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
- 作品数:28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社区中医药服务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9
- 2023年
- 背景 社区中医药服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利“抓手”。国内学术界在社区中医药服务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缺乏对研究成果的梳理。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社区中医药服务研究相关文献,可以从宏观层面把握该领域研究进展和热点,为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我国社区中医药服务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于2022-05-02,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我国社区中医药服务研究主题相关研究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年1月—2022年4月。通过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进行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分布及突现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关图谱。结果 共纳入文献1 440篇,国内社区中医药服务研究的发文整体呈递增趋势,2000—2005年发文75篇(5.2%),2006—2011年发文382篇(26.5%),2012—2022年发文983篇(68.3%)。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依次是施永兴(25篇)、鲍勇(16篇)、刘登(14篇)。中心度排名前5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中医药”“中医”“社区”“全科医生”“全科医学”。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12个聚类标签,聚类规模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社区”“中医药”“全科医生”。时间线分布提示“社区”“中医药”“全科医生”“中医护理”等聚类在该领域具备研究热点。从突现词来看,“家庭医生”突现值最高(8.07),“老年人”“糖尿病”“家庭医生”“医联体”“中医全科”“医养结合”是未来研究方向。结论 关注我国社区中医药服务现状、聚焦中医全科和社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是研究热点。未来该领域将更多地关注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的数字化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和中医全科医生参与下的家庭医生�
- 徐健戴芳芳潘文雷黄倩陆萍王剑峰贾环杨宇琪黄蛟灵
- 关键词:中医药学社区卫生服务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 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北片城区于2022年10月—2023年4月参加视力检测的62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视力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视力正常组(2540名)和视力不良组(3688名),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2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视力不良、看电视距离不足2 m/看电脑屏幕距离不足50 cm、在暗环境用电子产品均是儿童青少年发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OR=1.187、1.197、1.157、1.200,P均<0.05),电子产品使用时间≤1 h、持续用眼30~40 min后休息眼睛是其保护因素(OR=0.812、0.665,P均<0.05)。结论减少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发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可针对用眼行为、用眼习惯行为等因素制订干预措施,重点关注有遗传基础的高危儿童。同时应加强对师生、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活动,提高其防控意识。
- 邵洁黄蛟灵周思齐刘璀箴黄倩陈金枝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影响因素
- 家庭医生在多重慢病患者诊疗中潜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及培训需求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对社区全科医生在多病共存患者潜在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研,探讨提升策略。方法 对本项目组前期研究检验出社区潜在不合理用药(PIM)项目21项设计田野调查问卷。于2021年12月—2022年1月使用机械式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岗的236名全科医生抽取共计1 500张处方,并进行在线问卷调研。结果 21项PIM出现频率最高的项目为“地高辛用于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袢利尿剂治疗无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依赖性踝部水肿”等,对PIM条目的主观出现频率判断、全科医生的主观合理性判断、处方中实际出现客观频率进行两两差异性分析,秩和检验提示:21项潜在不合理用药条目主观合理性判断和客观出现频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项潜在不合理用药条目主观出现频率判断和主观合理性判断相比,除“硝苯地平常释剂型作为降压药物”条目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条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1个PIM的日常出现频率评估为因变量,以职称、学历等5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均非PIM日常出现频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目前家庭医生对多重慢病患者的潜在不合理用药尚缺乏主观认知,且较为普遍,应开展统一培训指导。
- 黄倩徐昕邵洁张芳朱敏周路路张胜冰黄蛟灵刘葳
- 关键词:共存病不合理用药家庭医生
- 新冠疫情下中学生心理咨询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新冠疫情期间中学生心理咨询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制调查问卷,以上海市浦东新区156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基本人口特征因素、社会网络关系因素、健康因素、认知因素和学业压力因素5个方面探讨新冠疫情下中学生心理咨询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仅有37.09%的中学生“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多数中学生接受专业心理咨询的意愿不强烈。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朋友亲密程度、与任课教师亲密程度、学业压力变化情况、新冠肺炎疫情认知程度、心理咨询认知程度、是否上过心理咨询课程是中学生心理咨询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及时向中学生普及相关知识,降低事件对中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同时应增设心理咨询课程,家庭和学校合力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 杨柳宋可玉吴雪宜蒋芝芸刘蕊黄倩邵洁黄蛟灵
- 关键词:中学生影响因素
- 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背景上海市正逐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拓展至楼宇功能社区,目前中青年楼宇人群的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尚不知晓。研究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和调整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参考。目的探讨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静安区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楼宇,在选中楼宇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中青年人群(18~59岁)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272份,本研究以其中有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经历的1137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涉及的主要调查内容为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和经济学特征、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度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包括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两方面,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楼宇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39.61%(425/1073)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39.01%(419/1074)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个性化服务需求。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职业类别、年收入、自评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信任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基本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收入、患慢性病情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团队组成了解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个性化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约40%的楼宇人群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楼宇�
- 徐健姚岗潘文雷戴芳芳黄倩刘蕊李欣周良黄蛟灵
- 关键词:卫生服务需求
- 上海市3~16岁儿童屈光进展的时间与空间差异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索城区和城郊不同年龄和屈光状态儿童屈光发育进展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近视精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城区和城郊合计10652名儿童,分析等效球镜度(SE)分布和进展及影响因素。结果城区和城郊比较,城区2年ΔSE变化最快的是7~9岁组[ΔSE(-0.96±1.19)D],城郊是10~12岁组[ΔSE(-0.60±1.08)D]。学龄期儿童2年ΔSE变化最快的依次是远视组、近视前期组、低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进展最慢(P<0.05)。基线调查年龄(β=-0.183)、基线SE(β=-0.267)、地区(β=0.300)是3~9岁组儿童屈光度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β=-0.139)、基线调查年龄(β=0.130)、基线SE(β=-0.046)、基线散光度(β=-0.086)、地区(β=0.288)是10~16岁组儿童屈光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应重视远视储备;城区7~9岁、城郊10~12岁及远视和近视前期儿童是重点监测和干预对象,应提高城区建筑物、教室和家庭布局的空间频谱。
- 邵洁黄蛟灵陈金枝高梓天黄倩张怡王玉林
- 关键词:屈光儿童
-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家庭病床服务现状,发现家庭病床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019—2021年浦东新区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服务开展情况,采用频数、构成比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1年浦东新区家庭病床平均建床率为1.80‰,其中城区平均建床率高于其他区域;从事家庭病床服务的医师以兼职为主,全科医师占比最大;2019—2021年家庭病床平均床日数变化不大,家庭病床平均费用呈下降趋势;中医家庭病床占比分别为9.93%、11.49%、15.89%,呈逐年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是区域内家庭病床服务的主要收治病种。结论:家庭病床服务的逐步发展需要发挥政策主导作用,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整合共同发力,利用智慧信息技术,优化家庭病床服务流程,凸显中医药服务优势,助推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 黄倩张胜冰刘姗姗丁燕
- 关键词:家庭病床全科医师中医药服务
- 国内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筹资和分配的研究及思考被引量:2
- 2022年
-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为关键词,检索2009年以来国内外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的文献,比较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筹集方法的经验和差异,提炼出我国家庭签约服务费筹资实践的瓶颈和突破点。国内外研究均证实签约服务费有利于提高全科医生工作积极性。实践方式上,英国等国采用按人头预付方式支付签约服务费用,并且以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激励发放依据;中国在筹资方面呈现多元化组合特点,但签约服务费发放方面仍缺少规范化的发放依据及标准,公平性不足,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签约服务费的筹资方式,建立签约服务费分配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机制。
- 张芳周良石建伟王朝昕黄倩朱敏唐岚
- 关键词:全科医生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 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服务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人群对接种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疫苗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4-6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南、北片区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开展接种门诊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人群对新冠疫苗接种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89.52±12.11)分,满意度较高。人群对接种费用、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的满意度较高,分别为(4.71±0.59)、(4.53±0.67)、(4.52±0.67)分。年龄较大(B=0.05,P=0.000)、女性(B=0.49,P=0.030)、文化程度较高(B=0.20,P=0.028)、家庭关系更融洽(B=0.36,P=0.006)、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B=0.83,P=0.000)、对接种新冠疫苗不犹豫(B=1.44,P=0.000)的人群对疫苗接种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而经常锻炼身体(B=-0.28,P=0.012)、从预约接种到接种第一针的等待时间较久(B=-0.43,P=0.000)的人群对疫苗接种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低。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对新冠疫苗接种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年龄较大、女性、文化程度较高、家庭关系更融洽、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对接种新冠疫苗不犹豫的人群对疫苗接种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
- 陈金枝邵洁黄倩朱敏黄蛟灵顾杰唐岚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满意度疫苗接种
- 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上海市医务人员工作压力调查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情况,为缓解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9—11月,从上海市静安区、嘉定区和浦东新区各选取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二级医院和1家三级医院,共计12家医疗机构。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述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工作压力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获得有效问卷1422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对一般工作压力的分级自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认为一般工作"有压力"者分别占39.77%(317人)和55.36%(346人);两类机构医务人员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力的分级自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中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压力"者分别达86.45%(689人)和76.48%(478人)。结论上海市医务人员总体工作压力较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 方菲朱晓燕成杰黄倩刘蕊李欣丁蕾黄蛟灵
- 关键词:卫生人力医务人员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