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倩 作品数:9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丽水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胆总管神经纤维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2014年 神经纤维瘤病是由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引起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发生在全身大多数脏器,但发生在胆总管极为少见.2007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1例老年胆总管神经纤维瘤患者.术前MRCP检查示胆总管略扩张,直径为1.2 cm,中段见结节状短T2信号灶,大小为1.4 cm×1.6 cm.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示胆总管中段胆管细胞癌,遂行胆总管肿瘤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胆总管中段神经纤维瘤.术后随访7年,患者于2014年6月因肺部感染死亡.胆总管神经纤维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若患者有胆道损伤或手术史,发现胆总管占位性病变时应考虑本病.术中应注意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的准确性,以免误诊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张登科 涂建飞 纪建松 赵中伟 涂朝勇 施倩关键词:神经纤维瘤 胆总管 棘胸蛙白内障病原鉴定及病理组织观察 被引量:12 2018年 为了确定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白内障病的病原,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理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患病棘胸蛙分离出2种致病菌Mm1和Mm2,将其大腿肌肉注射感染健康棘胸蛙,表现出与自然发病蛙相似症状。通过理化特性与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分离菌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其对链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他啶产生抗药性。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其感染可引起棘胸蛙白内障病,发病棘胸蛙的晶状体、肝、肠和肾损伤严重,出现组织溶解、核溶解等现象,且在肠部出现包涵体。本研究发现摩氏摩根菌可感染棘胸蛙,导致棘胸蛙白内障病,并初步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刘子明 金晶 胡则辉 戴庆敏 李巧玲 施倩 吕耀平关键词:棘胸蛙 组织病理 药敏试验 原发性肝脏鳞状细胞癌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 2014年 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61岁,因'发热1周'于2013年5月29日入院。30年前因'胆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有'左右肝内胆管结石'病史10年。入院时体温40.0℃,畏寒,寒战。乙肝三系:乙肝表面抗原(H B s A b)、核心抗原(HBcAb)阳性。甲肝抗体、丙肝抗体、丙肝抗原阴性。肿瘤标志物CA199(稀释):2793.0U/ml。降钙素6.35ng/ml。 应希慧 纪建松 涂建飞 张登科 施倩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 鳞状细胞癌 乙肝三系 核心抗原 丙肝抗体 肺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诊断1例 2019年 本文报道1例肺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患者,因"反复咳嗽"于本院就诊,查PET-CT、CT等,发现右下肺肿块,为明确性质行肺CT引导下右肺下叶结节定位穿刺术,细胞病理学及组织病理学均诊断为肺转移性滤泡癌,随访半年后健在。 柳正赟 龚伟 施倩关键词:甲状腺滤泡癌 转移性肺癌 细胞学 肾透明细胞癌的CT特征与其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的CT特征对其侵袭性行为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均为单发)ccRCC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侵袭组25例、非侵袭组62例。2组术前均行常规腹部CT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对比2组病灶的生长方式、大小、形态、边界、包膜、密度、瘤内血管等,测量并比较2组病灶实性成分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密度值及增强扫描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的强化程度。绘制ROC曲线评价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密度及强化程度对ccRCC侵袭性行为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肿瘤形态、边界、假包膜、肾包膜突破及瘤内血管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生长方式、密度、有无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侵袭组肿瘤实性成分平扫CT值[(39.27±6.31)HU]高于非侵袭组[(35.15±7.00)HU],皮质期强化程度[(65.56±32.51)HU]低于非侵袭组[(83.15±28.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肿瘤实性成分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密度、髓质期及排泄期强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质期密度、髓质期密度、排泄期密度、皮质期强化程度、髓质期强化程度、排泄期强化程度预测ccRCC侵袭性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629、0.560、0.553、0.659、0.620、0.620,其中仅皮质期强化程度具有鉴别价值,最佳临界值为60.5 HU,敏感度80.65%,特异度52.00%。结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假包膜和/或肾包膜不完整、瘤内可见粗大供血动脉多提示ccRCC具有侵袭性行为,侵袭性肿瘤具有更高的CT平扫密度值及更低的皮质期强化程度。 高杨 陈炜越 陈春妙 施倩 施倩 纪建松关键词:侵袭性 胆总管神经纤维瘤误诊为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纤维瘤病(NF)是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引起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神经纤维瘤病可发生在全身大多数器官,但发生在胆总管极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胆总管纤维瘤患者,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陈为谦 张登科 涂建飞 纪建松 赵中伟 涂朝勇 施倩关键词:神经纤维瘤 胆总管 胆管细胞癌 误诊 文献传递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报道2019年6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1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因"绝经5年,阴道出血10余天"就诊。查阴道镜示息肉状肿块,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壁活检,诊断为阴道恶性黑色素瘤,随访半年患者仍健在。 柳正赟 施倩 项小燕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 阴道 细胞学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腹壁原发性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1例 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男,33岁,偶然发现腹壁下无痛性团块1个月,患处体表皮肤无红肿及破溃流脓。腹部CT检查示前中腹壁不规则肿块,周缘见多枚出芽式生长结节(图1),密度不均匀,内部未见钙化,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内部相对低密度区呈渐进性强化。PET/CT检查示病灶放射性摄取不均匀,周边局部区域摄取增高(图2),最大标准摄取值为2.8,全身其余部位无转移或原发病灶。 肖扬锐 施倩 孙洪鸣 李炳荣关键词:原发病灶 腹部CT检查 无痛性 棘胸蛙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病理组织观察 被引量:19 2018年 试验从患烂皮病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中筛选出3种致病性菌株BS_1、BS_2和BS_3,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上述3株菌均为蜡样芽孢杆菌。同时观察人工感染棘胸蛙的组织病理切片,发现经病原菌感染的棘胸蛙肝、肺、舌和肌肉的损伤较严重,表现出明显变性、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且在肺部组织内发现嗜碱性包涵体。药敏试验表明,在所试的7种抗生素中,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高度敏感,对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他啶产生抗药性。实验初步探究了棘胸蛙烂皮病的发病机理,为棘胸蛙烂皮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吕耀平 金晶 施倩 施倩 刘子明 刘子明 黄富友 傅旭豪关键词:棘胸蛙 烂皮病 蜡样芽孢杆菌 组织病理 药敏试验