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腓骨干骺端软骨母细胞瘤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男,1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疼痛半月就诊。查体:左腓骨下段增粗,压痛较明显。余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 李凤陈张伟兰国宾王浩孙晓霞
- 关键词:软骨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
- 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膀胱憩室癌是膀胱憩室内少见的恶性上皮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现通过对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进而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指导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恰当的检查、治疗方法以及制定术后随访策略,改善患者的生存预期。
- 王浩于代友
- 关键词:憩室血尿X线计算机
- 子宫输卵管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逐渐年轻化。引起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但是输卵管源性不孕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首要原因,占20%~35%^([1])。对于子宫的解剖异常、宫腔及输卵管病变等方面的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2])。传统的造影剂是碘化油,它是一种植物油与碘结合的复方制剂,它刺激性大.
- 王浩
- 关键词:输卵管HSG假阳性子宫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阻塞
- 膀胱憩室癌的诊治现状被引量:1
- 2017年
- 膀胱憩室癌发病率低,无明显特异性临床表现,只依靠临床症状诊断该病存在较大困难,需结合相关辅助检查进行诊断。近年来,影像学设备日趋完善,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诊断各类疾病。本文整理膀胱憩室癌的各类辅助检查手段,并比较其优劣,为临床能合理地选择检查方法诊断膀胱憩室癌提供依据。
- 李凤陈王浩陈雯孙晓霞张伟兰国宾
- 关键词:膀胱憩室癌CT膀胱造影
-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正常肝脏和脂肪肝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采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探讨正常肝脏及脂肪肝肝实质碘含量及能谱曲线特征。方法:选取133例非肝脏器质性病变患者及32例脂肪肝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肝脏、腹主动脉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正常肝脏在门脉期的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44±0.06)和(1.44±0.25),脂肪肝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38±0.05)和(1.16±0.15)。正常肝脏与脂肪肝肝实质的NIC值和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3,t=6.07;P<0.05)。结论:脂肪肝背景对正常肝脏的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有明显影响。
- 孙晓霞张桂成马宇温杰王浩于代友张文强
- 关键词:肝脏脂肪肝碘含量
- 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疑似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患者97例,均行关节镜确诊后再行X线摄影和MRI检查。结果 疑似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患者97例,经关节镜诊断确诊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患者84例。经X线摄影诊断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准确率为59.79%。经MRI诊断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准确率为74.23%。MRI诊断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准确率高于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诊断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灵敏度高于X线摄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RI与X线摄影诊断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诊断Kappa值高于X线摄影。结论 MRI诊断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准确率优于X线摄影,且诊断灵敏度高。
- 张伟李凤陈陈雯王浩郭福庆刘闯
- 关键词: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
- 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相关疼痛的研究进展
- 子宫输卯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是目前临床上诊断不孕症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HSG对子宫和输卵管的评价是不孕症检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检查过程中的疼痛.疼痛不但影...
- 王浩
- 膀胱憩室癌的CT表现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膀胱内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膀胱憩室癌患者的CT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形态、边界、转移或侵犯以及强化特点、憩室颈部的肿块范围、憩室的数量。结果CT表现特征为憩室内结节或肿块,呈宽基底或部分带蒂,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影或混杂密度影,局部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结节或肿块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延迟扫描可见对比剂大部分充填。结论CT对膀胱憩室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膀胱憩室癌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浩陈雯李凤陈于代友徐丽娜
- 关键词:膀胱肿瘤憩室体层摄影术
- 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相关疼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不孕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在不孕症原因的检查中,对子宫和输卵管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是目前临床上评价子宫和输卵管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安全、简单快捷、动态观察、适时抓拍、图像清晰,同时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HSG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最常见者是检查过程中产生的疼痛,疼痛不仅影响检查的质量和结果,而且关系到检查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探讨HSG检查过程中相关疼痛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缓解方法,有助于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及个性化治疗。合理的个性化方案的选择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进而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本文就HSG检查中相关疼痛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缓解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 王浩于代友
-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疼痛
- 正常肝脏双源CT双能量扫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测量的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特征,建立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参考值。方法对133例非器质性病变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肝脏、腹主动脉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正常肝脏在门脉期的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44±0.06和1.44±0.2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正常肝脏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获得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可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 孙晓霞张桂成马宇温杰王浩于代友张文强
- 关键词:肝脏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