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翠娥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3篇老年
  • 3篇病变
  • 2篇依帕司他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治疗糖尿病
  • 2篇治疗糖尿病周...
  • 2篇神经病变
  • 2篇失眠
  • 2篇失眠患者
  • 2篇糖尿病周围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周围神经病
  • 2篇周围神经病变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机构

  • 4篇福建中医药大...
  • 3篇沈阳医学院
  • 2篇铁法煤业集团...
  • 2篇福建卫生职业...

作者

  • 9篇冯翠娥
  • 4篇石振东
  • 3篇陈锦秀
  • 2篇林旭星
  • 2篇张建伟
  • 1篇陈焰南
  • 1篇张文霞
  • 1篇李晓军
  • 1篇陈婷玉
  • 1篇周国英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康复学报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经饮食控制及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加用吡格列酮治疗4周和12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胰岛素用量的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后4周及12周后FPG、2hPG和HbA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每日胰岛素用量由(75±7)U减至(30±3)U(P<0.01),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下降,个别患者出现下肢轻度水肿不良反应。结论:饮食控制及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吡格列酮治疗,可使血糖得到持续改善,并能减少全天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并且不良反应轻微。
冯翠娥
关键词:吡格列酮胰岛素2型糖尿病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与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和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术前的血TSH水平、甲状腺B超、病理诊断结果和手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的TSH水平为(2.02±2.18)μIU/ml,显著高于甲状腺结节良性病变的(1.26±0.89)μIU/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TC患者中,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直径均与TSH浓度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TSH水平和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及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结节恶性病变的重要指标。
冯翠娥石振东张建伟
关键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恶性病变甲状腺结节
模拟进食动作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模拟进食动作训练对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经济、有效、易行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偏瘫侧上肢模拟进食动作训练,每天成功完成上述动作50次,干预3个月。分别于试验前、试验1个月后、试验3个月后观察2组偏瘫侧上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1个月及试验3个月后2组上肢FMA评分、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进食动作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并且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效果优于对照组。
陈焰南林晓琼张文霞冯翠娥陈锦秀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贝前列素钠40μg、1日3次+依帕司他50 mg、1日3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7 g、1日3次、口服。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肌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1/76)、78.9%(6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贝前列素钠、依帕司他联合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冯翠娥石振东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木丹颗粒
五行角调对老年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五行角调对老年肝郁化火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纳入64例老年肝郁化火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随机分成角调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和失眠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角调组聆听角调音乐,每晚睡前一次,连续4周。试验前后对两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试验后角调组失眠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PSQI指数试验后两组均比试验前有所下降,其中角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调音乐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
林旭星陈锦秀周国英冯翠娥
关键词:角调糖尿病失眠老年睡眠质量
门冬胰岛素30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62例患者门冬胰岛素30治疗,治疗组64例患者在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mg/d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及16周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量质数(BMI),以及门冬胰岛素30用量.结果:治疗后8-16周时,两组患者的FBG、2hBG和HbA1c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的FBG、2hBG和HbA1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16周后,治疗组患者门冬胰岛素30用量和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与单用门冬胰岛素30比较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减少了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
冯翠娥冯书凭石振东
关键词:2型糖尿病门冬胰岛素30疗效
不同音乐对肝郁化火型老年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聆听角调音乐和西洋催眠音乐对肝郁化火型老年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肝郁化火型老年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随机分成角调组和西洋组,各35例。2组患者在糖尿病和失眠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角调组和西洋组分别聆听角调音乐和西洋催眠音乐,每晚睡前聆听30 min,每周5次,连续4周。比较试验前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试验后2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中医症状积分总分均比试验前下降(P<0.0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调组在烦躁易怒、口苦口干方面优于西洋组(P<0.05)。结论:音乐能改善肝郁化火型老年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中医症状积分,其中角调音乐在烦躁易怒、口苦口干方面优于西洋催眠音乐。
冯翠娥林旭星
关键词:音乐糖尿病失眠老年
太极拳对老年人单足站立时间影响差异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单足站立时间的作用效果,判断其与干预时间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SC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知网(CNKI)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月。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其中1篇为中文文献,其余5篇均为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太极拳练习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老年人的单足站立时间,改善静态平衡功能。其对开目单足站立的作用效果优于闭目单足站立,两者的结果分别是[WMD=8.97,95%CI(8.05,9.90)]和[WMD=5.05,95%CI(2.72,7.37)]。同时干预时间不同,干预效果存在差异性,干预3~4个月以及干预6个月和12个月的结果分别为:[WMD=1.74,95%CI(-3.75,7.23)]、[WMD=4.58,95%CI(2.24,6.92)]和[WMD=5.37,95%CI(-0.51,11.24)]。结论 :规律的太极拳运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老年人的单足站立时间,改善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干预时间6个月可起到提升作用。
李晓军陈婷玉冯翠娥陈锦秀
关键词:太极拳老年META分析
依帕司他、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静滴前列地尔10μg,1次/日,口服依帕司他50mg,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静滴α-硫辛酸600mg,1次/日。两组均3周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肌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8.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冯翠娥石振东张建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联合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