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迪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顺铂
  • 4篇肺癌
  • 3篇舒巴坦
  • 3篇头孢
  • 3篇头孢哌酮
  • 3篇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远处转移
  • 2篇顺铂耐药
  • 2篇替加环素
  • 2篇肿瘤
  • 2篇阻塞性
  • 2篇细胞肺癌
  • 2篇细菌清除
  • 2篇细菌清除率
  • 2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第五...

作者

  • 14篇郭迪
  • 6篇李宏云
  • 5篇赵文飞
  • 4篇付群
  • 4篇冯永海
  • 3篇杨闪闪
  • 2篇郭涛
  • 2篇陈静
  • 1篇秦超
  • 1篇杨华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癌症进展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氧化酶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81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81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肺癌组胰岛素抵抗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及TNM分期的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远处转移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无远处转移肺癌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肺癌发生远处转移相关(OR=2.19,P=0.013)。结论:胰岛素抵抗是肺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子。胰岛素抵抗水平越高提示肺癌患者具有越高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赵文飞李宏云郭迪
关键词:肺肿瘤远处转移胰岛素抵抗
肺癌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的水平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12例肺癌患者(肺癌组)与112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的血清NGAL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NGA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部位、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血清NGA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血清NGAL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GAL与肺癌(OR=2.942,P=0.021)及肺癌远处转移(OR=5.603,P=0.035)有关。结论:血清NGAL是肺癌的危险因子,且与肺癌的侵袭性及远处转移有关。
陈静李宏云杨闪闪郭迪
关键词:肺肿瘤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远处转移
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细胞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细胞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AECOPD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两组共治疗2 w。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 w后肺功能、细胞免疫功能、细胞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2 w后1 s内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和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 w后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 w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 w后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 w后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十味龙胆花胶囊联合硫酸沙丁胺醇对老年AECOPD患者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减轻细胞炎性反应。
付群郭迪
关键词:硫酸沙丁胺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细胞免疫功能细胞炎性因子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及PCT、MIF、GDF-15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分析乙酰半胱氨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合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5月~2021年05月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通气指标、炎症因子、治疗安全性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2.00%(36/50)(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通气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肺泡通气量(VA)、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CT、MIF、GDF-15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7/50)、10.00%(5/50)(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合用治疗老年COPD并肺部感染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FVC、VA、MMEF指标,降低PCT、MIF、GDF-15表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郭迪
关键词:肺部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乙酰半胱氨酸
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培美曲塞治疗的效果及毒副反应情况。方法:将呼吸内科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实际用药方案分为:常规组(n=30,紫杉醇+顺铂化疗)、培美曲塞组(n=30,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分析效果。结果:培美曲塞组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培美曲塞组治疗后CA125、CEA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培美曲塞组Ⅰ-Ⅱ度胃肠道症状及脱发发生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培美曲塞配合顺铂治疗效果好,且毒副反应少。
陈静李宏云郭迪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顺铂疗效毒副反应
miRNA-152表达与NSCLC对顺铂耐药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152(miRNA-15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顺铂(DDP)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NSCLC细胞株A549及其DDP耐药株A549/DDP细胞内的miRNA-152水平。通过转染miRNA-52模拟物(miRNA-152mimic)以提高A549/DDP细胞内的microRNA-152水平。MTT试验、倒置相差显微镜技仪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上调miRNA-152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同时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细胞内Bcl-2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变化。结果 A549/DDP细胞中存在miRNA-152的低表达,Bcl-2及NF-κB的高表达。上调miRNA-152后,DDP造成的A549/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高于未上调miRNA-152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miRNA-152mimic转染可显著降低A549/DDP细胞中的Bcl-2及NF-κB表达。结论低miRNA-152表达可能引起NSCLC对DDP的耐药,miRNA-152可能通过调节Bcl-2及NF-κB的水平介导NSCLC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郭迪李宏云杨华
关键词:微小RNAS核因子ΚB顺铂药物耐受性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细菌清除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肺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Ⅱ)评分及细菌清除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1月PDR...
冯永海郭涛郭迪金东东胡静
关键词: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细菌清除率
替米沙坦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激活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干预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每天给予替米沙坦10 mg/kg灌胃处理,模型组不予治疗,干预组在治疗组基础上给予GW96625 mg/kg腹腔注射。3周后取材,测量各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肺动脉平均压(mPAP),计算右心室肥大指数(RVHI),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动脉炎症反应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γ表达差异。结果4组mPAP、RVSP及RVH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干预组较模型组低(P<0.05),干预组RVHI高于治疗组(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PPARγ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模型组、治疗组、干预组MCP-1、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干预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干预组较治疗组升高(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有预防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PAR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苗少一郭迪杨闪闪王春林赵文飞李宏云冯永海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炎症
吸烟对男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吸烟可诱发并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但其对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影响却鲜有报道。文中探讨吸烟对男性OSAHS患者I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就诊的141例男性OSAH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吸烟史分为吸烟组(n=104)与非吸烟组(n=37);根据吸烟指数将吸烟组分为吸烟指数≥600支/年者和吸烟指数<600支/年者。所有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取得夜间睡眠资料。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通过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FINS评价IR。结果相比于非吸烟组患者,吸烟组患者缺氧时间更长、血氧饱和度更低,且CRP、TNF-α、IL-6、LPO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指数≥600支/年者和吸烟指数<600支/年者FBG[(5.85±1.23)mmol/L vs(4.85±0.69)mmol/L]、FINS[(11.17±2.98)m U/L vs(9.76±3.15)m U/L]、HOMAIR[(2.65±0.94)vs(2.21±0.92)]及胰岛素(28.7%vs 23.1%)抵抗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非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能是导致男性OSAH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之一;氧化应激、炎症和低氧可能是其影响因素。
苗少一李宏云郭迪赵文飞
关键词:吸烟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表达与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与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新鲜肺腺癌组织标本37例和肺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23例,所有患者术前未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取新鲜癌组织行原代细胞体外培养。取第2代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细胞,将癌细胞分别均分为顺铂组和对照组,顺铂组细胞以含顺铂的培养液继续培养72 h,对照组细胞按原代细胞培养液继续培养72 h,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取新鲜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取第2代肺鳞状细胞癌和肺腺癌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细胞中MACC1 mRNA的表达。结果37例肺腺癌患者对顺铂的敏感率为59.46%(22/37),耐药率为40.54%(15/37);23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对顺铂的敏感率为52.17%(12/23),耐药率为47.83%(11/23);肺腺癌与肺鳞状细胞癌患者对顺铂的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9,P>0.05)。高、中、低分化肺腺癌对顺铂的耐药率分别为41.67%(5/12)、42.11%(8/19)、33.33%(2/6),高、中、低分化肺腺癌对顺铂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16,P>0.05),高、中、低分化肺鳞状细胞癌对顺铂的耐药率分别为50.00%(2/4)、46.67%(7/15)、50.00%(2/4),高、中、低分化肺鳞状细胞癌对顺铂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27,P>0.05);高、中、低分化的肺腺癌与肺鳞状细胞癌对顺铂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14、1.034、1.679,P>0.05)。Ⅰ、Ⅱ、Ⅲa、Ⅲb、Ⅳ期肺腺癌对顺铂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2)、33.33%(1/3)、36.36%(4/11)、38.46%(5/13)、62.50%(5/8);随着TNM分期升高,肺腺癌对顺铂的耐药率升高(χ2=21.417,P<0.05)。Ⅰ、Ⅱ、Ⅲa、Ⅲb、Ⅳ�
秦超冯永海杨闪闪郭迪
关键词: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顺铂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