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

作品数:36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5篇知识服务
  • 4篇P物质
  • 3篇精准
  • 2篇蛋白
  • 2篇淀粉样
  • 2篇淀粉样蛋白
  • 2篇动物
  • 2篇氧化应激
  • 2篇源性
  • 2篇知识
  • 2篇知识图
  • 2篇知识图谱
  • 2篇软骨
  • 2篇软骨细胞
  • 2篇生理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扩增
  • 2篇肿瘤
  • 2篇细胞培养

机构

  • 33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公安医...

作者

  • 36篇刘燕
  • 14篇侯丽
  • 6篇李姣
  • 5篇樊继云
  • 4篇高雪
  • 4篇恽君惕
  • 4篇陈娟
  • 4篇徐承焘
  • 4篇张艳萍
  • 3篇张进贵
  • 3篇颉玉欣
  • 3篇郭晓华
  • 3篇赵萌
  • 3篇孙月萍
  • 3篇康宏宇
  • 2篇曹济民
  • 2篇翟琼莉
  • 2篇韩俊领
  • 2篇朱广瑾
  • 2篇胡志民

传媒

  • 7篇中华医学图书...
  • 5篇基础医学与临...
  • 5篇医学信息学杂...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标准化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极地研究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生理通讯
  • 1篇检验医学
  • 1篇生物膜与重大...
  • 1篇河北省免疫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生理实验教学改革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引量:3
2001年
樊继云刘燕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习主动性
鼠剑突软骨细胞的体外分离与培养
【目的】探讨大鼠剑突软骨细胞的培养方法,以及多聚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脂(poly-2-hydroxyethy lmethacrylate,poly-HEMA)在培养过程中对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
颉玉欣张进贵郭晓华赵萌李亚刘燕
关键词:细胞培养软骨细胞
文献传递
慢性社会应激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及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高雪刘燕朱广瑾恽君惕樊继云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心理社会应激
细胞因子介导的体外扩增对脐血干/祖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比较脐血(CB)AC133+细胞扩增前后CD34+ 细胞亚群表面归巢相关粘附分子VLA-4(CD49d)、VLA-5(CD49e)、LFA-1(CD11a)、L-selectin(CD62L)和PECAM-1(CD31)等的表达情况,以评价细胞因子介导的体外扩增对干/祖细胞(HSPC)归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从新鲜CB标本中纯化的AC133+    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培养基QBSF-60的无基质悬浮体系培养扩增14d,加入早期作用因子FL、SCF和TPO组合(FST),并在接种0d时添加一剂IL-3,分别于培养0,7、10和14d检测扩增潜能和上述几种粘附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14d的培养扩增中,各阶段的HSPC均得到有效扩增,至14d时AC133+和CD34+细胞分别增加33.50和64.56倍;(2)表达上述粘附分子的各CD34+    细胞亚群均有不同程度(约20~160倍)的扩增;(3)扩增后CD34+ 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CD11a、CD49e和CD49d的表达与原代CD34+细胞持平或上升,而CD62L和CD31的表达则有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我们建立的短期培养体系不仅可以支持CB HSPC的?
翟琼莉邱录贵刘燕李茜韩俊领周征李新应红光韩忠朝
关键词:脐血粘附分子细胞因子介导
新医科背景下的智能思政研究——以“计算机导论”课程为例
2024年
目的/意义培养兼具医学与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思政要素全面融入医学生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方法/过程以医学生数据素养教育智能思政为目标,设计一种融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多元融通智能思政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通过学评融合收集两年教学反馈信息。结果/结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元融通智能思政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具有可行性,可为后续医学生数据素养培育中的智能思政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孙月萍侯丽刘燕康宏宇郭臻李姣
关键词:医学生
面向智慧医疗服务的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2025年
通过梳理国内外区块链标准及标准体系研究现状,分析构建面向智慧医疗服务的区块链标准体系的必要性,进而以区块链标准为基础,设计自下而上的智慧医疗服务框架,构建全面、系统的区块链智慧医疗服务标准体系,并阐述各类标准的作用和意义,围绕区块链标准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发展提出工作建议。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区块链智慧医疗服务标准化的进程,促进区块链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各行业区块链标准的规划和研制提供参考借鉴。
刘燕李露琪侯丽
关键词:区块链
白藜芦醇诱导人成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诱导人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于MG63细胞,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分布;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21cip1/WAF1 mRNA、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经白藜芦醇处理MG63细胞后,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凋亡细胞,FCM分析发现,10、20μg/ml的白藜芦醇处理细胞72h后,凋亡率分别为(11.9±0.6)%、(19.7%±0.9)%(P<0.01),处理后的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减少;RT-PCR检测到P21cip1/WAF1表达升高,Survivin表达降低(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明显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21cip1/WAF1表达、抑制Survivin的表达有关。
颉玉欣刘燕张进贵李亚郭晓华赵萌
关键词:白藜芦醇MG63细胞凋亡SURVIVIN
局部脑氧饱和度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用于指导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老年患者术中血压管理的效果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用于指导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老年患者术中血压管理的效果。 方法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老年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rSO2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组(M组)。颈动脉阻断期间C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SBP升高基础值的20%~30%,M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rSO2不低于基础值的20%、体感诱发电位P40波幅不低于基础值的50%、脑电图电压波幅不低于基础值的50%。于气管插管即刻(T1)、麻醉诱导平稳后5 min(T2)、阻断颈动脉后5 min(T3)、开放颈动脉后5 min(T4)和气管拔管即刻(T5)记录SBP和rSO2,记录rSO2较基础值降低≥20%的发生情况。记录颈动脉阻断时间、颈动脉阻断期间心肌耗氧量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 结果与C组比较,M组T3时SBP降低,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和心肌耗氧量减少(P〈0.05),各时点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rSO2较基础值降低≥20%的发生。 结论rSO2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颈动脉剥脱术老年患者颈动脉阻断期间的血压管理有指导作用。
刘燕康荣田任建军梁伟民冯晓贤吕畅
关键词:躯体感觉血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题服务构建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详细阐述基于资源聚合与可视化分析技术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题构建方案,包括需求分析、模块设计、架构搭建、数据采集与处理、可视化分析、功能开发与实现等流程,为社会公众、科研人员、领域决策者等提供权威、全面、及时的新冠肺炎综合知识服务。
刘燕李姣康宏宇李露琪张潇潇徐子犊侯丽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跨领域知识服务应用设计与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18年
从跨领域知识服务应用的内涵、特点、设计思路和实现路径等角度论述跨领域知识服务应用设计,以环境健康领域为例,介绍跨领域知识服务系统功能设计与开发,结合应用效果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侯丽刘燕陈松景胡志民
关键词:知识服务数据整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