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雨泽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流
  • 1篇动脉
  • 1篇血必净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诱导期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谵妄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内插管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全麻
  • 1篇全麻诱导
  • 1篇全麻诱导期
  • 1篇全子宫
  • 1篇全子宫切除
  • 1篇全子宫切除术
  • 1篇子宫

机构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 1篇湖南省妇幼保...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李雨泽
  • 1篇洪庆雄
  • 1篇刘卫珍
  • 1篇熊昕
  • 1篇招伟贤
  • 1篇余碧琳
  • 1篇陈小杏

传媒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颈总动脉超声血流指标评估全麻诱导期容量变化的临床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颈总动脉超声血流指标峰流速变异(△Peak-CCA)及校正射血时间(FTc-CCA)在全麻诱导期的液体反应性,探讨指标在围术期容量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拟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16例,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15~30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晶体组(38例)及胶体组(38例),患者入室后给予乳酸林格氏液10mL/kg·h行背景输注,常规麻醉监测及诱导插管;晶体组、胶体组于麻醉气管插管后10min分别输注乳酸林格氏液或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负荷量为6mL/kg,持续时间为15min。三组病例于液体负荷试验前、液体负荷试验后5min分别通过床旁超声测量和计算颈总动脉在一个呼吸周期内的△Peak-CCA、FTc-CCA,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血压(MBP)。结果:实施液体负荷试验前,三组患者△Peak-CCA和FTc-CC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液体负荷试验后,晶体组和胶体组复测△Peak-CCA较前减小、FTc-CCA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晶体组与胶体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HR、MBP在液体负荷试验前后两个时点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Peak-CCA、FTc-CCA能准确反映全麻诱导期患者实施液体负荷试验前后的容量状态变化,可作为可靠、无创的围术期容量监测方法。
黄觉升李雨泽余碧琳熊昕李国才
关键词:气管内插管全麻诱导超声颈总动脉
不同麻醉维持方案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1年
对比分析有关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维持效果。方法 选择68名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获得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名患者。观察组患者主要接受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单纯静脉维持麻醉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靶控输注联合间断吸入异氟醚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方案,对两组患者呈现出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主要包括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等。结果 在各项麻醉效果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出现躁动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实施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过程中,采用单纯静脉麻醉方案的效果要优于静吸复合麻醉方案。
赵秋妮刘卫珍李雨泽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与血必净对减轻胃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肠癌手术患者在麻醉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Dex)与血必净对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择期在腹腔镜下实施的胃肠癌手术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4组:常规麻醉组(C组)、Dex组(D组)、血必净组(X组)及Dex联合血必净组(DX组)。干预措施:D组患者麻醉诱导时给予Dex 1.0μg/kg负荷量静脉泵注;X组患者术中给予血必净50 m L静脉滴注;DX组患者麻醉诱导时给予Dex 1.0μg/kg负荷量静脉泵注(泵注时间20 min)和术中给予血必净50 m L静脉滴注;C组患者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NI、用药、输液、出血量、麻醉时间、拔管时间等。于术毕当天行CAM-ICU对患者谵妄进行评估;术后第1、2天行CAM-CR量表评估。结果 4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时间、术中补液量、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硝酸甘油、阿托品例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拉明在4组间的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X组与DX组的用药量较大。术后第1、2天采用CAM-CR量表评分显示4组患者术后第1、2天均未发生谵妄;且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毕当天CAM-ICU评分显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当天共有9例患者发生谵妄:与C组比较,D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肠癌手术患者麻醉中单独应用Dex,可减低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率。麻醉中单独应用血必净未见对术后早期谵妄发生率有明显减低作用。
李雨泽招伟贤洪庆雄陈小杏邓金和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血必净术后谵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