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如海

作品数:2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经济增长
  • 4篇制造业
  • 4篇金融
  • 4篇竞争力
  • 2篇新型工业化
  • 2篇新型工业化道...
  • 2篇信息化
  • 2篇银行
  • 2篇中国股市
  • 2篇中国经济
  • 2篇中国经济增长
  • 2篇中国制造业
  • 2篇商业银行
  • 2篇统计特征
  • 2篇统计特征分析
  • 2篇轿车
  • 2篇金融风险
  • 2篇金融市场
  • 2篇经济竞争
  • 2篇经济竞争力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中国农业银行

作者

  • 20篇刘如海
  • 4篇张宏坤

传媒

  • 2篇价格理论与实...
  • 2篇决策导刊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上海统计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新金融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投资研究
  • 1篇银行与经济
  • 1篇云南财贸学院...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重组与外部分化
2003年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国际金融形势变幻莫测,银行内部、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行业之间大规模的重组行为屡见不鲜.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银行业将直面来自国外同业的竞争和挑战.形式的发展迫切要求国内银行迅速作出反应,银行重组势在必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重组模式是关系我国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张宏坤刘如海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金融风险金融产品产权制度
北京上海城市经济竞争力比较被引量:13
2000年
刘如海
关键词:经济竞争力经济结构
“深化”中国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被引量:3
2003年
本文在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主导部门的制造业与国外同业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我国如何由制造大国进一步“深化”为制造强国,从而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深化”我国制造业的三个战略:即信息化战略、产业集约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刘如海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新型工业化经济增长信息化产业集约化
阻碍轿车进入中国家庭的因素分析
2001年
张宏坤刘如海
关键词:轿车市场汽车消费影响因素
北京、上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文章对北京、上海两座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比较,并与当今世界公认的大都市进行横向对比,找出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前瞻性和现实性结合、发挥特点和优势的原则,提出了两城市进一步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刘如海
关键词:城市经济竞争力
对我国西部开发中城市发展问题的思考被引量:2
2000年
刘如海
关键词:城市发展
中国股市价格波动的统计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我国股市价格波动的成长性特征、周期性特征、易变性特征、政策性特征和心理性特征反映了目前的中国股市与发达国家成熟股市以及其他新兴股市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提醒我们中国股市的发展道路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而要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稳健而高效的新路径。
刘如海张宏坤
关键词:价格波动成长性心理性统计特征
制造业牵引中国经济增长被引量:1
2003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总规模已经位居全球第4位,比较优势非常明显。目前,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作为过去20年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和优化升级使得我国已经初步确立了"制造大国"的地位,并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如海张宏坤
关键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增长
市场化程度稳中有升 地区差异有所缩小——2000年我国三种价格形式比重特点探析
2002年
刘如海张宏坤
关键词:价格形式价格形成机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从住宅消费看住宅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被引量:1
2000年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住房制度改革是国家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1997年夏天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住宅业作为今后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并随后在1998年的计划工作报告中将其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提出.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住宅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从最终消费的角度考察住宅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刘如海
关键词:住宅消费住宅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