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芸
- 作品数:8 被引量:8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赣县崩岗洪积扇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异规律被引量:16
- 2015年
- 崩岗侵蚀是南方花岗岩地区最严重的侵蚀方式,已成为我国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尤其是崩岗侵蚀产生的大量洪积物沉积在农田中,造成洪积扇农田沙化。以赣县田村镇崩岗洪积扇为研究对象,采集扇顶到扇缘不同区域的土样,研究该地区崩岗洪积扇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肥力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崩岗洪积扇土壤理化性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异规律。由扇顶到扇缘,土壤砾石和砂粒质量分数均逐渐减少,粉粒和黏粒质量分数则逐渐增加,土壤肥力也随之呈显著增加趋势。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土壤肥力与土壤砾石和砂粒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肥力与粉粒和黏粒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洪积扇土壤进行肥力评价发现,土壤肥力沿扇顶到扇缘逐渐增加,相比于扇顶土壤,扇中、扇缘土壤肥力等级系数分别增加了119.31%和157.93%。研究崩岗洪积扇土壤肥力分异规律有利于农业用地规划,对崩岗洪积扇土壤改良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 邓羽松丁树文邱欣珍夏栋朱芸郭世伟
- 关键词:洪积扇土壤肥力
- 硼肥用量对油菜产量与硼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1
- 2017年
- 以华油杂9号和中油杂12号为供试油菜品种,在鄂东油菜主产区布置田间试验,试验设置3个硼肥用量梯度,硼砂用量分别为0、3和12 kg/hm2,研究硼肥用量对两种油菜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硼素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严重缺硼(有效硼含量为0.12 mg/kg)条件下,施硼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和地上部各部位生物量,促进硼素吸收,且其影响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而加大。试验条件下最佳硼肥(B含量11%)用量为3 kg/hm2,相比不施硼处理,华油杂9号和中油杂12号分别增产26.8%和38.4%。硼用量为3 kg/hm2时,华油杂9号和中油杂12号的硼肥相对利用率分别为32.2%和19.4%,硼用量进一步增加,利用率显著降低。两个油菜品种相比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菜对硼的吸收利用能力及敏感程度不同,华油杂9号具有较强的吸收、利用硼的能力,而中油杂12号对缺硼更加敏感,增产幅度更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施硼增产效果显著,但目前油菜生产中不施硼和推荐施硼量过大的现象同时存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朱芸陆志峰肖文豪任涛张洋洋鲁剑巍
- 关键词:油菜
- 鄂东南崩岗洪积扇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特征被引量:38
- 2014年
- [目的]研究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情况、有机质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索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规律,不仅有利于农业用地规划,也为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对山区农林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运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以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洪积扇农田为研究对象,选定水田和旱地两种洪积扇土地利用方式,分别采集洪积扇农田扇顶、扇中、扇缘以及对照4个区域测定其土壤物理性质,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究,研究崩岗对洪积扇农田的影响规律。[结果]崩岗侵蚀导致洪积扇农田土壤严重沙化,土壤结构性恶化。洪积扇农田土壤粗颗粒物质(砾石和砂粒)平均比对照区多75.89%,土壤细颗粒物质(粉粒和黏粒)平均比对照区减少39.13%。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洪积扇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比对照区减少58.70%;容重增大,相对对照区平均增加0.25 g·cm-3;土壤孔隙度均小于对照区,饱和持水性和毛管孔隙度显著低于对照区。同时,沿着洪积扇扇缘到扇顶,土壤砾石和砂粒含量呈现逐渐增加,而粉粒和黏粒含量逐渐减少,容重随之增大,土壤孔隙度减少,持水性能也逐渐减弱,有机质逐渐减少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容重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07**),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性和土壤持水特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土壤持水特性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非毛管孔隙度与各物理性质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各粒级大小与土壤容重、土壤持水性指标、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论]崩岗侵蚀发生后,洪积扇农田以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持水性能为代表的土壤物理�
- 邓羽松丁树文蔡崇法吕国安夏栋朱芸
- 关键词:洪积扇土壤物理性质
- 施肥方式对崩岗洪积扇土壤养分改良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中国南方花岗岩地区崩岗侵蚀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崩岗侵蚀产生的大量泥沙沉积,导致农田土壤质量恶化以及农作物大量减产。为探索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改良的有效方式,本研究通过采集通城县崩岗洪积扇土壤进行油菜盆栽实验,研究不施肥(CK)和施化肥、塘泥、塘泥+化肥与生物肥等5个处理对土壤养分改良的效果,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评价土壤肥力,结合油菜产量,经对比得出最佳的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与CK相比,其他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氮磷钾含量有明显的提高,油菜产量也有显著的增加;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各养分指标与产量间呈正相关。土壤肥力按关联度排序为:塘泥+化肥>塘泥>生物肥>化肥>不施肥,塘泥+化肥处理的土壤质量等级为Ⅱ级(良),是最佳的施肥方式;CK的土壤最为贫瘠,土壤质量等级为Ⅴ级(极差)。本研究为崩岗洪积扇农田质量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朱芸邓羽松夏栋李瑶瑶丁树文
- 关键词:洪积扇施肥方式土壤养分灰色关联分析
- 硼肥与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7年
-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出苗、产量及硼肥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明确缺硼土壤油菜施用硼肥效果和确定硼肥适宜用量,为油菜籽与硼肥同播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华油杂9号(H9)和华油杂62(H62)两个品种为例,在正常施硼条件下,油菜籽与硼肥同播不影响出苗,油菜出苗率均大于80%,与对照相比,H9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3.3~13.3个百分点,H62不同施硼处理的出苗率提高了1.7~15.3个百分点,适量硼肥(4.5~9.0kg·hm^(-2))有助于提高油菜出苗率。硼肥施用促进了油菜的生长,两个油菜品种均以硼砂(含B12%)用量为13.5kg·hm^(-2)的籽粒产量最高,通过方程拟合得出H9和H62最高产量下的硼肥用量分别为13.4kg·hm^(-2)和10.1kg·hm^(-2)。利用种肥同播方式施肥,能够明显提高硼肥表观利用率,H9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均高于H62,说明H9对硼的利用更高,两个品种在硼肥用量为13.5kg·hm^(-2)时的硼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6.5%和23.1%。综合结果表明,专用硼肥与油菜籽同播对油菜生长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在土壤严重缺乏硼条件下(有效硼含量<0.25mg·kg^(-1))的硼肥适宜推荐用量为10~13.5kg·hm^(-2)。
- 胡敏朱芸鲁剑巍马朝红常海滨
- 关键词:油菜硼肥出苗率
- 安溪崩岗洪积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质差异及肥力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崩岗侵蚀是中国南方红壤区一种特殊的土壤侵蚀形式,其危害性极大。为了规划崩岗沙化洪积扇农业用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室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安溪县洋坑小流域崩岗洪积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性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的理化性质均存在一定差异。以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可知,水田、菜园、茶园和桉树林比肥力最低的撂荒地P值分别高150%、147.37%、105.26%、43.72%。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对崩岗沙化洪积扇农田区进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改良均能有效促进土壤熟化,其中,水田和菜园的效果较好。
- 邓羽松丁树文施悦忠张晓明吴菲朱芸龙云
- 关键词:洪积扇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质
- 鄂东南崩岗洪积扇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特征
- 目的:研究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情况、有机质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索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规律,不仅有利于农业用地规划,也为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对山区...
- 邓羽松丁树文蔡崇法吕国安夏栋朱芸
-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特征
-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崩岗洪积扇土壤施肥效应被引量:2
- 2016年
- 崩岗产生的大量沙石使洪积扇位置土壤受到不良影响,土壤肥力下降。为了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采用室外采样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选择安溪县龙门镇崩岗洪积扇5种施肥方式下的土样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颗粒组成、p H、CEC、有机质以及氮磷钾含量),利用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结合系统聚类方法对不同施肥方式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中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土壤肥力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施厩肥、施沼液肥+绿肥、施沼液肥、施化肥、对照。崩岗洪积扇通过长期的施肥,土壤肥力水平均得到了提高,其中以施厩肥和施沼液肥+绿肥的改良效果最好。同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对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土壤肥力最高的施肥方式是施厩肥和施沼液肥+绿肥;其次是施化肥和施沼液肥;最差的是对照区土壤,2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 吕悦凝王任雅弘李瑶瑶朱芸龙云郭世伟丁树文
- 关键词:洪积扇施肥方式主成分分析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