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TUA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后,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的变化趋势,制定TUAERP术后"PSA基线标准值",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检测54例BPH患者TUAERP术前,术后第1、3、7天和3个月血清PSA水平,分析血清PSA变化趋势。结果 TUAEPR术后第1天,PSA较术前明显上升(P〈0.05),术后第3、7天和3个月PSA均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按术前PSA分组(〈4 ng/m L,4~10 ng/m L,〉10 ng/m L)以及前列腺体积分组(〈40 m L,40~80 m L,〉80 m L),整体均呈现此趋势。另外,术前前列腺体积对术后第3天起PSA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而术前PSA则对术后PSA水平有一定影响,但术前PSA水平不同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PSA水平亦趋向接近。至3个月时,75%的患者PSA低于0.99 ng/m L,90%的患者低于1.28 ng/m L。结论 TUAERP治疗BPH术后3个月PSA水平能降到稳定水平,可用于评价前列腺增生腺体的切净率,以此值为基础对PSA进行跟踪随访可有助于早期发现TUAERP术后新发前列腺癌。
- 李朝明周鹏徐啊白邹勇罗迎霞刘春晓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DL-C型半导体激光用于前列腺外科治疗的实验室评估被引量:2
- 2014年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多见于老年男性。随着老龄化情况的加重,我国BPH的发生率逐渐增多。近些年,激光技术在泌尿外科腔道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由于激光具有操作精细、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BPH的外科治疗中,激光也逐渐被大家认可。本研究中我们采用DL-C型半导体激光机,其产生波长为980nm的激光,恰好处于水和血红蛋白的吸收峰上,使水和血红蛋白对其产生了最大联合吸收率,可有效、迅速地汽化切割腺体组织,同时半导体激光能对更深组织产生凝固效应,具有极佳的组织消融和凝固止血效果。本实验通过动物模型检测DL-C型半导体激光的效能,评估该设备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在有效性、安全性。
- 罗恒邹勇李炳坤徐啊白陈玢屾赵朋朋马超李朝明申海燕刘春晓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激光半导体
- DNMT3b基因在人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DNMT3b在人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和意义及与膀胱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分别检测DNMT3b基因在38例手术切除人膀胱癌组织和38例相应癌旁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肿瘤大小、T分期,淋巴转移和TNM分期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探讨DNMT3b对患者预后影响。结果在38例膀胱癌组织中,DNMT3b高表达率为63.16%,而在对应的38例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为13.16%,两者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DNMT3b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P=0.002)、肿瘤大小(P<0.001)、T分期(P<0.001)、淋巴转移(P=0.039)和TNM分期(P<0.001)相关,而与性别、年龄无明确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NMT3b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P=0.008)和TNM分级(P=0.042)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DNMT3b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缩短,与低表达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21)。结论DNMT3b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大小、原发肿瘤范围、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密切相关,结果提示DNMT3b有望成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标志物和肿瘤防治的新的靶点。
- 曹圆许凯陈玢屾王奕铭李炳坤李朝明徐鹏
- 关键词:膀胱癌DNMT3B预后
- 包皮环切术后换药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皮环切术后换药器。一种包皮环切术后换药器,包括换药器本体和具有弹性的敷料,在所述换药器本体的上端装设有按钮组件,在所述换药器本体的下端设有能够装设所述敷料的敷料安装槽,在所述换药器本体内设有传动组件,以...
- 刘亚珍李朝明刘鑫吴伟霞王维姜岩杨秀冬李苗苗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解剖性剜除术10年临床随访结果
- 李朝明郑少波徐亚文李虎林徐啊白陈玢屾许凯李炳坤陈培杰申海燕刘春晓
-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233例的护理和尿失禁预防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总结233例前列腺癌患者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应用免结扎血管筋膜复合体技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和盆底肌功能锻炼后对尿控的影响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33例前列腺癌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术中采用免结扎(ligation free)技术处理血管筋膜复合体(DVC);术前1周开始至术后1年指导患者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同时运用快速康复理念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尿失禁的发生减少,均获得满意的控尿效果;手术时间平均(152.06±25.92)min,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为(10.19±1.80)d,住院时间为(6.28±1.77)d;233例患者拔除尿管后3、6、12个月尿控完全可控率分别为36.50%、50.60%、73.40%,随着手术治疗后时间的延长,患者尿控率逐渐上升,所有患者无永久性尿失禁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切除术术中采用免结扎血管筋膜复合体技术在术后尿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减少了手术时间;运用快速康复理念和早期、全程、连续的盆底肌功能锻炼降低了住院时间、有效减少了患者尿失禁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申海燕刘亚珍杨绮璇杨秀冬许鹏李朝明
-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DVC尿控快速康复
-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儿34例的护理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总结34例膀胱横纹肌肉瘤患儿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术前给予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做好家属心理护理、化疗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术后给予循序渐进的营养支持、管道护理、个性化的伤口护理以及控尿、排尿功能训练指导。结果:34例患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未发生出血、尿瘘、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随访10个月有2例患儿达到完全尿控,其余患儿均日间尿控良好,有6例患儿夜间睡眠时较差,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手术后时间延长,尿控率逐渐提高。结论:膀胱横纹肌肉瘤患儿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膀胱术,采用多学科协作,术前讨论确定化疗方案、手术方式,针对性对患儿家属实施心理指导;术后循序渐进的营养支持、个性化的伤口护理、尿控管理以及出院健康指导有助于手术获得成功,有效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 申海燕刘亚珍杨绮璇杨秀冬杜伟李朝明
- 关键词:小儿护理
- 包皮环切术后换药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皮环切术后换药器。一种包皮环切术后换药器,包括换药器本体和具有弹性的敷料,在所述换药器本体的上端装设有按钮组件,在所述换药器本体的下端设有能够装设所述敷料的敷料安装槽,在所述换药器本体内设有传动组件,以...
- 刘亚珍李朝明刘鑫吴伟霞王维姜岩杨秀冬李苗苗
- 醋酸阿比特龙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PSA闪烁现象的病例报告
- 李朝明陈玢屾张一鸣许鹏刘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