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

作品数:48 被引量:228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流产
  • 8篇宫颈
  • 7篇复发
  • 7篇复发性
  • 7篇复发性流产
  • 6篇绒毛
  • 6篇宫颈癌
  • 6篇META分析
  • 5篇细胞
  • 5篇护理
  • 5篇基因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4篇绒毛组织
  • 4篇手术
  • 3篇转录组
  • 3篇转录组测序
  • 3篇淋巴
  • 3篇慢性
  • 3篇传染

机构

  • 43篇新疆医科大学...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吉木萨尔县人...

作者

  • 43篇杨丽
  • 9篇马彩玲
  • 8篇杨静
  • 7篇韩锐
  • 6篇腊晓琳
  • 5篇鲁晓擘
  • 5篇林栋羚
  • 4篇郑嵘炅
  • 2篇何艳
  • 2篇易金玲
  • 2篇叶远征
  • 2篇陈志芳
  • 2篇杨丽
  • 2篇何丽
  • 2篇范珊
  • 2篇陈慧
  • 2篇杜蓉
  • 2篇陈建欢
  • 2篇高冉冉
  • 2篇郭静

传媒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卫生软科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4篇2025
  • 16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MR1基因CGG重复数在复发性流产人群中的分布及卵巢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索新疆乌鲁木齐复发性流产患者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基因(CGG)n重复次数的分布状态,以及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生殖医学中心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均在28w前有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妊娠终止。抽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AmplideXTMFMR1PCR专利技术进行PCR扩增以及毛细管电泳技术对血液标本进行FMR1基因(CGG)n重复基因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新疆乌鲁木齐48名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了FMR1(CGG)n的检测,在所有检测样本中,共检测到13种等位基因,CGG重复序列范围为20-54,98%的样本两个等位FMR1基因的(CGG)n为野生型,2%为突变杂合型。其中29(33.3%)和30(25.1%)最常见,其次为32,31。在整个检测队列中,我们发现了1例灰色区域,CGG拷贝数为54,未发现前突变样本和全突变样本。FMRl(CGG)n重复序列和基因型别与抗苗勒氏激素进行组间比较,差异王(P>0.05)。结论FMRl(CGG)n重复序列和基因型别与卵巢功能无相关性。新疆乌鲁木齐复发性流产患者FMR1(CGG)n重复序列与基因型别分布,与既往国内研究相似,但变异范围存在升高趋势,且呈高度集中分布。FMR1基因灰色区域等位基因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亚洲及国内发病率,预测FMR1基因的(CGG)n可能与复发性流产有关,但仍需大样本数据的进一步证实。
杨丽腊晓琳马彩玲韩锐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FMR1基因卵巢功能
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比较3D腹腔镜与传统2D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结果和临床评价,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医学证据。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采用3D高清腹腔镜(3D组,18例)或2D高清腹腔镜(2D组,20例)对早期宫颈癌(Ⅰ~ⅡA期)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回顾性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费用。术后术者和助手完成对3D腹腔镜设备临床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3D组明显低于2D组[(73.9±47.5)ml vs.(134.5±69.8)ml,t=-3.094,P=0.004]。2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手术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腹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者评价3D腹腔镜可提供三维立体手术视野和精确的空间立体定位,使解剖层次清晰,利于精细解剖分离和体内缝合。结论 3D高清腹腔镜拥有传统2D腹腔镜系统所不具有的深度知觉和空间定位感,给术者提供更优越的高清立体视野及更确切的手术操作环境,减少术中出血量,不增加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额外的手术费用,是安全、有效、舒适的。
杨丽洪毅马彩玲陈志芳林琳赵蕾
关键词:宫颈癌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AMH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评价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CBM、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查找有关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血清AMH水平影响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3月。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前瞻性队列研究,共4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血清AMH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6,95%CI(-1.64,-0.87),P<0.001]。我们进行亚组分析,分别将单侧和双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经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示:术后血清AMH均较术前下降,且双侧手术对血清AMH水平的影响似乎更显著[MD=-1.02,95%CI(-1.48,-0.57),P<0.001],[MD=-1.09,95%CI(-1.78,-0.39),P<0.001]。结论 AMH是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稳定准确的指标。
洪安澜杨丽马彩玲袁琳
关键词:抗苗勒氏管激素META分析
一种微波RDN消融设备
本发明属于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波RDN消融设备,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平衡单元,平衡单元一侧设置有蓄能单元,蓄能单元一侧设置有预备单元;本发明通过齿圈同波段板之间的相互啮合作用,控制条板同步带动支座移动至...
李耀东汤宝鹏周贤惠张玲桑皖玥朱广辉王菲菲王生平简易素比努尔·吾布力卡斯木杨丽袁雪莲谢合热扎提·阿巴拜克力
循证护理实践在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管理及妊娠结局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否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变妊娠结局。方法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划入实验对照两个组别,两组人数相同。对照组:传统的护理,实验组:循证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妊娠结局更好(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更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翟独秀张涛陈雪芳杨丽
关键词:循证护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管理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干扰素-α2(IFN⁃α2)、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6、IL⁃8、IL⁃10、IL⁃23、IL⁃12p70、IL⁃17A、IL⁃18和IL⁃33免疫损伤相关的细胞因子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ACLF)临床结局的临床意义,以期为改善HBV⁃ACLF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中晚期HBV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即HBV⁃ACLF患者)100例(ACLF组)和急性肝衰竭(ALF)患者83例(ALF组),并纳入健康人群20名(对照组);根据ACLF组患者临床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n=59)和存活组(n=41)。比较各组外周血IL⁃1β、IFN⁃α2、IFN⁃γ、TNF⁃α、MCP⁃1、IL⁃6、IL⁃8、IL⁃10、IL⁃23、IL⁃12p70、IL⁃17A、IL⁃18和IL⁃33表达水平,分析影响HBV⁃ACLF临床结局的关键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LF组患者IL⁃1β、IFN⁃α2、IFN⁃γ、TNF⁃α、MCP⁃1、IL⁃6、IL⁃8、IL⁃10、IL⁃12p70、IL⁃17A、IL⁃18、IL⁃23和IL⁃33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ALF组患者IL⁃1β、IFN⁃α2、IFN⁃γ、TNF⁃α、IL⁃10、IL⁃12p70、IL⁃17A、IL⁃18、IL⁃23和IL⁃33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CLF组比较,ALF组患者IL⁃1β、IFN⁃γ、MCP⁃1、IL⁃6、IL⁃8、IL⁃10、IL⁃12p70、IL⁃17A、IL⁃18、IL⁃23和IL⁃3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患者总胆红素、血肌酐、血钠水平、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结合血清钠浓度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Na)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4.394、-3.652、-4.331、6.618、4.963,P均<0.05);存活组患者IL⁃1β、IFN⁃α2、IFN⁃γ、TNF⁃α、IL⁃6、IL⁃8、IL⁃10、IL⁃12p70和IL⁃33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
高冉冉曹阳郑嵘炅张紫怡杨丽唐努尔鲁晓擘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细胞因子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33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进行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终止妊娠的早孕患者120例,无指定地随机分成两个对照观察组,即60例对照组与6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通过药物流产方式进行终止早孕,所用的口服药物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而观察组患者均接受人工流产手术(负压吸引术)进行终止早孕,比照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长(d)、出血量(mL)以及早期妊娠终止的效果,并统计两组患者在流产中及流产后发生并发症情况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长为(4.34±1.23)d、出血量为(11.13±5.31)mL,对照组的阴道出血时长为(13.54±3.63)d、出血量为(34.13±6.65)mL,两项指标的对比结果均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鲜明(P<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为96.67%(58/60),而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为81.67%(49/60),两组对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的效果较药物流产更为理想,更利于患者产后的身体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杨静杨丽
关键词:药物流产人工流产早孕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BM、h 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6期)、CNKI、VIP和Wan Fang Data,查找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STEMI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2000年至2014年1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个RCT,共计5 2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组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OR=0.54,95%CI(0.40,0.74),P=0.000 1],减少主要大出血发生率[OR=0.50,95%CI(0.34,0.74),P=0.000 8],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OR=0.65,95%CI(0.50,0.83),P=0.000 6],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OR=0.35,95%CI(0.25,0.49),P<0.000 01]及缩短住院天数[MD=–2.14,95%CI(–3.97,–0.31),P=0.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在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再梗死率、脑卒中发生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率(CABG)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比经股动脉途径的术中手术时间长且更改穿刺途径发生率较多。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治疗急性STEMI可明显降低病死率,主要大出血发生率、MACE和穿刺部位并发症,故在严格把握适应证、提高术者手术技能的情况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EMI安全有效。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有赖于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卜国森杨丽木胡牙提刘志强何鹏义杨玉春张雷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META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43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Ⅰ~Ⅱ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CBM、WanFang Data和CNKI数据库,搜集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7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RCT)、4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和11个队列研究,共2 0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MD=–247.99,95%CI(–408.90,–87.07),P=0.003]、术中输血发生率[OR=0.33,95%CI(0.21,0.52),P〈0.000 01]、血红蛋白下降值[MD=–0.98,95%CI(–0.13,–0.93),P〈0.000 01]、术后并发症[OR=0.61,95%CI(0.40,0.93),P=0.02],缩短术后排气时间[MD=–17.41,95%CI(–32.79,–2.03),P=0.03]和术后住院日[MD=–2.51,95%CI(–3.25,–1.78),P〈0.000 01]。在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2~5年宫颈癌复发率、死亡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方面,开腹与腹腔镜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结论现有证据表明,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近期疗效优势。鉴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杨丽马彩玲赵骏达赵玲赤叶远征
关键词: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META分析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苷酸HLA-DQA2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关联
2024年
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孕妇绒毛组织的lncRNA比对参考基因组进行注释,探究URSA中潜在的lncRNA生物学靶点。方法收集4例URSA(实验组)和4例选择性终止妊娠(ETP)孕妇(对照组)的绒毛组织样本,使用StringTie处理并预测各转录本,DESeq2获得差异表达lncRNA,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对lncRNA反式调控及lncRNA顺式调控潜在通路进行探索。结果使用4种编码潜能分析方法对候选lncRNA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共有474个共表达转录本,接着DESeq2获得差异表达lncRNA,有705个显著上调lncRNA数目和107个显著下调表达lncRNA数目,对差异表达的lncRNA和所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共表达分析,其中lncRNA反式调控分子功能主要作用在蛋白结合,生物过程发生在细胞外基质组织,存在于细胞表面。KEGG结果显示其主要是作用于lncRNA HLA-DQA2进而富集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路。lncRNA顺式调控分子功能主要作用在蛋白结合,生物过程发生在RNA聚合酶对转录的调节,存在于核染色质。KEGG富集结果显示其主要是作用于lncRNA HLA-DQA2以及BIRCT进而富集在弓形体病感染通路。结论lncRNA HLA-DQA2可能通过调控炎症感染信号通路导致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其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杨丽杨静杨静韩锐韩锐
关键词: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绒毛组织转录组测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