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志彪

作品数:27 被引量:147H指数:7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6篇手术
  • 6篇颌骨
  • 5篇入路
  • 5篇细胞
  • 4篇细胞癌
  • 4篇下颌
  • 4篇鳞状
  • 4篇鳞状细胞
  • 4篇鳞状细胞癌
  • 3篇舌癌
  • 3篇舌鳞状细胞癌
  • 3篇肿瘤
  • 3篇颌骨囊肿
  • 3篇颌间
  • 3篇颌间牵引
  • 3篇颌间牵引钉
  • 3篇囊肿
  • 3篇内固定
  • 3篇骨囊肿

机构

  • 21篇延安大学
  • 6篇兰州大学第二...
  • 3篇西北民族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27篇高志彪
  • 13篇白振西
  • 10篇肖霞
  • 6篇张文娟
  • 6篇杨兰
  • 5篇樊星
  • 5篇樊星
  • 4篇呼海燕
  • 3篇冯正虎
  • 3篇曹伟靖
  • 3篇黄喆
  • 1篇杜莉
  • 1篇董跟喜
  • 1篇任贵云
  • 1篇韩建民
  • 1篇邢占奎
  • 1篇高英
  • 1篇黄喆
  • 1篇王磊
  • 1篇黄威

传媒

  • 6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中国口腔颌面...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L-8干预中性粒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P3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进展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干预中性粒细胞叉头状转录因子3(FOXP3)表达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OSCC患者癌组织和同期进行体检的12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FOXP3和IL-8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癌组织中性粒细胞FOXP3表达。购置人舌鳞癌细胞系SCC-9细胞,抽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分析中性粒细胞和IL-8对SCC-9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qPCR检测IL-8对中性粒细胞FOXP3 mRNA表达的影响,利用P60特异性抑制中性粒细胞FOXP3表达分析其表达的下调对SCC-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OSCC组织中FOXP3和IL-8阳性表达率(71.05%、76.32%)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8.70%、4.35%),(P<0.05);OSCC组织中性粒细胞FOXP3蛋白呈低表达,且其水平随疾病进展而降低(P<0.05);SCC-9+中性粒细胞+IL-8组细胞增殖率高于SCC-9组、SCC-9+中性粒细胞组和SCC-9+IL-8组(P<0.05);IL-8干预组中性粒细胞FOXP3 mRNA水平低于PBS对照组(P<0.05);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P60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SCC-9细胞组、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组和SCC-9细胞+P60组(P<0.05);培养24 h后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P60组细胞划痕伤口愈合率高于SCC-9细胞组、SCC-9细胞+中性粒细胞组和SCC-9细胞+P60组(P<0.05)。结论:OSCC组织中FOXP3和IL-8呈高表达,而中性粒细胞FOXP3表达降低,IL-8可能通过下调FOXP3基因表达趋化中性粒细胞进入肿瘤微环境促进SCC-9细胞增殖和迁移。
肖霞高志彪拓瑞樊星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性粒细胞白细胞介素-8
清热止痛方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其对根尖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分析清热止痛方治疗急性牙髓炎的疗效及其对根尖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间在本院进行急性牙髓炎治疗的患者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术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止痛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相关指标(白细胞、肌酐、谷丙转氨酶)及牙根扛折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肌酐、谷丙转氨酶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白细胞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根抗折性能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止痛方治疗急性牙髓炎安全有效,副作用小,能有效缓解患者剧烈疼痛,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王原明高志彪韩建民杜莉
关键词:急性牙髓炎
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微创治疗颌面部骨折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微创治疗颌面部骨折的效果,总结经验。方法:对2011-03—2014.04期间收治的87例颌面部骨折病例,采用口内切口或颞部发际内切口显露骨折,并联合面部皮肤小切口,应用穿皮技术进行内固定治疗。观察穿皮操作技术的可行性。观察术后有无面神经损伤、腮腺导管损伤和涎瘘,并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87例病例中.81例采用口内切口,6例采用颞部发际内切口显露骨折,经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手术均顺利完成。穿皮操作未发现有面神经分支损伤、腮腺导管损伤和涎瘘等症状。采用口内切口中有5例术后伤口有渗出,伤口延期愈合,其中3例术后反复感染。术后1~3个月复查,x线检查发现1例髁颈下部骨折错位固定,87例患者面部外形对称.面部小切口瘢痕不明显.张口和咬合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联合面部小切口穿皮内固定技术为颌面部某些骨折内固定提供了可行的垂直手术通道.该方法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面部皮肤美观.
白振西高志彪肖霞张文娟樊星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穿颊器微创
植骨修复上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20年
20例上颌骨囊肿病例行颌骨囊肿刮治术后,对遗留的骨腔进行同种异体松质骨小块植入修复。20例上颌骨囊肿术后植骨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同种异体松质骨小块植骨修复上颌骨囊肿摘除术后骨缺损,效果良好。
樊星白振西肖霞高志彪
关键词:上颌骨囊肿骨缺损修复
Egr-1对机械力诱导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转录因子(early growth responsive gene-1,Egr-1)对机械应力(mechanical stress,MS)介导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membrane cells,hPDLs)炎症因子分泌和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实时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MS加载不同时间(6、12、24和48 h)和不同形变率(3%、6%、12%和15%)时炎症因子IL-1β、IL-6、IL-8和IL-11的分泌和表达水平。MS对Egr-1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沉默Egr-1对炎症因子的作用采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检测。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Egr-1下调对PTEN/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采用20μmol/L PI3K/Akt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hPDLs 30 min,研究Egr-1沉默在MS介导炎症因子表达中的可能机制。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L-1β、IL-6、IL-8和IL-11的分泌和mRNA表达随着作用时间和形变率的增加而升高,12%的MS作用24 h后,其分泌程度和表达水平最高。12%的MS加载24 h显著上调Egr-1表达。沉默Egr-1显著抑制MS诱导炎症因子表达。Egr-1沉默下调PTEN表达,上调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LY294002预处理可部分阻断Egr-1沉默对炎症因子分泌及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沉默Egr-1通过PET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MS诱导的炎症因子分泌和表达。
呼海燕高志彪
关键词: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
全下颌管内外神经撕脱术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
2016年
目的:介绍全下颌管内外神经撕脱术手术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Ⅲ支痛患者,采用自下颌孔上方高位切断后,撕脱全部下颌管内段神经和颏孔末梢神经,同时撕脱颊神经,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伤口愈合正常,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4年无复发。结论:全下颌管内外神经撕脱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第Ⅲ支痛的有效方法。
白振西高志彪肖霞樊星张文娟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下颌管神经撕脱术手术治疗
舌癌不同浸润方式DNA倍体和合成相分数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舌癌不同浸润方式与其DNA倍体及合成相分数(SPF)的关系。方法:按Anneroth等介绍的方法将43例病理确诊为舌癌的存档蜡块分为4型不同浸润方式,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舌癌不同浸润方式DNA倍体及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比例(SPF)。结果:DNA倍体类型及SPF与肿瘤的浸润方式有关,随着浸润分型的发展,异倍体肿瘤细胞的检出率、SPF逐渐上升。结论:DNA倍体类型及SPF可作为舌癌恶性程度的有效指标之一,为临床治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高志彪冯正虎杨兰黄喆
关键词:舌癌DNA倍体
舌鳞状细胞癌不同浸润方式ki67表达及DNA倍体研究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不同浸润方式ki67表达、DNA倍体及细胞周期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按Anneroth等介绍的方法将43例病理资料完整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标本蜡块进行浸润方式分型,免疫组化SP法检测ki67的表达情况,...
高志彪
关键词:舌癌KI67DNA倍体SPF
文献传递
甲硝唑冲洗辅助断冠再接术对恒前牙外伤性折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甲硝唑冲洗辅助断冠再接术对恒前牙外伤性折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行活髓切断术+断冠再接术治疗的恒前牙外伤性折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使用辅助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1)。观察组患者行甲硝唑冲洗辅助治疗;对照组行生理盐水冲洗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术后1、4、12周口腔卫生情况[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液炎症因子[Ⅱ型胶原(COL-Ⅱ)、白细胞介素8(IL-8)、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患者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vs.97.56%,P>0.05)。术后1、4周,观察组患者PLI、GI指数及龈沟液COL-Ⅱ、IL-8、ALP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冲洗辅助活髓切断术+断冠再接术,可减轻恒前牙外伤性冠折患者术后牙龈炎症,改善口腔卫生,对减轻术后疼痛有积极作用。
高朵朵呼海燕拓瑞黄威高志彪
关键词:牙外伤恒前牙断冠再接术口腔卫生龈沟液
内镜辅助下治疗下颌骨囊肿13例被引量:4
2016年
内镜下上颌骨囊肿摘除文献报告多见于耳鼻喉专业,手术多以唇龈切口摘除囊肿并下鼻道造口,而属于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的颌骨囊肿手术在内镜下摘除的病例却很少报道,尤其是下颌骨囊肿。我科近年来采用内镜治疗下颌骨囊肿,尤其是难以在直视下显露的下颌骨囊肿1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在报告如下。
高志彪曹伟靖白振西王原明
关键词:下颌骨内窥镜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