(1)探索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标记单克隆抗体(McAb)的条件;(2)观察肿瘤特异性MRI造影剂GdDTPAMcAb对肿瘤组织的增强效果。方法给9只10周龄BALB/c裸鼠皮下注射LS174T大肠癌细胞以制作肿瘤的动物模型,将CL3单克隆抗体与DTPA环二酸酐(c.DTPA)相偶联,再加入钆即得到GdDTPAMcAb。观察肿瘤组织在GdDTPAMcAb增强后的信号强度变化。结果(1)当pH=8.0,C/P(c.DTPA与抗体的摩尔比)=1,CL3浓度=10mg/ml时,c.DTPA与抗体的偶联率最高,达68.2%。(2)GdDTPA及GdDTPAMcAb对肿瘤组织均有明显的强化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强化是非特异性的,而后者的强化则具有肿瘤特异性。结论靶向MRI(GdDTPAMcAb)为早期无创、定位定性诊断结肠癌(包括其他肿瘤)及其转移灶的显示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王劲武黄其鎏许乙凯朱正兵朱正兵
关键词:大肠肿瘤单克隆抗体肿瘤模型
磁共振成像(MRI)靶向造影剂的发展现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综述了磁共振靶向造影剂的研究原理、种类及发展现状,并对其局限性和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当今,人类疾病谱巳发生了重大变化,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疾病。如何早期定位、定性诊断恶性肿瘤,成了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热点同题之一。 虽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定位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前景惹弄研究者和非专业人们近半个世纪,但只是在最近二十年,才证明靶向诊断这个概念是可行的。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现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能够生产适宜的单克隆抗体(McAb),直接作用于肿瘤内有足够浓度的抗原,以及放射化学标记技术和影像学仪器的进展。
王劲武许乙凯
关键词:MRI靶向造影剂造影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