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臀部肌肉注射维生素B1致硬结1例
- 2014年
- 病例介绍
患者,男,60岁,因言语不利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力10小时入院治疗.既往体健,无用药史及过敏史,入院后第一日即给予维生素B1(山东发明药业集团,批号H37021057)100mg肌肉注射日一次,第三日肌肉注射维生素B1后约2个小时,患者自觉臀部不适,有明显肿胀感,疼痛可耐受,4个小时后疼痛明显,无法耐受,医生初步诊断:右侧臀部硬结形成,肿胀面积约10?10Cm,医嘱给予双氯芬酸钠片0.1g口服后疼痛未见好转,医嘱给予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3ml,2个小时后入睡.
- 张秀莉蒋玉兰刘颖谷建娜
- 关键词:臀部肌肉注射维生素B1硬结形成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言语不利
- 神经内科护理人文关怀的探索与实施
- 2016年
- 神经内科患者发病后往往伴随一系列的身体、心理缺陷及障碍,患者对突如其来的不适难以接受,对病情的估计极为悲观,甚至对以后的生活感到绝望。因此,护理工作也必须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系统的身心护理转变。
- 张秀莉刘颖张瑞雪高雪娇
-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人文关怀
- 神经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讨
- 2017年
- 探讨神经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行的效果。方法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和指示精神的学习,神经内科病房实行整体责任制护理,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专科健康教育宣教,制定一系列有内科特色的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整体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态度。结果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了护患沟通,促进医患和谐,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刘颖孟惠君刘晋惠张秀莉
- 关键词: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 2016年
- 患有神经疾病的患者在行为处事方面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医院内部神经内科的患者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这些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如果护理工作存在不周到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护理风险,进而激化医患关系。文章首先对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然后针对常见的护理风险提出了详细的防范措施,为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 张瑞雪孟惠君王建鑫张秀莉
- 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观察药物三联法(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定;检测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PA)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PT、APTT及TT均较本组治疗前延长(P<0.05),FIB、D-二聚体及PA降低(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 杨彩平柴利卓韩杰赵亮张秀莉王海
- 关键词:脑梗死银杏内酯类
- 优质护理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 2016年
- 观察优质护理措施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价值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92 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积极改善护患关系,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高雪娇谷建娜张秀莉李岩
- 关键词: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
- 青年脑白质高信号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青年脑白质高信号型脑小血管病的发生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河北省涿州市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3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水平是否>15μmol/L分为Hcy升高组(160例)与Hcy正常组(155例)。两组受检者均行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收集并记录受检者的性别、血压、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饮酒情况的指标。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脑白质高信号型所占比例,并分析青年脑白质高信号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结果Hcy升高组受检者的白质高信号显著增多于Hcy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大量饮酒可导致青年Hcy水平升高。结论高Hcy水平是青年脑小血管病(CSVD)的危险因素,Hcy与高血压的相互作用共同导致早期脑白质高信号(WMH)改变,或者高Hcy水平可加重高血压病的脑损害。同时大量饮酒也可导致Hcy水平升高,是脑小血管病CSVD的危险因素。
- 牛慧艳刘燕张秀莉赵亮柴利卓张占强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白质高信号饮酒
-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Gal-1、S-100β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半乳糖凝集素-1(Gal-1)、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涿州市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LI患者83例为高血压合并LI组,单纯LI患者65例为单纯LI组,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Hcy、Gal-1、S-100β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cy、Gal-1、S-100β水平与IMT的相关性。高血压合并LI患者根据随访6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21例)、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6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cy、Gal-1、S-100β水平评估高血压合并L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高血压合并LI组血清Hcy、Gal-1、S-100β水平及IMT高于对照组和单纯LI组,单纯LI组血清Hcy、Gal-1、S-100β水平及IMT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cy、Gal-1、S-100β水平与IMT均呈正相关(r=0.866、0.751、0.773,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Hcy、Gal-1、S-100β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P<0.05);血清Hcy、Gal-1、S-100β3项指标联合评估高血压合并L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特异度为77.4%,灵敏度为95.2%,准确度为86.3%。结论血清Hcy、Gal-1、S-100β水平与高血压合并LI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且用于评估其预后具有较高价值。
- 牛慧艳刘燕张秀莉赵亮柴利卓张占强
- 关键词: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