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标
- 作品数:18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老年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运用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两种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66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老年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接受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肩关节功能,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Neer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91%,与对照组的84.8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Neer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3例钢板与肩峰撞击综合征,3例螺钉穿入肩关节,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大结节移位,并发症发生率为3.0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老年人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运用Philos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两种方式治疗疗效相似,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 张文标余斌梁显球黎浩晖伍志健邓征智
- 关键词:肱骨近端复杂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 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足背皮温,截肢(趾)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3.56±0.38)分低于对照组的(4.95±0.4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肢足背皮温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患肢足背皮温(30.84±0.58)℃高于对照组的(30.01±0.2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截肢(趾)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运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治疗后,不仅可以缓解疼痛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肢足背皮温,降低截肢(趾)率,其临床价值较显著。
- 张文标余斌黎浩晖邓征智黄绍贤梁显球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 2022年
- 目的探索脊椎骨折患者运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38例(2019年5月-2021年5月)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1∶1分组形式分两组,其中19例采用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19例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指标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椎体前缘高度比、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Cobb角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皮质醇、椎体前缘高度比、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对、Cobb角各项指标更优,组间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5.26%,并发症对照组26.32%,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价值存在(P<0.05)。结论脊椎骨折患者选择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更优,安全性良好,术后恢复速度较快,具有推广意义。
- 邓征智陈志军丁小科张文标伍志健
- 关键词: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脊椎骨折
- 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微创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微创动力髋关节螺钉(DHS)治疗,观察组使用PFNA治疗。结果术后进行1年随访观察。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5%、5%,远好于对照组的82.5%、17.5%(P<0.05)。结论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伍志健余斌梁显球陈志军张文标
- 关键词:DHSPFNA股骨粗隆间骨折
- 关节镜下保残重建与非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保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与非保残重建ACL对ACL断裂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ACL断裂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保残组(41例,行关节镜下非保残重建ACL进行治疗)、保残组(41例,行关节镜下保残重建ACL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18个月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术后1、18个月隧道扩张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术后6、12、18个月两组患者辛辛那提膝关节评分系统(CKRS)评分均升高,保残组均高于非保残组;与术前比,术后6、12、18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患侧被动重现角度均降低,且保残组均低于非保残组;与术后1个月比,术后18个月两组患者股骨隧道、胫骨隧道扩张度均升高,但保残组均低于非保残组(均P<0.05);随访18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保残重建ACL术治疗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减轻对骨隧道扩张度的影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
- 冯朝毅黄绍贤余斌黎浩晖张文标
- 关键词:交叉韧带关节镜膝关节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Gamma髓内钉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住院指标、 Harri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8.1%、 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2%、 80.5%(P <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手术后2周、手术后4周,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及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生活质量高,值得临床选择。
- 张文标黎浩晖余斌邓征智伍志健
- 关键词:手术方法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 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取俯卧位,以滑脱椎体为中心行背部后正中切口。患者行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后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手术时间为1.9~3.4小时,平均2.25±0.51小时;术中出血量为200~485ml,平均345.22±9.88ml。术中8例出现硬脊膜撕裂,修补后愈合;3例出现脑脊液漏,经引流和加压包扎后愈合。结论:单枚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伍志健郑金财丁小科张文标黎树佳
- 关键词:单枚椎间融合器椎弓根钉棒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
- 髋关节置换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髋关节置换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密度、生活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骨密度、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骨密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快,住院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骨密度。
- 张文标邓征智黎浩晖余斌梁显球
- 关键词:骨质疏松髋关节置换骨密度股骨颈骨折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到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诊治的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老年患者80例,分为2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4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经治疗后的治疗成效、手术出血总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到股骨颈骨折伴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张文标
-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
- 可吸收缝线取代钢丝在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可吸收缝线取代钢丝在锁骨粉碎性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本院应用可吸收缝线取代钢丝在锁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7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至12~24个月定期复查随访。术后6~12月锁骨骨折均愈合良好,无1例感染及骨折不愈合;12月后35例患者回本院取出锁骨内固定物,均完全取出,无1例内固定物残留。结论可吸收缝线完全可以取代钢丝在锁骨粉碎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丁小科黄绍贤郑金财张文标黎树佳邓征智
- 关键词:可吸收缝线锁骨骨折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