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娇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腺瘤的螺旋CT诊断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采用螺旋CT诊断胸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8年4月收治70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螺旋CT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螺旋CT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分析胸腺肿瘤采用螺旋CT的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97.06%、94.29%、97.06%、91.67%;侵袭性胸腺瘤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螺旋CT表现中的瘤体形态、瘤体边缘、瘤体密度、钙化情况、包膜情况、淋巴结肿大情况均有差异性,P <0.05。结论:采用螺旋CT诊断胸腺肿瘤,可以确定其属于侵袭性还是非侵袭性,对患者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 李雪娇叶洁梅
- 关键词:胸腺肿瘤螺旋CT
- 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层螺旋CT特征性影像表现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MSCT各种特征性影像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后病理证实,具有完整MSCT检查及术后病理资料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39例,综合分析其MSCT特征性表现。结果 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16例呈小颗粒样钙化、钙化全位于肿瘤内,34例强化模式呈速升速降型,病灶呈岛样或半岛样强化12例,出现破边征或残圈征14例,动态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出现晕圈征8例,出现囊变且囊壁结节明显强化3例,侵犯周围肌肉组织的7例,侵犯颈动脉的3例,侵犯食管的2例,侵犯气管的3例,有30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出现在VI区24例、出现率最高,肿大淋巴结在增强后均呈中度以上强化,8例肿大淋巴结中见不同形态的钙化、其中小颗粒样钙化6例,此外淋巴结囊变5例,同时合并囊壁结节4例,2例出现肺部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MSCT的各种特征性影像表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影像诊断有重要价值。
- 岑峰张锋玫覃求李雪娇叶丹枫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X线计算机
- 一站式多模态CT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及预后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一站式多模态CT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4年5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的AIS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均进行一站式多模态CT检查,并行血管内治疗。分别依据多时相CT血管成像(mCTA)侧支循环评分量表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n=59)、侧支循环不良组(n=56)和预后良好组(n=48)、预后不良组(n=67),对各组间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参数进行对比,AIS患者侧支循环情况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于多因素Logistic分析建立AI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侧支循环不良组岛带征及脑灰白质模糊征比例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而低灌注强度比值(HIR)<0.3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局部血容量(rCBV)<40%、脑血流量(rCBF)<30%、达峰时间(T_(max))>8 s、T_(max)>10 s体积均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而ASPECTS评分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PECTS评分、rCBV<40%、rCBF<30%、T_(max)>10 s是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介入取栓术后出血、Mismatch比值<1.8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HIR<0.3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rCBV<40%、rCBF<30%、T_(max)>4 s、T_(max)>6 s、T_(max)>10 s体积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mCTA侧支循环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mCTA侧支循环评分、rCBV<40%、rCBF<30%及T_(max)>10 s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带入回归方差:Logit(P)=-0.184+入院NIHSS评分×0.134+mCTA侧支循环评分×(-0.415)+rCBV<40%×0.107+rCBF<30%×0.089+T_(max)>10 s×0.028;ROC曲线结果显示,基于多因
- 李雪娇聂君洋谢艺才黄军荣苏泓燕
- 关键词:一站式多模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
- 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MRI及MSCT的影像表现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MRI/MSCT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搜集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7例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MSCT平扫+增强扫描6例;MSCT平扫+MRI扫描11例,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17例患者MSCT平扫中,位于鼻腔12例,鼻咽2例,鼻窦3例;均呈膨胀性生长,形态不规则;肿物密度多呈不均匀的软组织影,未见钙化,4例病灶内见少量出血、坏死;侵犯周围组织15例,其中10例出现骨质吸收、破坏;出现淋巴结转移5例。11例MRI检查中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表现3例;T2WI呈等、稍低信号,T1WI呈等、稍高信号的2例,T2WI、T1WI均呈稍高、高、等混杂信号6例,DWI均呈高信号。MRI及MSCT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6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11例。结论: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在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SCT虽无明显特征,但在病灶对骨质破坏表现上有重要诊断价值,两者应用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帮助。
- 李雪娇岑峰叶洁梅
- 关键词:鼻黏膜MSCTMRI
- 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评估多排螺旋CT(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癌(LC)的早期筛查准确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体检的78例疑似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MDCT常规剂量胸部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诊断效能。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显示,78例疑似LC患者中,70例(89.74%)确诊为LC患者。MDCT常规剂量胸部扫描检查显示,68例(87.17%)为阳性,10例(12.82%)为阴性;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检查显示,72例(92.30%)为阳性,6例(7.69%)为阴性;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MDCT常规剂量胸部扫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CT低剂量胸部扫描检查在LC早期筛查方面具有较高价值,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度,具有较为理想诊断价值。
- 李雪娇
- 关键词:肺癌早期筛查ROC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