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飞

作品数:11 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5篇针灸
  • 5篇温针灸
  • 5篇膝关节
  • 4篇肌力
  • 3篇等速肌力
  • 3篇等速肌力训练
  • 3篇阳陵泉
  • 3篇手法
  • 3篇膝骨
  • 3篇膝骨关节
  • 3篇膝骨关节炎
  • 3篇膝关节僵直
  • 3篇疗法
  • 3篇肌力训练
  • 3篇僵直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关节僵直
  • 3篇关节炎

机构

  • 6篇十堰市太和医...
  • 4篇太和医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11篇刘飞
  • 8篇王俊华
  • 5篇徐远红
  • 5篇高峰
  • 3篇万超
  • 2篇谢谨
  • 1篇张保
  • 1篇朱小虎
  • 1篇王刚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等速肌力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研究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等速肌力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标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行等速肌力训练及Maitland手法治疗,对照组只行Maitland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配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行标准视觉类比量表(VAS)、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值(PT),峰力矩与体质量比值(PT/BW)。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均下降,研究组VAS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AROM均有明显提高,研究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都有改善,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伸屈肌群PT值、PT/BW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伸屈肌群PT值、PT/BW值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在改善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疼痛、关节活动度、肌力及关节功能方面疗效显著。
徐远红王俊华谢谨高峰刘飞
关键词:骨关节炎运动疗法肌力肌肉骨骼手法
温针灸阳陵泉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等速组、温针灸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行温针灸阳陵泉穴及等速肌力训练进行治疗,等速组行等速肌力训练治疗,温针灸组行温针灸阳陵泉穴治疗,3组患者均配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行标准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定、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值(peak torque,PT),峰力矩与体重比值(peak torque/body weight,PT/BW)。结果 3组治疗后VAS均明显改善,研究组VAS改善优于等速组及温针灸组,温针灸组VAS改善优于等速组;3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都有改善,研究组改善优于等速组及温针灸组,等速组与温针灸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和等速组伸屈肌群PT值、PT/BW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研究组优于等速组,温针灸组治疗后伸屈肌群PT值、PT/BW值改善不明显。结论温针灸阳陵泉穴及等速肌力训练结合运用在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及功能方面疗效明显,临床可以推广运用。
徐远红王俊华谢谨刘飞高峰
关键词:温针灸阳陵泉膝骨关节炎
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估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外伤导致的膝关节僵直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20例采用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A组20例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对照B组20例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分别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HSS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HSS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SS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阳陵泉穴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僵直,临床疗效良好。
万超王俊华朱小虎徐远红王刚刘飞
关键词:膝关节僵直温针灸阳陵泉穴等速肌力训练运动疗法
益智开窍针法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对血清IL-6、hs-CRP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益智开窍针法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11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取常规治疗与认知训练,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智开窍针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指数、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脑动脉血流最大峰值(Vs)、平均流速(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血清IL-6和hs-CRP变化,记录其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χ^(2)=5.902,P=0.015);治疗前两组MMSE、MoCAt Barthe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MoCA和Barthe指数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MMSE、MoCA和Barthe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s、Vm水平升高,RI指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s、Vm水平更高,RI指标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3/58),对照组为3.45%(2/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9,χ^(2)=0.648)。结论:益智开窍针法联合认知训练治疗PSCI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智力和脑血流动力学,提高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刘洋刘飞吴成钢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
温针灸阳陵泉穴及等速运动训练改善膝关节僵直效果观察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阳陵泉穴及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僵直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膝关节僵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A组、对照B组,每组各20例。3组患者均行常规主动活动训练及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加行温针灸阳陵泉穴及等速运动训练,对照A组加行等速运动训练。3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行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HSS指数评定及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值(PT)、峰力矩与体质量比值(PT/BW)。结果治疗后3组膝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屈伸弧度及伸肌群和屈肌群PT、PT/BW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均<0.05),对照A组优于对照B组(P<0.05);3组治疗后HSS指数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均<0.05),对照A组高于对照B组(P<0.05)。结论温针灸阳陵泉穴联合等速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僵直(P<0.05),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远红王俊华万超刘飞
关键词:温针灸阳陵泉膝关节僵直
Ilizarov技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Ilizarov技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中老年KOA患者予Ilizarov技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比较患者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膝关节功能评分(KSS)、膝关节活动度(ROM)、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下肢负重位力学轴线指标髋-膝-踝角(HKA)和胫股角(FTA)。结果37例患者术后3、6、12个月疼痛、缺陷扣分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稳定性、活动度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术后3、6、12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患者术后3、6、12个月ROM、HSS均较术前升高(P<0.05),疼痛VAS较术前下降(P<0.05),且术后3、6、12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患者术后3、6、12个月HKA较术前升高(P<0.05),FTA较术前降低(P<0.05),且术后3、6、12个月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izarov技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老年KOA,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稳定性,优化下肢负重位力学轴线,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高李高峰刘飞向华奎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热针与温针灸对寒湿型腰痛症: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寒湿型腰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寒湿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以内热针治疗为治疗组(42例),温针灸治疗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症状体征积分、寒湿证候积分及临床综合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痛症状体征积分与寒湿证候积分(P <0.01),内热针治疗组效果更加明显(P <0.05)。结论:内热针能够有效改善寒湿型腰痛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刘洋刘飞王俊华
关键词:温针灸
等速运动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等速运动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关节功能及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行等速运动训练及Maitland手法治疗,对照组行Maitland手法治疗,2组患者同时配合常规运动疗法及消肿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采用HSS指数评定及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值(PT)、峰力矩与体重比值(PT/BW)。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下降;治疗后2组屈曲度、伸直度、屈伸弧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伸屈肌群PT、PT/BW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SS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运动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明显,可以很好地减轻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增强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从而改善膝关节功能。
徐远红王俊华万超刘飞
关键词:等速训练关节松动术肌力
局部振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局部振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干预疗效。方法:81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疗法和超短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局部振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指地距离(FFD)评估2组患者的功能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FFD评分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振动疗法可以缓解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减轻因腰痛引起的功能障碍,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康复治疗方案。
袁松高峰刘飞陈智康李梦莹王俊华
关键词: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温针灸联合髋周筋膜手法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髋周筋膜手法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104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髋周筋膜手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温针灸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F-36评分、AOFAS、NPRS评分和足底筋膜厚度、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较高(P<0.05);两组中医主症、次症和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AOFAS、NPRS评分和足底筋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SF-36量表各条目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结论:采用温针灸联合髋周筋膜手法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吴成钢刘飞郑浩
关键词:温针灸疗法慢性足底筋膜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