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颖波

作品数:4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专利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大麦
  • 23篇小孢子
  • 17篇孢子
  • 12篇愈伤
  • 12篇小孢子培养
  • 12篇基因
  • 9篇大麦品种
  • 8篇育种
  • 6篇单倍体
  • 6篇愈伤组织
  • 6篇农杆菌
  • 6篇农杆菌侵染
  • 6篇侵染
  • 6篇胁迫
  • 6篇倍体
  • 5篇植株
  • 5篇绿苗
  • 5篇耐低氮
  • 3篇盐胁迫
  • 3篇幼穗

机构

  • 48篇上海市农业科...
  • 13篇上海市农业遗...
  • 8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苏州农业职业...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遗...

作者

  • 48篇李颖波
  • 47篇刘成洪
  • 38篇郭桂梅
  • 37篇陆瑞菊
  • 33篇何婷
  • 25篇陈志伟
  • 24篇高润红
  • 23篇徐红卫
  • 23篇黄剑华
  • 6篇王亦菲
  • 5篇黄亦辰
  • 5篇杨沙沙
  • 4篇方春燕
  • 2篇马运涛
  • 2篇黄赛华
  • 2篇李静
  • 1篇谭何新

传媒

  • 11篇植物生理学报
  • 4篇上海农业学报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第七届长三角...

年份

  • 7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麦单株小孢子植株再生及胁迫培养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建立单株起源的小孢子高频再生体系用于突变体库创制和筛选研究,以人工气候室种植的大麦为供体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批次和不同单株起源对小孢子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以及盐胁迫(500 mg·L^(-1) NaCl)对单株起源小孢子培养阶段的筛选效果。结果表明,大麦单株来源的小孢子的愈伤诱导产量在不同培养批次中出现较大的波动性,抽穗进入第15周取材其愈伤产量获得最高,通过连续培养单株小孢子平均成苗2 035株;盐胁迫对单株小孢子的愈伤诱导和植株再生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单株平均愈伤产量和绿苗再生率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46%和67%,不同单株之间的小孢子再生植株频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利用人工可控条件种植的大麦单株,通过连续小孢子培养可以获得高频率纯合再生植株;盐胁迫可以在小孢子培养阶段实现有效筛选。
郭桂梅何婷刘成洪高润红陈志伟徐红卫李颖波王亦菲陆瑞菊黄剑华
关键词:大麦单株小孢子培养愈伤诱导植株再生
一种筛选大麦耐受低氮环境的数量性状表达基因座位点的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筛选大麦耐受低氮环境的数量性状表达基因座位点的方法及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以大麦为研究对象,利用eQTL的分析方法,获得了大麦耐受低氮环境的数量性状表达基因座位点,同时,本发明能够为创制...
周龙华郭桂梅何婷陈志伟李颖波刘成洪
源于大麦F_1小孢子氮胁迫培养自交一代的耐低氮性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探索快速改良大麦耐低氮性状的育种方法,以2份耐低氮亲本配制(正反交)杂交组合,游离其F1代小孢子进行氮胁迫培养,获得85个加倍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系。取其种子播种于正常供氮和降氮的土壤中,以亲本作对照,观察群体的形态特征表现,以此对耐低氮性进行初步的评价。同时,对耐低氮性明显超亲的基因重组体进行氮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以探讨其与有关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通过氮胁迫相关的形态特征鉴定,正反交DH系低氮胁迫响应的相对值优于亲本;(2)筛选到10份明显优于双亲的DH系,对其进行相关酶活力测定,发现在低氮胁迫下,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力相对值与成熟期单株产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可以初步作为成熟期氮素营养检测的生化指标。依据研究结果可以认为,运用杂交结合F1小孢子氮胁迫培养方法,能够产生耐低氮性优于双亲的DH系。
徐红卫陆瑞菊刘成洪郭桂梅何婷高润红李颖波胡翰彤黄赛华方春燕马运涛黄剑华
关键词:大麦小孢子耐低氮生理指标
一种MLO基因及其突变基因和在提高大麦白粉病抗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LO基因及其突变基因和在提高大麦白粉病抗性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所述MLO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利用MLO基因或其突变基因能够构建出具有高白粉病...
李颖波郭桂梅何婷宗营杰刘成洪
流式细胞仪在鉴定藜麦愈伤组织染色体倍性上的应用和方法
本发明属于染色体倍性检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式细胞仪在鉴定藜麦愈伤组织染色体倍性上的应用和方法。本发明通过不同部位外植体的诱导培养确定了一个最适的取材部位,并确立了流式细胞仪对藜麦不同部位愈伤组织染色体倍性及其分化能...
何婷李颖波周龙华宗营杰张述伟刘成洪
芳香维甲酸在提高大麦和水稻离体小孢子诱导胚胎发生率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芳香维甲酸在提高大麦和水稻离体小孢子诱导胚胎发生率中的应用,属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领域。在本发明中,大麦游离小孢子经过0.15~0.25μM芳香维甲酸预处理后,膨大致密的小孢子占比显著增加,说明芳香维甲酸预处理...
高润红李颖波李文瑞宗营杰张文齐刘成洪
富硒大麦苗培育方法的研究
2024年
为明确富硒大麦苗的最佳培育条件,以大麦‘H30'和青稞‘XL22'两个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将大麦苗置于最适生长环境中(恒温22℃、连续光照12h/d)培养,以麦苗地上部总硒含量、株高及鲜重等生理指标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最佳的施肥方式、硒肥配施量、硒肥种类以及大麦品种。结果表明:对大麦‘H30’幼苗叶面喷施10.0mg/kg纳米级单质硒,每7d施肥一次,21d后株高为51.2cm,鲜重3.4g,总硒含量可达8.598mg/kg。与对照组相比,该组合总硒含量、地上部株高、鲜重均有提升,且大麦幼苗植株体内硒含量超过富硒食品国标要求(0.15mg/kg),是最佳施肥组合。研究可为进一步生产新型富硒大麦若叶提供理论依据。
杨邦伟黄琳丽张述伟宗营杰李颖波陆瑞菊刘成洪
关键词:纳米富硒
一种减少农杆菌转化过程中大麦、青稞小孢子愈伤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减少农杆菌转化过程中大麦、青稞小孢子愈伤污染、结块的方法,是在农杆菌侵染大麦或青稞小孢子愈伤过程中,加入L‑半胱氨酸共培养,在侵染后加入Timentin接续培养。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
李颖波郭桂梅何婷刘成洪陆瑞菊黄剑华
文献传递
一种改良的农杆菌转化大麦小孢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的农杆菌转化大麦小孢子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农杆菌转化大麦小孢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每1×10<Sup>5</Sup>个小孢子1.0×10<Sup>6</Sup>~2.0×10<Sup>6</...
李颖波何婷郭桂梅刘成洪黄剑华陆瑞菊
一种快速确定水稻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确定水稻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方法,是通过一次枝梗的弯曲程度和颖壳颜色,快速确定水稻小孢子发育时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确定水稻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方法,通过一次枝梗的弯曲程度和颖壳颜色,...
高润红宗营杰郭桂梅李颖波陆瑞菊刘成洪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