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良飞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oll样因子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Toll样因子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信号通路在不同侵袭性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细胞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已知高侵袭能力)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较低侵袭能力)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LR4及MyD88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并对比其差异.结果 无论从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及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均表达HMGB1、TLR4和MyD88.在mRNA水平,MDA-MB-231表达TLR4是MCF-7的(10.43±4.00)倍,表达MyD88是(2.09±1.50)倍(P<0.01)而HMGB1均高表达,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蛋白水平,MDA-MB-231表达TLR4是MCF-7的(9.18±3.20)倍,表达MyD88是(2.52±1.00)倍(P<0.01)而HMGB1均高表达,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细胞株TLR4及MyD88的表达水平与其侵袭能力一致,TLR4/MyD88的高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不良预后的分子标志.
- 吴坤琳张惠灏朱有志余良飞孔令君王宗财陈玲陈祥锦
- 关键词:乳腺癌髓样分化因子88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20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MGB1基因的表达.从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的乳腺癌数据库中按时间顺序连续选择100例不同分期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B1蛋白的表达,分析HMGB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HMGB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量及蛋白表达率均较高,分别15.94±1.42比1.29±0.41、66%比18%(P<0.01);HMGB1蛋白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及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检测HMGB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分析.
- 张惠灏朱有志吴坤琳余良飞孔令君王宗财陈玲庄和珠王燕钦陈祥锦
- 关键词:乳腺癌高迁移率族蛋白B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 纳米炭在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研究纳米炭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例cN0DTC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纳米炭组和未使用组各45例,均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加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统计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个数、微小淋巴结个数、转移淋巴结个数、转移例数、染色淋巴结个数及转移情况、甲状旁腺误切个数,监测术后24,48,72h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的水平,记录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纳米炭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总数、微小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例数、染色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误切情况及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随访12-22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死亡发生。结论:纳米炭可明显提高cN0D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尤其微小(≤2mm)淋巴结的数目。染色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对肿瘤的准确分期及局部控制有所帮助;同时可保护甲状旁腺,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 张惠灏朱有志吴坤琳孔令君王宗财陈玲余良飞庄和珠王燕钦陈祥锦
- 关键词:纳米炭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旁腺
- HMGB1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侵袭作用的实验研究
- 背景: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乳腺癌转移是致死的首要原因,其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步骤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大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经个体化及综合治...
- 余良飞
- 关键词:乳腺癌高迁移率族蛋白B1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