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道才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马鞍山十七冶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肉瘤
  • 2篇肿瘤
  • 2篇误诊
  • 2篇CT
  • 1篇动脉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血性
  • 1篇血肿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脂肪瘤
  • 1篇脂肪肉瘤
  • 1篇治疗慢性硬膜...
  • 1篇套叠
  • 1篇体层摄影
  • 1篇脓肿
  • 1篇缺血性坏死
  • 1篇人肠
  • 1篇主动脉

机构

  • 5篇马鞍山十七冶...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马鞍山市十七...
  • 1篇十七冶医院

作者

  • 8篇李道才
  • 2篇朱玉胜
  • 2篇阮洪斌
  • 2篇童朝阳
  • 2篇胡中华
  • 1篇周科峰
  • 1篇颜志平
  • 1篇江涛
  • 1篇程鸣
  • 1篇吴林霖
  • 1篇尚新生
  • 1篇胡忠华
  • 1篇商谦
  • 1篇张睿
  • 1篇徐长生
  • 1篇江涛

传媒

  • 3篇中国厂矿医学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部CT检查诊断腹膜后脂肪肉瘤二例被引量:1
2007年
李道才
关键词:脂肪肉瘤腹膜后肿瘤脂肪瘤
肝脓肿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提高CT诊断肝脓肿的正确率及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有较完整CT资料的肝脓肿13例。结果13例中病灶发生部位以肝右叶最常见,占10例。主要征象有:"环征"12例(双环征10例、三环征2例),"晕征"10例,延迟期病灶缩小征7例,"花瓣征"5例。结论肝脓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及对病变的病理演变过程的充分认识可以提高诊断率。
胡中华李道才童朝阳
关键词:肝脓肿误诊
成人肠套叠的多排螺旋CT诊断
2008年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多排螺旋CT诊断成人肠套叠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3例成人肠套叠的多排螺旋CT表现。主要重建方法为多平面重建法(MPR)。结果主要征象有"靶征"10例,典型"剑鞘征"8例。继发明显肠梗阻6例,肠穿孔2例。合并肠道原发性病变11例。结论成人肠套叠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多排螺旋CT扫描及重建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胡中华李道才童朝阳周科峰
关键词:肠套叠成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严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1例报告
2003年
阮洪斌李道才江涛茅明凯
关键词:CT颅脑损伤脱水剂抗感染
微创闭式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2001年
阮洪斌李道才程鸣徐长生江涛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主动脉异位引起的Budd-Chiari综合征1例
2008年
朱玉胜尚新生李道才胡忠华商谦
介入治疗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010年诊断明确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8例,经对侧股动脉穿刺将微导管超选入股骨头供血动脉选股内外动脉,分别缓慢注入654-II10mg、丹参20ml、低分子右旋糖酐40ml、尿激酶10万单位,术后从患肢足背静脉泵入尿激酶20万单位维持3天,第五天再次行第二次介入治疗。结果 8例患者,共9个髋关节,进行介入治疗后,临床体征完全缓解或消失的有7例,8个髋关节,部分病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和新骨形成。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朱玉胜吴林霖李道才张睿田德名颜志平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
肋骨纤维肉瘤误诊为转移瘤
2007年
李道才
关键词:肋骨纤维肉瘤误诊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