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上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 特种微合金铁粉特性与材料性能的研究
- 粉末冶金是一种以粉末为原材料,经过成形、烧结等技术来形成具有一定特性或者用途的材料的制造过程。钢铁粉末在粉末冶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所使用的粉末总量中,仅钢铁粉末原料用量便超过了70%。昆钢利用攀枝花钒钛铁精矿,采...
- 李上
- 关键词:粉末冶金压缩性
- 文献传递
- 退火温度对微合金铁粉压缩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还原-磨选法制取的特种天然微合金铁粉具有优异的性能。为了提高铁粉的压缩性,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微合金铁粉压缩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硬度测试,探讨了晶粒大小、显微硬度对微合金铁粉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退火后粉末形貌、松装密度和流动性变化不大;但退火温度对微合金铁粉的晶粒尺寸、显微硬度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压缩性。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粉末的晶粒尺寸增大,显微硬度降低。粉末的压缩性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有所提升;同等压力下压缩性随着显微硬度的降低而提高。压力为500MPa时,显微硬度对粉末压缩性的影响最大。
- 李上鲍瑞李凤仙李韶雨易健宏
- 关键词:压缩性退火
- 气雾化粉末在半固态轧制过程中的液相渗透现象(英文)被引量:2
- 2014年
- 在氢气保护性气氛下,采用半固态轧制工艺将Al-5.8Zn-1.63Mg-2.22Cu-0.12Zr(wt%)粉末制备出生带材。研究了加热相同温度610℃(i.e.液相分数f s≈53%)时,不同的加热时间对生带材显微组织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液相渗透现象。结果表明:液相渗透程度越高,颗粒在接触界面的边界加速消失,颗粒边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在610℃下加热,保温时间由10 min延长至30 min时,η(Mg Zn2)相的数量减少,且在晶界处析出了更多的Al2Cu颗粒。Al-5.8Zn-1.63Mg-2.22Cu-0.12Zr(wt%)粉末在610℃下半固态轧制,其最优的保温时间为20~30 min。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半固态轧制工艺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带材。
- 李凤仙李韶雨李上鲍瑞易健宏
- 关键词:金属粉末
- 高能球磨法制备Fe-C超细晶/纳米晶粉末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出了平均颗粒尺寸为纳米级的超细Fe-C粉末。利用SEM、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球磨时间和转速对Fe-C超细晶/纳米晶粉末颗粒形貌、尺寸和合金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C超细晶/纳米晶粉末的过程中,颗粒尺寸随球磨时间和转速的增加而得到有效细化。当球料比为20:1、转速350r/min、球磨70 h时,颗粒细化效果最好。将球磨后平均颗粒尺寸为纳米级的粉末进行SPS烧结,烧结温度700℃时,能实现烧结体完全致密,并可有效避免晶粒的长大,该烧结体材料抗压强度达2800MPa。
- 李韶雨易建宏李凤仙李上
- 关键词:高能球磨烧结性能
- 铁粉压缩性主要影响因素概述
- 2016年
- 铁粉的压缩性对产品性能有重要影响。概述了影响铁粉压缩性的因素,其粉末自身属性包括杂质元素含量、粉末粒度及配比、颗粒形貌等。探讨了一些新工艺的影响,主要包括等静压技术,高速压制技术,温压技术,超声振动技术等。结果能为提高粉末压缩性提供理论依据。
- 李上鲍瑞李凤仙李韶雨易健宏
- 关键词:铁粉压缩性影响因素
- 天然微合金铁粉与碳粉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英文)被引量:1
- 2016年
- 将含有微合金元素Ti、C的铁粉与碳粉混合后进行机械合金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含量和球磨工艺参数对粉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的初期,粉体呈片状。此外,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颗粒尺寸减小。球磨100h后,晶粒尺寸约47nm。高含量的碳和微合金化元素将通过扩散和固溶方式进入到铁晶体中。进一步延长球磨时间,粉末变成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细小颗粒。分析了压制压力和C含量对压坯密度的影响。随C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压缩性降低。
- 李凤仙李韶雨李上鲍瑞易健宏
- 关键词:机械球磨微观结构晶粒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