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克勤
- 作品数:43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藏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高原藏族酒精性肝病的病理分析被引量:7
- 1998年
- 目的与方法:本文对150例酒精性肝病、21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穿标本的病理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在酒精性肝病中常见肝细胞的脂变、小叶肝细胞和窦周纤维化以及中性白细胞浸润,在乙型肝炎中均少见。而乙型肝炎中常见的是汇管区及其周围炎、碎屑状坏死和桥接坏死以及淋巴细胞浸润,在酒精性肝病少见,且程度轻。
- 孙克勤刘艳
-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乙型肝炎病理鉴别
- 丹参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肝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丹参对缺血再灌注 (IR)后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TUNEL法观察IR后的肝细胞凋亡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变化 ;以丹参注射液干预IR的大鼠模型 ,观察丹参对IR后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IR后肝细胞有典型的凋亡特征 ,与丹参组比较肝细胞的凋亡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IR组Bcl 2表达下调 ,而丹参组的表达量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丹参对IR后的肝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李素芝孙克勤刘厚东王茂旭杜富波王福永
- 关键词:丹参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凋亡
- 高原猝死35例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00年
- 刘智广黄跃彭东彭华孙克勤
- 关键词:病理病因
- 高原平战时肢体枪弹伤后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含量变化的特点
-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全身应激反应的特点。方法在高原高寒地区现场,将实验小型猪24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海拔351m地区小型猪由地面到达3670 m高海拔地区,模拟战时环境72 h然后致伤实验)、高原平时...
- 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杨志焕叶峰刘良明何蓉城石泉贵孙克勤
- 高原藏族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高原藏族酒精性肝病的病理改变特点 ,并与国内平原和国外者比较。方法 1 50例嗜酒者作肝活检病理观察。结果 分 5个病理类型 ,其基本病变为①肝细胞变性 ,包括大泡性脂变 ,灶状小型肝细胞 ,灶状气球样变 ;②肝细胞灶状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 ;③窦周纤维化以致发展结节性肝硬变。肝脏的病变程度与饮酒量密切相关 ,损害程度明显重于国内平原 ,轻于欧美 ,与日本相近。结论 : 与高原缺氧环境、种族差异。
- 孙克勤刘厚东姜力
- 关键词:藏族酒精性肝病病理
- 高原藏族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病理和电镜观察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病 (ALD)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2 0例高原藏族ALD患者行肝穿活检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酒精性脂肪肝 (AFL)、酒精性肝炎 (AH)、酒精性肝硬化 (ALC)常相继发生或同时存在 ,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大泡性脂变 ,窦周纤维化 ,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增生 ,小叶内灶状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无论肝超微结构改变轻重 ,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 ,尤其在A/G≤ 1的患者 ,上述改变较重。结论 贮脂细胞的活化状态直接影响到肝病进程及肝功能异常程度。
- 孙克勤李素芝张霞何贵强
-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超微结构临床病理电镜
- 高原藏族酒精性肝病病理特征及其机制
- 李素芝孙克勤王学凯雷明全刘厚东杨永勤姜力何贵强刘艳
- 该课题提出了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致肝纤维化主要原由是贮脂细胞,其次是肝细胞。而贮脂细胞的活化状态将直接影响到肝病变的进展及肝功能异常程度。肝血流调节和氧供改变是高原发生ALD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原藏族酒精性肝病
- 高原藏族酒精性肝纤维化的电镜观察
- 2000年
- 孙克勤李素芝李木成任燕
- 关键词:酒精性肝纤维化藏族电镜
- 高原寒区战时枪弹伤对健康肌肉组织酶活性和物质消耗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原寒区平、战时枪弹伤对机体健康肌肉组织酶活性和物质消耗的影响。方法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每组8头,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取背部健康肌肉组织匀浆后定量测定Na+-K+-ATP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糖元(muscle glycogen,MG)、乳酸(lactic acid,LA)、游离无机磷(Pi3+)的含量。结果①伤后2hPP组、GP组和GZ组LDH的活性分别是伤前值的3.73倍、2.76倍和2.75倍,PP组伤后2d开始降低、而GZ、GP两组从伤后2h开始逐渐上升,到5d时与平原组接近。②三组动物伤后CK均逐渐升高并于伤后12h到顶峰,PP组、GP组和GZ组分别为伤前的2.07倍、1.77倍和1.70倍。③三组动物伤后ATP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并于伤后6h达最高点,PP组、GP组和GZ组分别为伤前的2.29倍、1.75倍和1.62倍,此后逐渐下降。④三组伤后肌糖元变化规律相似,在伤后2h形成一个显著的低点,PP组、GP组和GZ组分别为伤前的81.5%、75.3%和73.8%,此后逐渐回升。⑤GZ组伤后2h时乳酸达峰值,为GP组的1.58倍,此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⑥三组动物伤后健康肌肉组织中的游离无机磷逐渐减少,伤后2d~3d出现一个显著的低点,下降的幅度大小依次为高原战时组>高原平时组>平原平时组,高原战时组最低值为高原平时组最低值的84.2%,为伤前的39.0%。结论高原战时环境枪弹伤后机体组织酶活性储备能力降低,可代偿能力下降,长时间处于高耗能状态。
- 殷作明李素芝胡德耀叶峰杨志焕林秀来宋俊刘良明石权贵何代平李楠何蓉城孙克勤刘安唐春燕
- 关键词:伤道枪弹伤酶活性
- 高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猝死的病理分析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探讨高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所致胰源性猝死者的临床病理改变。方法:7例猝死者行尸检,对全身系统脏器作病理组织观察。结果:无痛、昏迷、休克为主要表现,多器官损害为其特征,以肺水肿最突出占100% ,心脏受累和脑水肿分别占85.7% 。脂餐、饮酒、胆石不是主要因素,药物及多种应激因素应予重视。结论:低容量休克、急性肺水肿、脑水肿、急性心力衰竭是猝死的重要原因。高原缺氧对促进胰腺组织坏死起着一定作用。
- 孙克勤李素芝王福永
- 关键词:胰腺炎多器官损害猝死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