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 作品数:40 被引量:29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固体绝缘表面状态对其闪络机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固体绝缘表面状态引起的沿面闪络放电问题,综述了固体表面物化特征因素及表面缺陷对沿面闪络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固体绝缘沿面闪络放电特性与其表面物化特征存在关联关系,主要受表面微观形貌、表面能态、表面陷阱分布密度及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的影响,并认为闪络现象本质上是高电场下气固界面电荷的输运行为,而且由于固体绝缘表面的固化加工缺陷,对闪络过程的分析将需要考虑表面物化特性与表面缺陷的综合作用。根据对表面微裂纹所引起的沿面异常闪络现象研究,分析了表面缺陷的形成演变过程以及对闪络放电特性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通过改变固体绝缘表面状态特征来提高闪络电压的方法,并深入探究气固界面的闪络机理。 马超群 张乔根 文韬关键词:电荷输运 闪络机理 纳秒脉冲整形与前沿锐化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纳秒脉冲整形与前沿锐化装置,该装置为同轴圆柱结构,包括油箱外壳、GIS模拟罐体、沿GIS模拟罐体轴线方向设置的波前脉冲整形电阻、导杆、锐化开关和锐化开关间隙调整单元以及沿与GIS模拟罐体轴线垂直方向设置的两... 文韬 王绍武 张乔根 时卫东 殷禹 陈纲亮 张璐 葛栋文献传递 雷电冲击下极不均匀电场中SF_6/N_2混合气体的协同现象 被引量:27 2016年 近年来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中开始逐步使用低SF6混合比的SF6/N2混合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用以替代纯SF6气体。为了在电力设备中更好地应用SF6/N2混合气体,在极不均匀电场、正负两种极性雷电冲击(LI)下,通过实验分析研究了较低SF6混合比的SF6/N2混合气体的放电特性与协同现象,并在负极性雷电冲击下发现了反常的负协同效应。研究发现:负极性雷电冲击下,N2的击穿电压随气压的升高趋势显著高于SF6与SF6/N2混合气体,当气压超过0.3 MPa后,N2的击穿电压明显高于SF6/N2混合气体,甚至在0.5 MPa时超过了纯SF6的击穿电压,即出现了显著的负协同效应,且随着气压的升高,负协同效应明显增强;正极性下仍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但协同效应随着气压降低而减弱,当气压低至0.2 MPa,亦出现了负协同效应。 郭璨 张乔根 文韬 李志兵 游浩洋 秦逸帆关键词:雷电冲击 SF6 N2 混合气体 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的现场冲击耐压试验方法 被引量:13 2018年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GIS)的现场冲击耐压试验能够更有效地检测出金属尖刺、绝缘子断裂等集中性缺陷,已成为设备现场耐压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针对1000kV淮南—南京—上海交流特高压南京变电站1100kVGIS现场雷电冲击耐压试验工程,利用ATP-EMTP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对特高压GIS现场冲击耐压试验系统进行建模,并研究了特高压GIS现场冲击耐压试验方式的选取与试验条件对电压波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负载电容Ct<7000pF时,能够通过调节波前电阻使负载电压满足标准雷电波要求,当负载电容Ct>7000pF时,无法得到标准雷电波;接入单台断路器的方式试验电压波形质量高,试验工作量大;接入多台断路器的方式试验效率高,但需降低对试验电压波形的要求。接入外置分压器会使电压幅值略微下降、波前时间增加;套管间高压引线长度增加会使波前时间略有缩短,并导致负载电压波形出现振荡,引线长度取20m较为合适。 陶风波 王帅 贾勇勇 文韬 文韬 刘轩东关键词:波前时间 一种研究含微水SF<Sub>6</Sub>气体绝缘特性的装置与实验方法 一种研究含微水SF<Sub>6</Sub>气体绝缘特性的装置与实验方法,本发明装置主要包括不锈钢罐体、微量进样机构、球阀、微水在线监测系统和恒温加热单元。本发明方法是利用本发明装置,调节罐体中SF<Sub>6</Sub>... 赵军平 马径坦 文韬 郭璨 张乔根 李金忠 吴超 张书琦 游浩洋 秦逸帆 刘轩东 庞磊 郑浩 王庆军 朱胜龙文献传递 大容量GIS现场冲击试验问题探讨 被引量:11 2018年 受制于传统冲击试验设备技术瓶颈,现场冲击试验,尤其是标准雷电冲击试验难以开展。为此,结合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现场雷电冲击试验现状,研究了不同冲击电压波形参数对SF_6气体间隙放电特性的影响,发现冲击电压波前时间对GIS绝缘缺陷检测有效性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波前时间越短,绝缘缺陷检测有效性越高。分析了冲击试验回路参数对冲击电压波形的影响规律,发现负载电容和回路电感是影响冲击电压波前时间的主要因素,提出了2种提高冲击试验缺陷检测有效性的方法:现场试验时可采用隔离开关操作将GIS分成若干段,以减小负载电容;减小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电感,以减小回路电感。 张乔根 文韬 赵军平 李晓昂关键词: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直流叠加冲击电压对GIS中自由导电微粒检测的有效性 被引量:5 2019年 自由导电微粒是造成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设备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而目前现场交接试验项目难以对GIS中的自由导电微粒进行有效检测,因此有必要研究新的检测手段,以对现场试验进行补充。直流电压下自由导电微粒容易起跳和运动,从而引起电场畸变,而冲击电压对于局部电场集中的检测较为有效,论文结合这2种电压的优点,提出了自由导电微粒缺陷的直流叠加冲击电压检测方法,并通过搭建叠加电压实验回路,在500k V GIS中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流电压下,线形微粒的运动主要有跳跃与飞萤2种模式;随着直流电压的升高,微粒处于飞萤状态的概率逐渐增大,且正极性电压下飞萤发生在壳体表面,负极性电压下发生在母线表面,负极性电压下微粒呈现飞萤状态的概率远高于正极性电压;先对GIS施加负极性直流电压使微粒起跳,然后施加冲击电压,可以对GIS中自由导电微粒进行有效检测;随着微粒长度的增大,GIS在直流叠加冲击电压下的放电电压迅速降低;随微粒半径的增大,放电电压呈现降低趋势。负极性直流叠加正极性冲击下GIS放电电压较负极性直流叠加负极性冲击下更低,更有利于微粒的检测。 马径坦 张乔根 吴治诚 王国利 高超 文韬关键词:GIS 放电电压 电场畸变 电力变压器低压螺旋绕组导线换位结构下电流分布特性 被引量:5 2021年 在低压螺旋式绕组中采用换位结构未能完全消除绕组内环流,并联导线间的电流仍存在差异。分析换位结构下绕组电流分布特性是计算绕组短路电磁力的基础和前提。以往在计算短路电磁力时,往往忽略短路电流的分布特性。在考虑换位结构的基础上对两种110 k V变压器低压绕组的电流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发现低压绕组导线回路间电流差值与峰值电流平均值的比值最大可达8.67%。绕组结构变化引起的导线回路漏感抗差异是导致并联回路电流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同时,计算获得了不同电流分布情况下低压绕组各线饼中导线受到的电磁力分布规律,发现电流分布不均匀程度越大,导线在换位前后电磁力改变量越大,最大可达5.9%。定义导线回路间电流差值与峰值电流平均值的比值为绕组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发现电流分布不均匀系数随高度hc、导线辐向宽度wc的增大而增大。通过比较了两种类型低压绕组中电磁力分布特点,对螺旋绕组结构设计提出了建议。该研究结果可为变压器设计过程中结构参数的选取和校核绕组短路稳定性提供参考。 赵毅 文韬 倪鹤立 陈维江 张乔根 傅中关键词:短路电流 螺旋式绕组 纳秒脉冲整形与前沿锐化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纳秒脉冲整形与前沿锐化装置,该装置为同轴圆柱结构,包括油箱外壳、GIS模拟罐体、沿GIS模拟罐体轴线方向设置的波前脉冲整形电阻、导杆、锐化开关和锐化开关间隙调整单元以及沿与GIS模拟罐体轴线垂直方向设置的两... 文韬 王绍武 张乔根 时卫东 殷禹 陈纲亮 张璐 葛栋文献传递 冲击电压波形参数对SF_6稍不均匀电场棒–板间隙放电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9 2016年 GIS中隔离开关例行操作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对GIS等电力设备绝缘造成很大威胁。目前,由于VFTO的非标准化,导致VFTO下GIS绝缘特性研究结果分散性大、可比性差。为此借助研制的陡前沿冲击试验装置,研究了便于标准化的双指数冲击电压下SF6稍不均匀电场棒–板间隙的放电特性。研究表明,稍不均匀电场下,不同波形参数冲击电压下间隙50%放电电压随气压升高基本呈线性增加,并且出现了极性效应反转现象,且极性反转临界气压值与波形参数有关。间隙50%放电电压随冲击电压波前时间增加无显著变化,略呈下凹"U"型;随波尾时间增加略有微弱下降趋势。结合VFTO波形基本特征和现场试验大容量负载的特殊情况,建议选取波前时间0.2-0.8μs、波尾时间1.2-15μs的双指数冲击电压作为VFTO模拟波形,进一步研究现场试验用VFTO标准波形。 文韬 张乔根 马径坦 秦逸帆 殷禹 时卫东关键词:冲击电压 波前时间 极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