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绍祥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老年
  • 2篇梗死
  • 1篇大血管
  • 1篇大血管并发症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再灌注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血管

机构

  • 6篇济南市中心医...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6篇杨绍祥
  • 2篇张涌
  • 2篇左芳
  • 2篇王滨
  • 2篇李彬
  • 1篇褚传莲
  • 1篇王建丽
  • 1篇周苏宁
  • 1篇陈玉国
  • 1篇赵红艳
  • 1篇臧静
  • 1篇高金萍
  • 1篇李海霞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中药组2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金芪降糖片8片,每日3次。治疗周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选择素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FBG、2 h PG、HbA1c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ET-1、ICAM-1、TNF-α、P-选择素水平明显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芪降糖片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改善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可以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王滨赵红艳张涌杨绍祥周苏宁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金芪降糖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炎症因子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原因及社区管理研究
2015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发原因及社区管理措施。方法将2010年6月—2014年8月接收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临床疾病病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社区管理措施。结果临床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的病发和HP感染、吸烟、喝酒、服用非甾体类药物关系密切。结论临床根据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发原因制定社区管理方案,可有效控制病情观察,预防临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左芳杨绍祥褚传莲
关键词: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社区管理
药物干预高血压患者血压及昼夜节律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干预血压及昼夜节律前后mALB的变化。方法选择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杓型组62例、非杓型组30例),给予缬沙坦、安氯地平、吲达帕胺治疗4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mALB,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两组患者平均mALB均升高,非杓型组较杓型组显著增高(P<0.01),恢复正常血压及昼夜节律后mALB显著下降。结论血压升高导致mALB升高,而昼夜节律异常进一步增加mALB排出,恢复正常血压及昼夜节律后mALB显著下降,肾损害也随之减轻。
杨绍祥高金萍李海霞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药物干预尿微量白蛋白
介入法和无创法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肌再灌注的一致性研究
2007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无创法评价心肌再灌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MI溶栓治疗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溶栓后90min血浆肌红蛋白(Mb)浓度与溶栓前血浆Mb浓度比值≥2.4或心电图ST段回落≥50%定义为成功再灌注(阳性)。上述两项指标均阳性为完全再灌注,仅一项阳性为部分再灌注,两项均阴性为无再灌注。再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再灌注(TIMI3级)、部分再灌注(TIMI2级)、无再灌注(TIMI0~1级)。对无创法和介入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共入选45例患者。结果无创法和介入法评价心肌再灌注经一致性检验,符合率为84.4%,Kappa=0.75(P〈0.01)。结论.心电图ST段回落和血浆Mb浓度变化两项指标合用可提高评价心肌再灌注准确性,和介入法有很高的符合率,简便易行,且结果可靠。
杨绍祥陈玉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法心肌再灌注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高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qd),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检测血脂、hs-CRP及肝肾功能。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4周TC、LDL-C、hs-CRP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12周时仍进一步降低。结论瑞舒伐他汀显著改善高龄UA患者血脂及hs-CRP,且应用安全。
杨绍祥左芳李彬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高龄不稳定心绞痛血脂
CD3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CD36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相关性。方法选取75岁以上ACI患者121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选取无脑梗死病史体检者217例。采用PCR-LDR技术检测CD36rs1761667、rs9784998两个位点基因型,ELISA法测定血栓素B2。结果病例组rs9784998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rs1761667 AG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7.03,P<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其他两种基因型相比,AG基因型均能增加脑梗死的患病风险(P<0.05)。病例组血栓素B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AG基因型人群中血栓素B2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36 rs978499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无统计学相关,rs1761667单核苷酸多态性是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遗传危险因素。CD36基因多态性与血栓素B2无统计学相关。
臧静张涌王滨杨绍祥李彬王建丽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CD36单核苷酸多态性血栓素B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