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红

作品数:21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卵巢
  • 6篇多囊
  • 6篇多囊卵巢
  • 6篇多囊卵巢综合
  • 6篇多囊卵巢综合...
  • 6篇中医
  • 6篇综合征
  • 6篇卵巢综合征
  • 5篇医经
  • 5篇子宫
  • 5篇子宫腺
  • 5篇子宫腺肌
  • 4篇痛经
  • 4篇子宫腺肌病
  • 4篇腺肌病
  • 4篇肌病
  • 3篇异位症
  • 3篇治疗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机构

  • 18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市鼓楼中...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鼓楼中医...
  • 1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北京市怀柔区...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20篇王东红
  • 7篇马丽爽
  • 3篇刘雁峰
  • 3篇朱亚春
  • 3篇史梅莹
  • 3篇王莹
  • 2篇赵丽颖
  • 2篇王铁枫
  • 2篇肖承悰
  • 2篇王艳英
  • 2篇康佳
  • 2篇曹茜
  • 1篇余燚薇
  • 1篇刘风华
  • 1篇姚春海
  • 1篇李以良
  • 1篇杨艳环
  • 1篇夏仲元
  • 1篇汤玲
  • 1篇杨永升

传媒

  • 4篇北京中医药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医眼科...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现代中医临床
  • 1篇北京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穴推拿、针刺联合贴压治疗中青年女性视疲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观察耳穴推拿、针刺联合贴压法治疗中青年女性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诊治的中青年女性视疲劳患者60例(12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每日3次;治疗组予耳穴推拿、针刺联合贴压治疗,每周1次;2组均治疗28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28 d记录2组的视疲劳症状评分、视疲劳起始时间以及日视疲劳次数。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后1 d和28 d,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1d)=15.674,P=0.000;χ^(2)_(28d)=6.986,P=0.030)。(2)视疲劳症状评分:治疗后1 d和28 d,2组较治疗前眼部、眼外症状评分均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1 d,治疗组视疲劳眼部及眼外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_(眼部)=2.152,P=0.036;t_(眼外)=2.102,P=0.040);治疗后28 d,治疗组眼外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3,P=0.031),而2组间比较,眼部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视疲劳起始时间:治疗1 d较治疗前,治疗组起始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75,P=0.000),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2组较治疗前视疲劳起始时间均有延长,均有统计学意义(Z_(治疗组)=-4.575,Z_(对照组)=-3.666,均P=0.000)。2组间比较,治疗1 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8,P=0.049);治疗后28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日视疲劳次数:2组治疗后1 d和28 d,较治疗前日视疲劳次数均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Z_(1d)=-4.554,Z_(28d)=-4.607,均P=0.000;对照组:Z_(1d)=-2.567,P=0.010;Z_(28d)=-3.083,P=0.002)。2组间比较,治疗组日视疲劳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_(1d)=-2.564,P=0.010;Z_(28d)=-2.537,P=0.011)。(5)不良反应: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耳穴推拿、针刺联合贴压法治疗视疲劳的总
许玉霞杨永升马丽爽卞云影郭昊仙李丽红毕徐齐王东红
关键词:视疲劳肝劳
肖承悰运用对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经验被引量:7
2016年
肖承悰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主要因经行、术后及产后摄生不慎;或房事不节,损伤肾之阳气,肾阳亏虚,阳虚生寒;或冒雨涉水、感寒饮冷,寒邪趁虚入里,外寒引动内寒,血为寒凝,经脉气血凝滞,久致成瘀,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停滞冲任、胞宫,日久则逐渐形成癥瘕,而致不通则痛,导致痛经的发生。子宫腺肌病痛经主要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为本,寒凝血瘀为标。肖老临证强调诊断清楚,中医辨证为主,西医辨病为辅,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分期论治,补消结合,温通并用。经前及经期温经活血止痛为主,兼以温肾助阳;经后期温肾助阳为主,兼以散结消癥。
马丽爽朱亚春王东红肖承悰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痛经老中医经验
从真机期角度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从真机期的概念、真机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意义及名家对真机期的看法等3个方面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认为寻找真机期对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还应该注重调整阴阳平衡、顺应阴阳转化。
王东红江媚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阴阳转化
肖承悰运用温肾散寒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经验被引量:11
2023年
总结肖承悰教授运用温肾散寒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临证经验。认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基本病机是肾阳不足为本、寒凝血瘀为标,主张以温肾散寒活血为基本治法进行分期论治。经前期及经期治以温肾散寒、活血止痛,常用胡芦巴丸合失笑散加减化裁;经后期治以温肾散寒、活血消癥,常用新拟胡芦巴丸,并坚持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注重标本同治。
王梦雨汤玲马丽爽王东红肖承悰(指导)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痛经名医经验
通络止痛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通络止痛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将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妇科收治的90例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络止痛汤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盆腔包块大小、盆腔积液及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盆腔包块大小、盆腔积液、子宫和卵巢的PI和RI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低于对照组(P <0.05),子宫PSV指标和卵巢PSV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和卵巢的PI和RI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通络止痛汤能够调节寒凝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盆腔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盆腔血瘀微环境,缓解患者寒凝血瘀络阻症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王静芳蔡冬燕赵丽颖毕超王东红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凝血瘀证通络止痛汤盆腔积液
基于聚类与因子分析探讨女性乳腺良性结节中医证候规律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研究女性乳腺良性结节中医证候要素和证候类型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方法,前瞻性收集女性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乳腺症状、月经情况、中医症状、体征及舌脉等四诊信息,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女性乳腺良性结节中医证素特点和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共收集419例女性乳腺良性结节相关资料,筛选得到27个核心条目。系统聚类结果涉及证候要素9项,包括病性证素气滞、阳虚、痰、气虚、血瘀,病位证素肝、肾、脾、胞宫。K-means聚类得到3类证候,第一类为冲任失调证,第二类为痰瘀互结证,第三类为肝郁气滞证,其中肝郁气滞证占比最高(51.1%),其次为冲任失调证(33.2%)、痰瘀互结证(15.7%)。因子分析证候要素结果根据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划分为气滞、阳虚、痰、气虚、血瘀,以及肝、肾、脾、胞宫。结论 女性乳腺良性结节的基本证候分布规律主要是:证候要素中病位证素为肝、肾、脾、胞宫,病性证素为气滞、痰、血瘀、气虚、阳虚;主要的证候类型为肝郁气滞证、冲任失调证和痰瘀互结证,肝郁气滞证是最常见的证候类型。
孙文杰余燚薇杨艳环时光张玉刘风华夏仲元李以良徐彩王东红赵瑞华
关键词:中医证素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肖承悰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临床经验
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腔以外部位生长,出现反复周期性出血,并形成疾病,出现症状者.中医虽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病名记载,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痛经”、...
王东红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中药治疗临床疗效
运用补肾清肝、祛痰化瘀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探讨被引量:3
2023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治疗较难取效。王东红主任秉承肖承悰教授学术思想,并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PCOS病因病机为肾虚肝热、痰瘀互阻,临床以补肾清肝、祛痰化瘀为治疗法则,采取中药汤剂与穴位埋线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月经阶段灵活配伍药物,如在行经期酌加活血化瘀之品,经后期重视滋补肝肾之阴,经间期补肾气助肾阳的同时还要酌加活血通经之品以促进卵泡排出,此期前后穴位埋线亦加用活血之穴位以助其力,经前期阴阳俱补等。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形成自身诊疗特色。
卞云影王东红许玉霞郭昊仙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穴位埋线
郭志强触诊在妇科临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中医传统诊法是以望闻问切四诊为纲,触诊则是传统四诊合参之余应中医辨证需求而发展起来的特色诊法。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中医诊法是辨证论治的基础,郭志强教授认为,妇人之体其重要特征为"阴常不足,阳非有余"。临证诊疗疾病除传统四诊之外,郭老尤注重触诊之法,通过触摸患者鼻准、手足及胸腹、腰骶等部位判断疾病之虚实寒热,并以此为据遣方用药,尤重顾护、温养、培育脾肾阳气,临证中力专而效宏。
王转红秦秋果赵玲玲王东红
关键词:触诊妇科老中医经验
肖承悰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肖承悰教授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PCOS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8.33%,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17%;各中医证型之间比较,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体质指数、多毛、痤疮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尤以痤疮改善最为明显(P<0.01)。结论肖承悰教授运用口服中药辨证治疗PCOS疗效确切,且可显著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体征。
马丽爽康佳朱亚春王莹曹茜王艳英王东红肖承悰
关键词:中医辨证多囊卵巢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