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佳龙

作品数:20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氯己定
  • 4篇抗菌性
  • 4篇教学
  • 4篇
  • 3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种植体
  • 3篇钛表面
  • 3篇抗感染
  • 3篇抗菌性能
  • 3篇本科
  • 2篇单宁酸
  • 2篇牙本质
  • 2篇植入
  • 2篇软组织
  • 2篇陶瓷
  • 2篇缺损
  • 2篇纤维降解
  • 2篇纳米
  • 2篇教育

机构

  • 20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20篇陈佳龙
  • 5篇张维波
  • 3篇李全利
  • 3篇曹颖
  • 2篇许强建
  • 2篇王银龙
  • 2篇吴晓婷
  • 1篇唐旭炎
  • 1篇刘巍
  • 1篇唐丽丽
  • 1篇李为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宁酸-1,6己二胺/氯己定抗炎抗菌双功能涂层时序实现种植体植入初期抗感染和后期抗炎以促进软组织封闭
背景:钛基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能,是目前最常用的牙种植体材料。然而钛种植体不具有抗菌效果,且种植体周围的组织抵御细菌入侵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不健康的微生态环境中,包括牙周炎、牙槽窝感染等,这些人群更容易...
李可心高天成陈佳龙
关键词:氯己定
氯己定接枝改善多孔钛抗菌性能初探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氯己定修饰多孔钛的抗菌性能及其对成骨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为构建具有抗菌性能的种植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直径10.0 mm、厚度1.5 mm的光滑纯钛试件,以碱热处理后钛试件为对照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的钛试件为硅烷化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戊二醛接枝氯己定的钛试件为接枝组。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元素组成、接触角测量仪分析亲水性(每组6个)、酸性橙Ⅱ法分析氨基或亚胺基团含量(每组5个);用光密度法测定氯己定组5个钛试件的氯己定接枝密度;用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涂板计数法、抑菌环法评价各组钛试件抗菌能力,甲基噻唑基四唑法评价各组与成骨细胞共培养1、3、5 d后的细胞活性,细菌-细胞共培养评价有菌环境中各组钛试件的细胞黏附能力。结果氯己定接枝后多孔钛表面的孔隙减小,C、N、Cl原子百分含量增加,接触角下降至37.5°±4.0°,氯己定接枝密度为(5.07±0.39)μg/cm^2;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显示氯己定组仅有少量细菌黏附且细菌壁破裂;氯己定组菌液涂板仅见零星菌落,抑菌环透亮;细胞培养1、3 d氯己定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5 d氯己定组细胞活性(0.547±0.087)显著小于对照组(0.751±0.056)(P<0.05);细菌-细胞共培养显示对照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菌,氯己定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胞,且细胞形态良好。结论氯己定接枝修饰的多孔钛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在有菌环境中可保障细胞黏附。
杨园梦王爽李娇娇宁玉洁李为陈佳龙
关键词:氯己定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己二胺涂层接枝氯乙定改善种植体的抗菌性能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细菌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种植体的长期疗效,因此抗菌性能在种植体表面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在多孔钛表面构建载氯己定的酚胺交联涂层,评价涂层的抗菌性能及细胞相容性。方法:将钛片打磨清洗,干燥后浸泡于NaOH溶液中,置于60℃干燥箱24 h,沸水清洗干燥后记为对照组;将对照组钛片浸泡于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己二胺的Tris溶液中24 h,清洗干燥后记为酚胺组;将酚胺组钛片浸泡在氯己定溶液中24 h,清洗干燥后记为氯己定组。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水接触角测量仪、NH基团定量对3组样品进行材料学表征;采用活/死菌染色、抑菌环法及浊度法评价3组样品的抗菌能力,MTT法和细胞荧光染色评价3组样品的细胞相容性,细菌-细胞共培养评价有菌环境中3组样品的细胞黏附能力。结果与结论:(1)氯己定组钛片表面被大量球状颗粒覆盖,出现Cl2p峰,水接触角上升至(24.6±3.3)°,表面NH密度增至(46.14±7.63)nmol/cm2,证明涂层构建成功;(2)抗菌结果显示,氯己定组表面细菌黏附量最低且均为死细菌,周围具有透亮的抑菌环,培养体系中细菌未增殖,证明涂层对材料表面和周围环境的细菌均具有抑制能力;对照组与酚胺组钛片表面细菌黏附较多且以活细菌多见,周围无明显的抑菌环,培养体系中细菌增殖明显;(3)细胞培养结果显示,氯己定组钛片轻微抑制细胞黏附但不影响细胞的增殖;(4)细菌-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仅氯己定组黏附大量细胞且细胞形态良好;(5)结果表明,氯己定接枝表面构建成功且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其在有菌环境中有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
颜楷泉刘惠珊王晓玮吴晓琴张维波李向阳王银龙陈佳龙
关键词:种植体钛片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氯己定
融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于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的探索被引量:6
2022年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价值观、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其中应有之义。传统的口腔材料学课程专注于专业知识传授,无法满足新时代亟需德才兼备的口腔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只有融“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于口腔材料学课程教学,将知识传授、价值观引领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
陈佳龙郑顺丽李向阳邱华
关键词:口腔材料学课程改革
氯己定接枝量对微纳米多孔钛表面生物功能影响的研究
牙种植术是口腔最常见的用于牙列缺损或者牙列缺失的治疗方案,然而,手术操作、种植体、血液和体液都可能将细菌带入种植部位而引发种植体周围炎,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另外,骨整合不良也是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针对感染和骨整合不...
王爽杨园梦陈佳龙
文献传递
光固化3D打印软组织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光固化3D打印技术具有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可以精确控制需打印软组织的大小、形状和强度等,完成所需替代软组织支架的高匹配定制,有效解决软组织替代物的巨大缺口。目前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取决于光敏材料的性能,首先,需具备适当的黏度、固化时间和固化收缩率等,以执行光固化打印并能控制打印组织的精度;其次,打印组织还需满足机体使用的机械性能(如强度、硬度、韧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如促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而降解性质、孔隙率、血管化等直接影响打印组织的机械性能或生物相容性。综述软组织支架打印所需光敏材料的基本性能和特殊性能要求及目前改良材料性能的方法,并展望光敏材料的发展趋势,对软组织工程光敏打印材料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许克惠李娇娇李香玉陈佳龙
关键词:光敏材料
新时期医学生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教育模式的思考被引量:16
2014年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已经无法培育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医学人才。转变教学模式、重设培养目标,在传授医学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同时,培养医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符合要求的医学人才,实现我国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
陈佳龙
关键词:教学模式
单宁酸-聚赖氨酸/氯己定抗菌抗炎双功能涂层促进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封闭
背景:随着口腔医学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齿科种植体在牙齿缺失修复中逐渐成为医生和患者修复缺失牙生理功能和美学形态的首选方法。钛及钛合金因其良好的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成为齿科最为常用的植体材料。然而钛及钛合金植体的...
高天成李可心陈佳龙
关键词:氯己定抗感染
纳米载药系统在骨科假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
2019年
尽管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和无菌技术在不断改进,但骨科手术中假体感染仍不可避免,给手术带来巨大挑战。骨科假体表面的粗糙或多孔结构,为细菌黏附、增殖和生物膜形成提供了优良的场所,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抗生素治疗和清创手术无法完全阻止感染复发。近年来,纳米技术在生物材料、药物输送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纳米药物载体能够局部缓释药物或在特定刺激下智能控释药物,可有效实现局部抗菌治疗、预防手术感染,且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其独特优势可为感染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目前纳米载药系统在防治骨科手术假体感染中的应用主要为骨科假体材料中添加纳米载药材料、假体表面构建载药纳米涂层、可灌注型纳米抗菌药物载体以及刺激响应型药物控释系统。本文综述了目前骨科手术假体感染防治的方法,尤其是纳米载药系统在假体周围感染防治中的研究现状。
潘振尧王妍李娇娇(综述)陈佳龙
关键词:假体生物材料控释
2种全瓷高嵌体修复无髓后牙牙体缺损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0
2020年
目的比较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与IPS e.max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无髓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在安徽省口腔医院经完善根管治疗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8例患者89颗后牙,牙体缺损类型为临床常见的邻牙合面缺损(Ⅱ类洞)。其中42颗患牙采用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修复(优韧瓷组),47颗患牙采用IPS e.max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玻璃陶瓷组)。修复体颊舌面边缘预备均设计为平面对接形式,牙合面根据剩余牙体组织的量设计为全覆盖形式或保留部分牙体的部分覆盖形式。修复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按照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修正评估标准,对2种类型高嵌体的修复体完整情况、表面磨耗、颜色匹配、边缘着色情况、固位情况、有无继发龋、边缘适合度和牙周状况等8个临床指标进行评估,评估时间为修复后12个月。通过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2个月的观察期内,根据USPHS修正评估标准,2种类型高嵌体的修复体完整情况、表面磨耗、颜色匹配、边缘着色情况、固位情况、有无继发龋、边缘适合度和牙周状况等临床指标成功率均达到90%以上,其中优韧瓷组各临床指标成功率为92.86%~97.62%,玻璃陶瓷组为91.49%~100.00%,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与IPS e.max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作为微创的修复方法,其短期修复效果均比较理想,均可作为后牙根管治疗术后牙体缺损修复的选择。
张维波陈佳龙曹颖
关键词:高嵌体牙体缺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