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珍

作品数:14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质激素
  • 5篇激素
  • 4篇痛风
  • 4篇中医
  • 4篇关节炎
  • 4篇风湿
  • 4篇补肾
  • 3篇性关节炎
  • 3篇糖皮质
  • 3篇糖皮质激素
  • 3篇滋阴补肾
  • 3篇类风湿
  • 3篇活血
  • 3篇健脾
  • 3篇健脾活血
  • 2篇证候
  • 2篇清热
  • 2篇清热法
  • 2篇活血法
  • 2篇激素使用

机构

  • 14篇江西省中医院
  • 4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14篇张艳珍
  • 10篇喻建平
  • 4篇王建明
  • 3篇阎小萍
  • 1篇陶庆文
  • 1篇徐卫东
  • 1篇王昊
  • 1篇李学勇
  • 1篇张英泽
  • 1篇杨军平
  • 1篇陈国忠

传媒

  • 2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研...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风湿病与关节...
  • 1篇焦树德诞辰九...

年份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滋阴补肾法治疗糖皮质激素后副作用9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回顾性分析本院风湿科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副作用的92例患者。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采用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开始使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10g,口服,Tid,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在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面色潮红、痤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方面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增加,对照组变化较治疗组明显(P<0.05);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临床使用滋阴补肾兼以清热的汤剂也可起到相应的效果,但是汤剂的依从性较成药的依从性差,故建议计划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可以在治疗的初期加服知柏地黄丸,可极大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张艳珍喻建平
关键词:滋阴补肾法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健脾活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0例,中药组(30例)用健脾活血法结合辨证加味治疗;西药组(20例)用消炎痛结合甲氨喋呤治疗;中西医组(20例)综合两种方法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各采取空腹血清测定ACTH与VEGF水平。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为80.0%,西药组为85.0%,中西医组为95.0%,以中西医组疗效为优(P<0.05)。血清ACTH水平: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中西医组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1);VEGF含量: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中西医组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1)。结论健脾活血中药能显著升高RA患者血清ACTH水平,降低血清VEGF含量,具有类似西药的改善病情作用。
喻建平张艳珍李学勇熊箭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健脾活血法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由病例分析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我科2005年成功救治的1例以“重度肺动脉高压、肢端坏疽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重症SLE患者进行病例分析。结果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该患者得到成功救治。结论重症SLE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于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激素、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积极而细腻的针对重度肺动脉高压、重症肢端坏疽的对症处理,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中西并用,协同作战,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王建明阎小萍王昊陶庆文张艳珍
关键词:病历分析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结合
结合西医分期,分型辨治痛风初探
笔者学习先贤理论、治验,阅读大量文献,结合大量临证实践中的体会,认为“虚、浊、热、瘀”是痛风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痛风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热痹阻经脉、骨节为标,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浊毒内蕴、温热搏结,浊疼互结贯穿了整个...
王建明张艳珍阎小萍
关键词:痛风病因分析中医分型辨证论治药理作用
文献传递
滋阴补肾清热法治疗大量糖皮质激素使用后副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糖皮质激素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以来,其显著的治疗作用使之成为临床救治危难重病的常用药物,而其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所造成的大量副作用又令人望而生畏。
张艳珍喻建平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滋阴补肾风湿病
ACTH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不同证候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水平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医不同证候间的分布规律,逐步建立中医治疗RA在微观指标方面的客观评价体系,完善中医痹病的研究。方法:选取60例RA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辨证分型标准进行分组,对纳入病例记录临床表现,进行整体评估,并测定ACTH浓度,分析不同证型间ACTH的表达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寒湿痹阻组ACTH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肾阴虚和肾气虚寒组ACTH水平显著降低(P<0.01);②组间比较,寒湿痹阻、肝肾阴虚、肾气虚寒3组ACTH水平明显低于湿热阻络组(P<0.01),肾气虚寒组ACTH水平比肝肾阴虚组及寒湿痹阻组有降低趋势,但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A中医各证型的ACTH浓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寒湿痹阻及肾气虚寒、肝肾阴虚型RA患者存在ACTH表达水平明显低下,提示ACTH分泌水平与RA中医主要证候具有相关性。
杨军平邱丽瑛喻建平张艳珍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中医证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滋阴补肾清热法治疗大量糖皮质激素使用后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以来,其显著的治疗作用使之成为临床救治危难重病的常用药物,而其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所造成的大量副作用又令人望而生畏。糖皮质激素在许多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重要。对于许多风湿免疫疾病如系统...
张艳珍喻建平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副作用
文献传递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生物制剂不良反应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预防生物制剂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干预治疗组在应用生物制剂前15d,根据不同体质类型进行辨证论治并贯穿整个生物制剂治疗周期;非干预治疗组单用生物制剂,疗程同干预治疗组。观察两组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结果干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20);非干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干预治疗能有效降低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喻建平张艳珍陈国忠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生物制剂
健脾活血补肾汤对CIA大鼠血清IL-17及OPG/RANK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活血补肾汤对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索健脾活血补肾汤保护强直性脊柱炎关节骨质破坏潜在的分子药理机制。方法利用弗氏完全佐剂和牛Ⅱ型胶原建立大鼠关节炎(CIA)模型,自造模成功后第3天起分别按健脾活血补肾汤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及生理盐水给予大鼠灌胃处理,每天1次,连续灌胃30d,处死大鼠,心脏采血取血清,用ELISA夹心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7、OPG及RANKL表达水平。结果健脾活血补肾汤高、中、低各剂量组CIA大鼠血清IL-17及RANKL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PG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补肾汤可能通过降低CIA模型大鼠血清中IL-17及RANKL表达水平,升高OPG表达水平,而起到延缓关节炎性损伤所致的骨质破坏的作用。
喻建平徐卫东张艳珍陈国忠薛燕风
关键词:骨保护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从“虚、浊、热、瘀”辨证痛风浅谈被引量:31
2012年
目前中医学术界对痛风发病的认识尚未一致。学习先贤理论、治验及阅读大量文献,结合临证实践的体会,认为"虚、浊、热、瘀"是痛风发生发展的病机关键。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加之平素嗜食膏粱厚味,或饮酒、劳欲过度,日久湿浊内停而发病。脾失健运则升清降浊无权,肾失气化则分清泌浊失司,人体水液不能正常运化,导致湿浊热毒内生,阻于骨骼、经络、关节,致血行不畅,血滞为瘀,浊瘀互结而成。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热痹阻经脉、骨节为标,本虚标实。
王建明张艳珍张英泽阎小萍
关键词:痛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