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向军

作品数:18 被引量:12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政治
  • 5篇道德
  • 4篇政治道德
  • 4篇治道
  • 4篇生产力
  • 4篇伦理
  • 4篇产力
  • 3篇道德建设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 2篇政治道德建设
  • 2篇政治伦理
  • 2篇政治伦理学
  • 2篇知识生产
  • 2篇知识生产力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人格
  • 2篇伦理学
  • 2篇共产党

机构

  • 18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中共西藏自治...

作者

  • 18篇孙向军

传媒

  • 3篇理论视野
  • 2篇伦理学研究
  • 1篇理论前沿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新东方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发展论坛
  • 1篇桂海论丛
  • 1篇天府新论
  • 1篇中共云南省委...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七大的重大理论创新
2008年
本文从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的地位、目的和历史经验进行了新的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表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范畴,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更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五个方面,阐述了党的十七大的重大理论创新。
孙向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资本生产力”: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被引量:1
2003年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把劳动力、自然力、科学技术等因素都吸纳为自己所有。
孙向军
关键词:劳动力自然力社会生产力
科技伦理: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论江泽民科技伦理思想被引量:7
2001年
科技伦理思想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问题,江泽民同志认为,科技伦理问题在21世纪将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他提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
孙向军
关键词:科技伦理
政治伦理何以可能?——关于“政治的善”的三个基本问题
2013年
政治伦理何以可能?这一问题是政治伦理学最为根本的问题,是政治伦理研究展开的前提。然而,对于这一问题却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明。许多学者在阐述他们对政治伦理的见解的时候,都没有充分意识到有效说明政治伦理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使得政治伦理因为没有坚实的根基而沦为伦理和道德的说教。
孙向军
关键词:政治伦理学伦理研究道德
政治文明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从江泽民同志首次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范畴已经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既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理论创新,又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众多的学者都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到这一新的理论增长点,对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诸多问题进行了论述与研究。政治文明何以被提出,它的内涵与实质及其现实意义是政治文明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孙向军
关键词: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制度政治内涵民主政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公平问题被引量:5
2004年
社会公平或者社会正义问题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它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证。当前 ,促进和维持社会公平 ,需要从建立正确的社会公平观、完善分配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用政策适当调节收入、照顾困难群体。
孙向军
关键词:社会公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政策
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年会暨全国党校系统“政治伦理与干部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2004年
孙向军
关键词:政治伦理学理性主义
德治:意义与核心
2003年
德治思想的提出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的一次理论创新 ,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德治的核心是政治道德建设。我国政治道德建设应当从确立新型的政治道德价值观。
孙向军
关键词:德治政治道德道德人格制度伦理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被引量:82
2013年
概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和价值进行整合凝练的需要,同时也是深化对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并引导和促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需要。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十二个价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最新概括,实现了国家精神与公民个体道德的联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清除现实文化中对价值的排斥和消解的基础上,实现核心价值观向制度精神、公民意识的转化,同时也需要执政党承担起倡导和传播的重要责任。
孙向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意识
马克思资本生产力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00年
150多年前,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不仅如此,他还详细论证了生产力——这种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物质力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如何表现为一种新的历史形式——资本生产力。这些论述集中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等著作中。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机制的作用已成为共识,资本的地位逐渐得到承认,正确认识并提高资本生产力已成为实践的迫切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整理并重温马克思资本生产力思想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向军
关键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力《资本论》经济学
全文增补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