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景贺

作品数:22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神经内科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内科
  • 4篇梗死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细胞
  • 2篇多发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抑郁
  • 2篇他汀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卒中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老年
  • 2篇急性

机构

  • 17篇南阳市中心医...
  • 4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7篇黄景贺
  • 14篇陈艳芳
  • 13篇李富慧
  • 5篇张保朝
  • 4篇贾贺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7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神经内科睡眠监测急救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睡眠监测急救装置,包括承载单元包括支撑杆,位于支撑杆顶部的机箱,机箱顶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支撑杆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万向轮,监测单元位于机箱内部的脑电波监控仪,监测单元还包括位于机箱一侧的呼吸监测仪,机...
黄景贺
文献传递
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通过实例探索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例卒中后癫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病因和病灶位置及症状表现呈多样性。结论:卒中后癫痫患者应及时的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防止病情恶化。
陈艳芳李富慧张保朝黄景贺
关键词:卒中癫痫
miR-23a-3p对MPP +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功能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23a-3p(miRNA-23a-3p)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PP+诱导SH-SY5Y细胞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SH-SY5Y细胞存活率,筛选MPP+适宜作用浓度。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中miRNA-23a-3p的表达。将SH-SY5Y细胞分为control组MPP++miR-23a-3p组、MPP++miR-con组、MPP++miR-23a-3p+pcDNA-control组、MPP++miR-23a-3p+pcDNA-SNCA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转染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miRNA-23a-3p对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NA-23a-3p与SNCA的靶向关系;Western印迹法检测Bax、Bcl-2、SNCA蛋白表达。检测细胞中ROS水平及LDH活力。结果MPP+处理后SH-SY5Y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miRNA-23a-3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选取4 mmol/L MPP+进行后续研究;与control组相比,MPP+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ROS水平与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LDH活性明显增强(P<0.05),而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上调SH-SY5Y细胞中miRNA-23a-3p表达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及Bcl-2表达水平(P<0.05),而明显降低ROS水平、Bax表达水平、LDH活性及细胞凋亡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SNCA是miRNA-23a-3p的靶基因;SNCA过表达可逆转miR-23a-3p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存活率、凋亡率、细胞毒性的作用。结论上调miR-23a-3p表达可通过靶向抑制SNCA的表达进而对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发挥保护作用。
黄景贺贾贺李富慧陈艳芳
关键词:帕金森病SNCA凋亡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境障碍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境障碍进行研究。方法:对某院20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分析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心境障碍情况。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中,发生焦虑和抑郁心境障碍的患者占到很大的比例。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很容易出现心境障碍情况,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疏导。
陈艳芳李富慧张保朝黄景贺
关键词:住院患者神经内科心境障碍抑郁焦虑
血清Hcy CRP及谷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研究组,按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生活自律程度标准分组,将12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梗死体积、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患者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评估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梗死体积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随脑梗死体积的增大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损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损伤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梗死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谷氨酸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谷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黄景贺贾贺李富慧陈艳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受损同型半胱氨酸谷氨酸
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使用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6例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43例患者使用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脑缺血及生活质量情况等。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achinski评分、ADL评分以及HDS-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chinski评分、ADL评分以及HDS-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采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脑缺血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黄景贺
关键词:纳洛酮脑梗死性痴呆
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并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和安全性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并血管性痴呆(V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并VD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每组48例。单一组采用多奈哌齐治疗,联合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多奈哌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痴呆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ERP)参数、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水平、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单一组(83.33%,40/48),P<0.05。治疗后,联合组HDS、MMSE评分均高于单一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潜伏期N2值低于单一组,波幅P3值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IL-1β、CRP水平均低于单一组(P均<0.05);SOD高于单一组,MDA低于单一组(P<0.05);NO水平高于单一组,ET-1水平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并VD,可调节ERP参数,改善患者的炎性状态、氧化应激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痴呆严重程度,提高临床效果,且具有安全性。
黄景贺贾贺陈艳芳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性痴呆多奈哌齐瑞舒伐他汀钙片
米氮平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米氮平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26例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3例。其中63例患者采用阿米替林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3例患者采用米氮平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抑郁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理抑郁状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观察组HAMD评分以及不良反应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患者使用米氮平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心理抑郁情况,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黄景贺
关键词:米氮平脑梗死抑郁
多巴丝肼片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多巴丝肼片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帕金森病(PD)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D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中医证候积分、不良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32%,28/31)高于对照组(67.74%,21/31),P<0.05;治疗后,研究组MoCA、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运动迟缓、肢体拘挛、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2/31)与对照组(19.35%,6/3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片联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治疗PD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缓解其不良情绪,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黄景贺陈艳芳李富慧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丝肼片
急性脑梗死患者Hcy FIB NLR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头颈部CT血管造影结果分为狭窄组(93例)与无狭窄组(168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比较狭窄组颈内动脉不同狭窄程度、不同预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上述指标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颈内动脉狭窄93例(35.6%),无狭窄168例(64.4%)。狭窄组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无狭窄组(P<0.05)。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颈内动脉狭窄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且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预测评估指标。
陈艳芳贾贺李富慧黄景贺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