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滨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分枝杆菌
  • 3篇杆菌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微阵列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结核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 2篇恩替卡韦
  • 2篇非结核分枝杆...
  • 2篇肝炎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蛋白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免疫

机构

  • 9篇滨州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王建
  • 2篇王妍
  • 2篇赵新惠
  • 1篇刘敏
  • 1篇李霞
  • 1篇赵辉
  • 1篇刘观斌
  • 1篇樊学英
  • 1篇张盟
  • 1篇潘士虎
  • 1篇高德杰
  • 1篇赵连锋
  • 1篇高远征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滨州市中心医院诊治的94例NAFLD伴CHB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中医候症积分变化情况、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49%(43/47)比72.34%(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试验组治疗后主症总分、次症总分及中医症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5.26±1.02)分比(6.05±1.21)分、(3.12±0.59)分比(3.58±0.65)分、(8.38±1.61)分比(9.63±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35.24±1.95)U/L比(38.47±2.21)U/L、(23.18±3.24)U/L比(25.56±3.58)U/L、(14.25±1.87)μmol/L比(15.48±2.06)μmol/L、(30.43±1.78)U/L比(34.51±2.14)U/L、(115.27±11.85)μg/L比(126.58±12.34)μg/L、(98.75±10.42)μg/L比(117.25±11.81)μg/L、(87.51±7.63)μg/L比(93.05±8.54)μg/L、(114.65±9.86)μg/L比(127.49±10.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NAFLD伴CHB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指标水平,阻止肝纤维化病变。
王妍赵连锋王建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安络化纤丸恩替卡韦
PNB/TCH生长试验和DNA微阵列基因芯片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对硝基苯甲酸/噻吩-2-羧酸肼生长(PNB/TCH)和DNA微阵列基因芯片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临床分离株菌种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的痰分枝杆菌培阳分离菌2175株,分别采用PNB/TCH生长试验和DNA微阵列基因芯片鉴别NTM,比较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结果PNB/TCH生长试验初步鉴定NTM 93株,占4.28%,DNA微阵列基因芯片鉴定NTM 79株,占3.63%,PNB/TCH生长试验初步鉴定的93株NTM中,有14例为假NTM(15.05%);PNB/TCH生长试验鉴定NTM的阳性检出率低于DNA微阵列基因芯片;79株NTM中,占比前3位的依次为胞内分枝杆菌株(37.97%)、堪萨斯分枝杆菌(21.52%)、鸟分枝杆菌(16.46%)。结论传统对硝基苯甲酸/噻吩-2-羧酸肼生长试验鉴定NTM特异性较低,采用DNA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鉴定NTM准确,临床参考价值较大。
王建胡立珍张国翠赵辉陈子芳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菌种鉴定
滨州市中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究滨州市中心医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感染病原菌、细菌耐药性的调查结果。方法滨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对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 982例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 684例,女6 298例,年龄(40.25±8.99)岁,年龄范围为18~71岁,检测分析感染病原菌的类型、病原菌中病原微生物的构成情况、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耐药性。结果 13 982份标本中,分离出阳性样本1 453份,阳性率10.39%(1 453/13 982)。阳性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共1 67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42株、革兰氏阴性菌925株、真菌202株、病毒103株。在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对阿奇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具有明显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万古霉素、氯霉素、莫西沙星不具有明显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当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具有明显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不具有明显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能够增加病原菌的耐药率,通过对常见的病原菌进行有效的药敏试验,结合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能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赵新惠刘敏王建张国翠
关键词:抗生素病原菌细菌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用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用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为这32例患者均使用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这些患者骨折好转的时间为10~18周,平均好转的时间为(12.6±3.1)周。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均未出现不愈合、延迟愈合以及固定松动等现象。我院采用Maryland评分法对这32例患者足部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显示,在这32例患者中,复位效果为优的患者有11例,为良的患者有16例,为可的患者有4例,为差的患者有1例,其复位的优良率为84.38%。手术前,患者的Bobhler’s角(跟骨交叉角)和Gissane角(跟距角)分别为:(-7.13±0.24)°和(102.12±0.97)°。手术后,患者的Bobhler’s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1.98±0.31)°和(120.98±0.88)°。手术后,患者Bobhler’s角和Gissane角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手术前,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后,在这3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皮瓣顶端及皮缘坏死,有1例患者出现了腓肠外侧皮神经损伤,有1例患者出现了腓骨肌腱炎,有1例患者出现了距下关节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结论:对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使用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潘士虎王建
关键词: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及果糖胺检测在效果观察
2023年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轻链(LC)定量及果糖胺(FMN)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以2020年3-2022年3月份住院的80名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为研究对象,以70名健康者为研究对象,以70名为对照。取两组大鼠空腹静脉血各2-3mL,用硝基四氮唑蓝比色法检测FMN的含量,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和LC值。对两组的各项指标情况加以对比。结果 在IgA型病人方面,其IgA指标比起IgG型、LC型以及对照组都更高;针对IgG以及LC型病人,其IgA较之对照组更低,在IgG型病人中,其IgG比起IgA、LC以及对照组都更高;在κ/λ方面,与对照组作比较,不论是IgAκ、IgGκ,还是LCκ型的病人,都比之更高;而IgAλ、IgGλ以及LCλ型的病人都比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特异度方面,比起FMN以及IgA+FMN+κ/λ而言,IgA、κ/λ以及IgA+κ/λ都更高一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诊断敏感度方面,IgA则更低一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N对IgA型MM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结合免疫球蛋白和LC的定量测定,可以减少IgA型MM的误诊和漏诊,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霞王佃成王建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清免疫球蛋白果糖胺
苏尔加分枝杆菌肺病感染1例诊断报道
2023年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部感染呈上升趋势^([1]),NTM肺部感染较为常见的菌种有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和鸟分枝杆菌等^([2-4])。苏尔加分枝杆菌也是NTM的一种类型,属于Ⅱ群暗产色菌。据国内研究报道,苏尔加分枝杆菌临床分离率较低^([5-8]),是一种罕见的分枝杆菌,可导致肺部感染或皮肤感染等^([7-9])。
孙义军劳海黎刘观斌高德杰王建张国翠
关键词:分枝杆菌感染肺疾病
恩替卡韦单药与联合益生菌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应用恩替卡韦单一治疗和恩替卡韦联合益生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滨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诊治的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单一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情况、血氨(BUN)及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害菌/有益菌比例、BUN、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及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酶水平低于对照组[(10.52±1.35)%比(11.38±2.19)%、(70.26±6.94)μmol/L比(76.34±10.59)μmol/L、(32.76±4.27)μmol/L比(36.82±6.41)μmol/L、(51.82±6.37)U/L比(56.34±5.74)U/L、(37.83±5.61)U/L比(42.75±12.89)U/L、(42.67±11.84)U/L比(48.16±13.49)U/L、(118.76±23.65)μg/L比(129.24±21.16)μg/L、(74.34±17.58)μg/L比(82.39±20.05)μg/L、(127.65±12.23)mg/L比(138.97±11.76)mg/L、(107.78±23.47)mg/L比(119.65±22.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64%(39/44)比70.45%(31/44)、4.55%(2/44)比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4.06,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中,恩替卡韦联合益生菌可有效调节胃肠道功能,降低BUN水平,进而更利于肝功能恢复,减轻肝纤维化进程,提高疗效,且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妍付成涛王建高远征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恩替卡韦益生菌
尿路感染疑似患者的中段尿样本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尿路感染疑似患者的中段尿样本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于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抽取的2300例尿路感染疑似患者中段尿样本,采取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进行病原菌分布检测,采取纸片扩散形式对药敏进行试验,对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实施回顾性探究。结果2300例尿路感染疑似患者的中段尿样本中,检测出病原菌感染690例,阳性率为30.00%;检出92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51株(70.77%),革兰阳性菌231株(25.11%),真菌38株(4.13%)。检出病原菌的中段尿标本以泌尿外科、肾内科以及重症病房为主,分别为38.99%(269/690)、22.61%(156/690)、14.20%(98/690)。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头孢噻肟的耐药性高,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低;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链菌素的耐药性高,对呋喃妥因、替考拉宁、氯霉素的耐药性低。结论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样本当中的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的耐药性比较高,临床的主治医师应高度关注患者中段尿样本当中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按照药敏检测结果来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尽可能降低病原菌耐药情况发生。
赵新惠樊学英劳海黎王建张国翠
关键词:尿路感染中段尿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微阵列芯片技术在耐多药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微阵列芯片技术在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经滨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245例住院肺结核患者的标本(痰液标本125例和痰培养分离菌株120例)。痰液标本同时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和传统培养法检测其结核杆菌阳性率。痰液标本和分离菌株均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进行肺结核耐多药检测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125例痰液标本经DNA微阵列芯片技术和痰培养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8.4%(73/125)和24.8%(31/125),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0,P<0.001)。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125例痰液标本和120例分离菌株,共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9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7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92例检出耐药者41例,其中耐异烟肼15例,耐利福平19例,同时耐两种药物7例。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胞内分枝杆菌4例,堪萨斯分枝杆菌2例,鸟分枝杆菌1例。结论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周期短,能同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检测和菌种鉴定,对MDR-TB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国翠王建劳海黎张盟孟庆捷
关键词: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肺结核病异烟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