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明

作品数:3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8篇法律
  • 4篇司法
  • 4篇诉讼
  • 3篇刑事
  • 3篇刑事诉讼
  • 3篇推定
  • 3篇无罪
  • 3篇无罪推定
  • 2篇刑法
  • 2篇刑法典
  • 2篇隐私权
  • 2篇人权
  • 2篇商业秘密
  • 2篇私权
  • 2篇起诉
  • 2篇起诉制度
  • 2篇侵权
  • 2篇人格权
  • 2篇罪刑
  • 2篇律制

机构

  • 22篇秦皇岛广播电...
  • 6篇莆田学院

作者

  • 22篇李俊明
  • 6篇李皓天

传媒

  • 6篇河北广播电视...
  • 3篇克山师专学报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2篇绥化师专学报
  • 2篇青年与社会
  • 1篇锦州师范学院...
  • 1篇呼兰师专学报
  • 1篇吉林广播电视...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统计与管理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我国社会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向被引量:1
2012年
社会公共服务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下我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还存在着一些缺失。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还权于民,坚持改革开放的效率与公平,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公民,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俊明李皓天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服务政治文明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探讨
2003年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内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商业秘密侵权现象日益增多。如何界定商业秘密的内涵与范围 ,认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 ,在立法与司法、执法实践中更好地保护商业秘密 。
李俊明
关键词:商业秘密侵权认定法律责任
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及其立法完善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个人主体意识的迅速觉醒,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的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应用,人们在受益于高度发达的科技成果时,隐私权也面临着种种被侵害的可能。所以,加强公民隐私权立法、司法和执法保护,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伦理,对于构建幸福、文明、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李俊明李皓天
关键词:隐私隐私权
论沉默权的本质及司法价值
2003年
沉默权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反封建的产物。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目前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尽管迄今为止有学者对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仍存疑义,但我国要真正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引入并确立沉默权制度有着重要的司法价值。
李俊明
关键词:沉默权司法价值法律制度人权无罪推定原则
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几个结合点
2002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电大的公共必修课 ,对帮助学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重大 ,随着时代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需要不断改进方法 。
李俊明
关键词:哲学教学教学方法
论单位犯罪的概念界定及其刑事责任被引量:1
1999年
李俊明
关键词: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刑法典资格刑罚金刑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入世后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分析
2003年
入世后,我国在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经济全球化、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有关法律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李俊明
关键词:入世商业秘密法律分析
对隐私权研究角度的认识与探索被引量:2
2003年
隐私权的保护可以从宪法和侵权法两个角度来认识。要正确确定隐私权在我国的保护途径,就应该把隐私权与其它人格权区别开来.
李俊明
关键词:隐私权宪法侵权法人格权
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表现
2013年
诚实信用原则经历了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体现了从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的飞跃,兼顾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在民事诉讼中具有独特的诉讼价值与司法价值。随着我国民事诉讼观念的转变,诚实信用原则在协调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法院之间关系的作用愈益增大。
李俊明李皓天
关键词:民事诉讼诚实信用
论不起诉制度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问题被引量:1
2003年
我国刑诉法关于“被不起诉人”的提法有待商榷 ;应赋予尽可能多的被不起诉人以申诉权 ;保证被害人的自诉权及其利益。认识不起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完善我国不起诉制度有重要意义。
李俊明
关键词:不起诉法律实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